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不鸣被掳(1/2)
那怪物“嘶嗷”
一声怪叫,右手将长剑向吕不鸣甩出,返身纵身一跃,对定静、费彬、各拍出一掌。
掌风劲气十足,一下就将二人的火把击灭。
定静师太惊声道:“劈空掌!
是劈空掌!”
这时洞内又是一片黑暗。
吕不鸣操剑在手,却是不敢擅动。
因为丈外,定静和费彬正和那怪物缠斗。
只怕自己上去,会带来不必要的误伤。
只听得战团之中,剑风激荡,费彬大呼酣战,定静师太紧守门户,不时急促出声:“左前一步,中前半步,左侧一步,右前一步。”
两人联手,也不过坚持了八九招。
被那怪物欺身,两掌击飞,重重碰在岩壁前,便没有了声响。
生死不知。
洞内重新安静了下来。
半晌,听得那怪物轻呼了一口气,从地上将一柄剑拿到手里。
黑暗中,剑风大振,剑劲又强了几分,速度又快了几分,又是一剑正中刺来。
吕不鸣振奋精神,“致人而不致于人”
,既然你欲制我,那我就不动。
脚下不丁不八,长剑平举,就待对方剑至。
眼前一片黑暗,索性吕不鸣闭上了眼睛,用心去感受对方剑势。
果然那怪物的长剑半途突然变化,斜刺向他的面部。
吕不鸣依然没有动,他在赌。
就在那怪物剑势堪堪变化已尽时,手中长剑一振,一个“崩”
字诀,在刺中自己的一刹那,将这一剑防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这次赌对了。
吕不鸣知道,在他对面的根本不是什么怪物,怕是一位前辈高手。
这来来回回的一式剑招,和剑招中内劲,他有些熟悉的感觉。
说时尽,那时快。
对方借势收回长剑,又是一个正中刺来,速度又快了一份,剑中所含的劲气扑面而来。
吕不鸣不为所动,静待其变,果然对方如同上一剑,改向上的斜刺,这次吕不鸣心中大定,肘不离身,长剑斜出,又将这一剑防了下来。
接下来,对方每一剑都快似一剑,最后一刺的方位变化或左上,或右上,或上中,变化节奏或前变,或后变,或中变,剑中的内劲或是阳刚,或是阴柔,或是半阴半阳,简单的一式剑法,被他使出了千变万化。
但无论如何变化,吕不鸣只是以不变应万变,一招“截剑式”
的崩字诀,给防了下来。
对方攻得越快,他守得越稳。
到最后,山洞中两剑相交的“叮铛”
声,如同打铁铺中乱锤打铁的声音,更如同暴雨击打芭蕉一般。
吕不鸣心中那丝明悟越发的清晰,“致人而不致于人”
那七个字越发在心中深刻。
心中的剑意越来越浓。
待到对方又是同样一剑刺来时,就在对方正中一剑改为向上斜刺那一瞬间,吕不鸣抓住了这一节奏变化,同样一剑斜刺而出。
这一剑如流星赶月,正刺了对方的一个不防。
不得不后退了一步。
吕不鸣大喜。
自入洞以来,都是被动挨打,这一剑受压抑很久了。
这一剑的刺出,正是符合俞大猷反复强调的“后发先至”
这四个字。
这一剑,让吕不鸣在剑术的理解上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进入了当世一流剑术大家的行列。
所谓:得理不饶人。
既然一招得势,先手不可丢。
吕不鸣大步进击,如同对方一样,就是中正一刺,半途斜刺向上。
这一招虽然简单,但是变化精微。
吕不鸣记起,在郝大通祖师的手札中所记述全真剑法中有这一式,叫做:定阳针。
这一剑本不在全真剑法四十九式中,而是出自于“全真大道功”
十二式拳掌功夫,是运用全真剑法最高明的“一炁化三清”
的剑术基础。
虽只有一式,确是千变万化。
对方来来回回就是一式:定阳针。
莫不是和全真教有所关联这一点,吕不鸣并不清楚。
但是此时反击这一式用来,正是顺手。
这些年来,他对全真大道功的修炼甚勤。
使出“定阳针”
这式剑招,自然而然运用了全真大道功法。
可是这一剑刺出,竟然如同刺入了岩石中,动弹不得。
吕不鸣接连运功催劲,内力却如泥牛入海,而长剑纹丝不动。
顿时,他的心中凉了,剑被对方控制住了。
是的,他那疾如迅雷的一剑,竟然被对方在途中用两指夹住了。
吕不鸣已经将对方的武功估计的很高了,可是没想到对方的武功竟然高到了让他绝望的地步。
幸亏对方没有杀意,否则吕不鸣等五人早就尸横遍野了。
对方“嘿嘿”
地怪笑了两声。
仿佛是在嘲笑吕不鸣的内力浅薄,或是如同得到一个好玩的玩具一样的得意。
这时吕不鸣感觉到对方轻轻一振,一股强大的内劲顺着剑尖传到了剑柄。
吕不鸣持剑的右手如同被电击一般,只感到手掌一麻,不得不松开剑柄。
还未等他反应,剑柄倒撞过来,重重的撞在他胸口膻中穴。
这一撞,他身内真气涣散,四肢无力,一跤摔倒在地。
在昏迷的一刹那,他仿佛听到令狐冲大喊了一声“师叔”
。
岳不群赶到狼山古寨已经是十四天后。
十四天前,五岳剑派五大高手在狼山白龙潭遇袭,四人昏迷,一人失踪,还有一名二代弟子受重伤。
这让拜月教高层大为惶恐、大为紧张。
对待此事自是不敢轻视。
还好费彬、定静、秦至公、天玄四人只是被人打昏,并没有受伤。
那名重伤的泰山弟子卫百炼也只是右肩胛骨断裂,好生休养几天便无大碍。
可是吕不鸣失踪了。
作为现场唯一的目击者,令狐冲信誓旦旦的说:吕不鸣被一个全身长满灰白长毛,面似鬼怪的怪物给抓走了。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衡阳。
正在此处坐镇的五岳剑派盟主左冷禅、岳不群、莫大、定闲等人闻言大吃一惊。
若不是夜以继日赶回来报信的衡山弟子白永年、嵩山弟子史登达指天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