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下山有因(2/3)

“你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难为岳师兄了。”

“现在华山上大人孩子不到二十人,他这个掌门人一年里到有大半年不在山上。

他徒弟都快变成我徒弟了。

我还没帮他啊。”

“哈哈。

吕师弟,你这张嘴啊。”

“刘师兄。

这些年,你的武功好像没有什么进步啊!”

“这话也就你敢说,能说。

确实俗务太多,为兄有时真是分身乏术。”

“刘师兄。

有些事还是放一放的好。

咱们江湖人的根本还是武功啊。”

“到了我这个地位,那里是说放就能放的。

忙过这一段时间。

我也向大师兄告个假。

闭关一段时间。”

刘正风明白吕不鸣话里的意思。

“我这次下山游历,准备用一年的时间来带一带令狐冲。

他是华山第二代的大弟子,该到他成长起来的时候了。

他的资质也算是不错,就是性格上有些疏懒。”

吕不鸣转过话头。

他知道对聪明人,一句话点到就行了。

“我看令狐师侄很不错嘛!

岳师兄也放心让你带着他下山游历?

你可是华山派最疏懒的人了。

莫要带坏了弟子。”

刘正风打趣道。

“刘师兄,做人要厚道啊!”

吕不鸣脸上一红。

还真让刘正风说着。

令狐冲下山历练本就没有吕不鸣什么事。

而是岳不群见令狐冲武功已有几分火候,便安排他下山熟悉一下川陕武林,顺便替他拜访汉中几位好友。

令狐冲下山不到两天,吕不鸣让岳不群两口子缠烦了,主要是宁中则做媒的热情实在是让他受不了。

留信一封就下山追着令狐冲就来了。

等追上令狐冲,逼着令狐冲改变行程。

两人一路就奔衡山而来。

还打算自衡山后,访一访两湖武林,转一转两广福建,大有一年半载不回华山的打算。

令狐冲本就是爱热闹的性子,让他一窜掇,自是一拍而合。

既然黑锅有小师叔背着,那就走吧。

所以叔侄两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然刘正风并不知情,没想到自己无心的一句话就揭破了真相。

二人说说笑笑甚是开怀。

可是刘正风一直没有谈汉阳之事,吕不鸣自然不提。

毕竟这事发生在衡山派的势力范围。

他是适逢其会,既然刘正风没有主动要求他参与此事,他贸然提出,也是不好。

当晚,刘府家宴。

众人大醉而归。

在刘府呆了两日。

吕不鸣与令狐冲自是上了衡山,拜见了衡山派莫大,并看望了正在养伤的蓝至野和泰山派纪姓弟子。

而莫大更是不会主动提出让他二人留下来帮忙。

见得衡山上下一片忙碌,吕不鸣和令狐冲索性就告辞了。

虽然莫大和刘正风苦留。

但是吕不鸣却去意甚坚。

毕竟莫大和刘正风也是要事缠身,只得和吕不鸣分别。

离开了衡山派,吕不鸣与令狐冲二人准备一路南下,经郴州入广东。

再一路东南而行,到福州。

自福州一路北行,经南昌、武汉逆流而上,返回陕西。

二人一路无话,不几日便来到郴州。

在郴州短暂休息了两天,经桂阳进入江西大余,经梅关古道入粤。

梅关古道被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

南雄梅关历来是南北交通要通,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史称南雄“居五岭之首,为江(西)、广(东)之冲“、“南北咽喉,京华屏障“。

南雄的县名也与梅关有关,南雄乃南粤雄关,而雄关指的就是梅关。

而梅岭因梅花而闻名天下。

梅岭的梅花树遍布岭南岭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

故有“庾岭寒梅”

之称。

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岭的梅花有两个特点:其一,据《南雄府志》记载:“庾岭梅花微与江南异,花颇似桃而唇红,亦有纯红者。

岭上累经增植,白者为多。

“其二,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出现了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登梅岭赏梅赋诗云:“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他从岭上梅花到古道行人,从梅花开放到花落、梅熟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梅山古道,果然是风景佳绝之处。

此时虽然不是梅花盛开之季,古道之苍幽,山石之奇趣,兰芷之芬芳,自是不同与华山奇险峻。

吕不鸣、令狐冲二人一路上放松心情,寻芳探幽,真是“好山好水看不足”

,自是脚步便慢了下来。

不知不觉己是黄昏,二人还在古道上贪看风景。

见天色己晚上,便在当地人的引荐下,二人来到了梅山古驿。

驿馆自是不能对他们开放。

但是驿馆周边,却有多家客栈酒店。

原来梅山古道本是赣粤陆上交通之要道,往来客商众多,自是引得古道上的客栈酒店众多,却是极为方便了行旅。

师叔侄二人决定在此休息一夜。

谁知各家客栈今夜竟然客满。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正当二人百般无奈,远远看到古道一侧的半山丘上灯火通明,驱马上前一看,是一间名叫“德裕”

的客栈。

二人满怀希望地上前询问。

掌柜的却好生为难。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