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再战一休(2/2)

吕不鸣素来是追求刚柔并济,后发先至。

怎得现在与那一休比起了刚猛,一味地求快、急攻。

又一想,师叔行事向来是谋定而后动。

既然如此作为,怕是有他的缘故罢。

也就不管了,定睛细看师叔与一休和尚的拳脚比试。

吕不鸣确实是有所盘算。

他这几个月来,借助木家的势力,先后找到了几个通晓古梵文的天竺商人,将《九阴真经.

总章》全文翻译了过来,并借助《总章》推演混元功法第七层。

获益良多。

他发觉自己一直致力于刚柔并济、阴阳调和。

但是对何为至阳、何为至阴;何为至刚、何为至柔没有最为直接的感触和体悟。

这反而成为自己突破混元功法的最大障碍。

他想到洪七公一身外家功夫练到极致,达到了至刚至阳,重伤后习练九阴真经,悟出了阳极生阴,刚极生柔的道理,武功境界反而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武当太极拳也是从至阴、至柔处生出至阳、至刚。

他明了自己坚持的武学之道是正确的。

但是其他的道路也可以去试一试,可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地。

从这一点上,他看到了自己最为得意的自创掌法“镇山河”

最大的不足。

就是:攻击性不足。

也就是说在他功力还未到顶峰时,过分地追求攻守兼备、刚柔并济,反而有些求全求大了。

在对敌时反而不如全力一攻来得效果好。

因此,他与一休和尚比试时,一反常态,刚猛凌利起来。

并借机将自已推演多日的第二式掌法打磨出个雏形。

只见场上,吕不鸣一招重手:堆金叠玉。

迅雷一击,拳风扑面。

好个一休,一式移山填海。

强硬还击。

双拳相对,只听得“嘭”

得一声,一休和尚连退出三步,吕不鸣身体一晃,倒退了一步稳住了身形。

一休和尚长吐一口气,振了振双臂,大声道:“痛快。

痛快。

吕师弟,小心洒家的龙爪手。”

言毕,身形一展似龙蛇,双手凝实呈龙爪,一前一后,一虚一实。

利啸一声,合身扑上,右手虚引,左手实攻。

爪法凌利,劲气透骨。

吕不鸣见之大喜。

使出的破玉拳法又是一变,力使阴柔,以虚待实,一招怀珠抱玉,双拳一收一引,脚踏八卦,游身缠斗。

一休和尚这一爪抓空,全身劲力如陷泥塘,立觉不好。

但是他个性刚烈,反而不退反进,一招捣虚式,接着一招推碓式,继续大开大合,刚猛精进。

吕不鸣同样一招堆金叠玉,却是连拔带打,身发整劲,劲气如纱缕层叠,形成一个柔韧十足的防御带。

死死束缚着一休和尚的双爪劲力。

放不开手脚,恼得一休和尚口中连连怒吼。

双爪越发的使得飞快,劲力越发的凌利。

吕不鸣反而气定神闲,手中虚应,脚下游缠,尽心体会少林龙爪手凌利第一的妙用之处。

围观众人开始时还能看到一休龙爪手的招式,到最后只能看到一个灰黑的身形围着一身青衣的吕不鸣迅捷腾跃,爪风呼啸,劲气迎面,眼花瞭乱,众人不得不后退两步。

罗汉堂几名高僧清楚一休师兄此时是打出火性,怕是一个不好,二人就要两败俱伤。

但自忖无力出手阻挡,只能暗自焦急。

就在这时,吕不鸣已经将三十六式龙爪手功夫一一体会,看着一休通红的双眼,也知此时必须要停手罢斗。

一休和尚左手蟠龙探首式,右手苍龙穿山式,二式连环,一攻面目,一摧胸口。

吕不鸣一招抱玉握珠,进前半步,劲力由柔转刚,以阴为阳,双拳变掌,一格一挡,就势一拿。

死死的扣住了一休的双爪。

让他动弹不得。

可是那里想到,那一休打得性发之际,觉得双手被对手如铁钳一般抓牢,热血上头的莽和尚,突然一击铁头功向吕不鸣的面目击来。

二人相距不过半尺,眼看着一休锃亮的脑门向吕不鸣的面目撞来,众人大叫一声不好。

阻止已是不及。

在场的武僧都知一休和尚铁头功的厉害,他曾一头槌下去,撞断过寸许厚的青石板。

眼看着血溅演武场这一幕就要发生,一些胆子弱的已经不忍再看。

可是大伙儿只觉得眼前一闪,一休和尚整个人飞了出去,“扑通”

一声摔倒在地。

只见吕不鸣缓缓的直腰而起。

众人一片哗然。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