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有谋杀案(1/3)

众人简单用过斋饭。

罗汉堂众武僧因有事务,约好当晚再聚,便告辞而去。

略休息了一会儿,避过中午最毒的太阳。

一休和尚便带着吕不鸣与令狐冲向山后行去。

说实话,一休和尚不是个好向导,远不如乐方和尚的口才。

只是简单介绍一下景点、景色,口中翻来过去几句话,不过是这里林子还好、那里的山石很怪、路边的溪水清甜很解渴。

脚下如飞,一个下午就如赶路一般,匆匆看过了十几处景点,行了几十里山路。

更多的时间都是与吕不鸣并肩而行,谈武论拳。

这一路急行,吕不鸣倒也罢了,令狐冲却有些难过了。

加上天气炎热,几乎没有休息过,下山时已经是气息急促,汗流浃背。

不过还能咬牙跟上一休和尚的脚步。

一休和尚自是察觉到令狐冲的变化。

点头赞赏道:“令狐贤侄,年纪轻轻,有这份长力已是难得。

华山派真是英杰辈出啊。”

说着指了指山腰不远处一片松林,依稀可以看到一处庙宇的飞檐。

“咱们去松涛院歇一歇脚。

喝上两杯香茶。”

吕不鸣看了一眼满面希冀的令狐冲,笑着点了点头。

心中想到:“这一次下山,冲儿确实长进不少。”

沿着山中小径,过了好大一片松林,只见一处白墙灰瓦的小庙。

三人来到的正是小庙的后门,一休和尚上前叩打后门。

好半天,才有僧人哈欠连天的过来开门。

一休和尚不由皱眉训斥道:“这半天才来开门,又在偷懒。”

那僧人一身灰衣,五十多岁年纪,身体矮胖,神色疏懒。

听得一休和尚训斥,嘻皮笑脸的答道:“是一休师兄啊。

小僧那敢偷懒,只是在前院打扫,未曾听到。”

“贵谦,我罗汉堂管不得你,不过自有杂事院乐清、乐平师兄他们来管你。

莫要自误。

有贵客到,小心伺候着。”

“是。

是。

一休师兄请,二位施主请。”

贵谦打起精神,恭敬的说道。

“哼!”

一休和尚拂袖而入。

吕不鸣随着迈步进门,从那贵谦侧身而过,用余光打量了一下他,看其服色应是寺中杂役僧,地位低下,不过此人虽然面上恭敬,眼中却有一丝不屑。

吕不鸣不由得对此人产生了一丝好奇。

松涛院不大,不过两进的院子。

前院供奉佛像,后院分为东西厢房,院子中间有一棵两人怀抱的松树。

三人也不进前院,只在松树下歇脚。

端坐在树下石凳上,阴凉了许多。

那贵谦立时奉上一大壶凉茶三个茶碗,还有三把蒲扇。

贵谦笑道:“这茶水都是在井中镇着的,吃上一碗保证消去火气。

一休师兄,多吃两碗啊。

二位施主也请用。”

一休也不理他。

自已先给吕不鸣和令狐冲分别倒上一碗,再给自己倒上一碗,端起碗来不也客气,仰头先灌了一碗下去。

“好适意啊!”

一休连干了两碗,舒服的长出了一口气。

抹掉了头上的白毛汗,抓起一把蒲扇慢慢地摇了起来。

令狐冲也不慢。

转眼也是两碗茶水下肚,放松地坐在石凳上。

吕不鸣也是口渴了,端起茶碗,饮了一口,冷凉的茶水下肚,如一条冰线渗透到全身,顿时全身打个机灵,仿佛全身四万八千个毛孔全部打开了,将身上的火气消去。

接下来两三口将茶水喝完。

又是倒了一碗了,捧在手中慢慢细品,一边四处打量。

却看到厢房前的晾晒着一些纸张和书本。

他走了过去,看到却是一些抄写好的佛经与书法作品。

他倒是有些兴趣的翻看了看。

手抄佛经一笔小楷,看得出抄写之人也不用心,中规中矩罢了。

吕不鸣拿起一张斗方单字,上面用草书写着一个大大的“静”

字。

纵笔飞书,笔画张扬。

很见功底。

只是没有落款。

“和尚的书法很有造诣啊!”

那贵谦笑眯眯地立在一旁,颇为自得的说道:“施主也是书道中人。

这不过是贫僧游戏之作。”

“大师,听口音像是中原人士。”

吕不鸣轻声问道。

“那里敢称大师。

贫僧法名贵谦,富贵的贵,谦和的谦。

只是个杂役僧而己。

施主耳力不差。

贫僧乃是洛阳人士。”

“嗯!

贵谦师傅。”

“不敢。

不敢。

施主对书法也有研究。”

“哪里。

我是外行,只是会写些字罢了。”

吕不鸣倒是实话实话。

这些年来,他也练过书法,只为书写方便。

岳不群评价他的字只有三个字:不难看。

他也懒得在这方面多费精力,不过眼界还是有的。

“听施主口音是陕地人。”

“不错。

在下来自华山。”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