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洗手 三(1/2)

眼见得精心谋划的行动,怕是要演变成了一场闹剧。

这满堂的哄笑声,传入丁勉等人的耳中,无异于当众“啪、啪”

打脸。

丁勉等人怒气值爆表了。

“你这妖人,妖言惑众,吃费某一剑。”

费彬怒不可遏,一个箭步扑了过去,挺剑当胸直刺。

那驼子,就是吕不鸣,操起桌上的一只海碗,迎面向其砸去。

海碗中装的是红烧牛肉,连汤带肉泼向费彬。

海碗挟着风声呼啸而来,劲力不小。

费彬心知此人内功深厚,急急舞动手中长剑,只见银光闪闪,将海碗和大块牛肉一一格档开去,可是却挡不住汤水肉汁,被淋得满脸满身都是油水,顿时香味扑鼻。

费彬不为所动,一剑直刺下去。

吕不鸣身形一矮,滴溜溜地如同一个陀螺,从桌下转了出来。

费彬那里想到这种变化,他变化也是快,手腕一转,长剑斜劈而下。

吕不鸣这个大陀螺却不安分,脚下一勾,立即带得费彬下盘不稳;身形一拱,一头撞在费彬的左胁。

这一撞,撞得费彬叉了气,半边身子麻,踉跄后退,一脚踩在一块肥嫩的牛肉,一跤摔了个四脚冲天。

吕不鸣嘿嘿怪笑。

“好大一砣香喷喷的红烧牛肉。”

丁勉,6柏惊异于驼子的武功之高。

费彬的武功剑法也是江湖一流顶尖的,却没有想到在驼子怪招迭出之下,不过三招就被打倒在地。

二人双双挺剑跃出,向着那驼子高拱的后背刺去。

却见那驼子身如陀螺一转即走。

双剑刺了个空。

如此身法,二人平生闻所未闻。

丁勉、6柏卫护在费彬两侧。

丁勉沉声问道:“阁下到底是何方高人,藏头缩尾,如此戏耍我等,真当嵩山派好欺不成。”

只见吕不鸣右手提着一柄熟铜锏,随手耍了一个花活。

“我不是什么高人。

只是个过客。

你们武功不及我,自然被我欺负;刘正风实力不如你们,自然是被你们欺负。

江湖不过如此而已。

你有什么可抱怨的。”

这时一名站在前排的好汉突得叫道:“你拿的是我的熟铜锏。

快还我兵器。”

原来吕不鸣施展自创的“螺旋九转”

功夫,掠过其身边时,以小巧手段取了过来。

这“螺旋九转”

却不是《九阴真经》上的原著功夫。

而是吕不鸣根据《九阴真经总章》提及的只言片语,结合思过崖密洞中魔教十长老所遗武功招式,加上林家《辟邪剑法》所载的身法变化,融汇而成的奇幻身法,对手不明要领时,可出奇致胜。

但只要对手谨守门户,小心应对,功效便大打折扣。

终归是奇门小术,用之于堂堂对阵却是不行。

“呵呵!

你可姓秦?”

吕不鸣故意问那汉子。

“我不姓秦。

在下...”

那汉子一怔,连连摇头。

“你既不是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三府六州半边天的秦琼秦叔宝,使得什么锏啊?”

“你可姓狄?”

“在下姓...”

“你既不是断案如神,锏打奸佞,手持亢龙锏的狄怀英,使得什么锏啊?”

“我...”

连珠炮般地几问,让那汉子不知如何回答。

秦琼秦叔宝,隋唐演义的好汉,擅使熟铜锏。

那汉子听得评书多,自是知道的。

可是那狄怀英又是那朝那代的使锏名家?

那汉子用“亢龙锏”

与自己的名号相比,暗自惭愧,自家“赛叔宝”

确实太1o了。

心中决定,回去后一定要找个博学的说书先生,将那好汉狄怀英的事迹问个清楚。

“阁下莫要装疯卖傻。”

丁勉见那驼子一味胡扯乱拽,没有正形。

那里不知道他的居心。

见到费彬从地上站起来,平复了状态。

立时招呼两名师弟,列阵对敌。

当下暴喊一声:“如此居心叵测,必是魔教妖人。

除魔卫道,那丁某与师弟便不讲江湖规矩了。”

丁勉在左、6柏在右、费彬在中,三人三剑围攻过来。

师兄弟三人同门近四十年,配合自然是默契。

这些年随着嵩山十三太保武功有成,名头响亮,他们师兄弟极少联手对敌,尤其是三大太保结阵对敌更是绝无仅有。

群雄虽然随大流起哄取笑,但是对丁勉等人的武功却没有半点看不起。

毕竟嵩山十三太保的名头都靠他们手中的长剑打下来的。

见到三人联手对敌,顿时为那驼子揪着心了。

就是天门道长、定逸师太等各派高手名宿虽然冷眼旁观,也是觉得那驼子过于托大了。

其中何三七早就认出驼子就是前晚来吃他馄饨的那位,知道他一身绝顶的内功,很是惜才,心中不禁暗自着急。

而刘正风更是看得出,那驼子就是来助他脱身的。

他心中疑惑,此人到底是谁?

是曲大哥请来的朋友嘛?

怎么未听得非烟丫头说到此人?

他虽是武功高强,但是面对嵩山三大太保也是力有未逮,我岂能让朋友为我遇险。

心中思量已毕,自是挺剑警戒,若有不测立即上前助拳。

丁勉行事果敢,沉稳老辣,一路嵩山长剑在其手中如同长戟大枪,稳扎稳打;6柏心思细腻,剑走轻灵,一路嵩山慢剑让他使得如同天上白云,时卷时舒;费彬为人阴狠,剑取刁钻,一路嵩山快剑端的是剑行偏峰,招招狠毒。

只见三人如品字将吕不鸣围在圈中,一时间攻势如潮,剑风四起。

而吕不鸣手持一柄十八斤重的熟铜锏,气定神闲。

招数朴实无华,平平无奇,只是简单的一掀一打,一敲一砸,有板有眼,攻防有度,与三大太保斗得有声有色,竟至平分秋色。

各路江湖好汉看得目瞪口呆,厅内武林群雄看得心旷神怡,只有各派高手名宿看出了几分端倪。

那驼子怕是取了巧了。

他手上那一柄熟铜锏看是招式简单,似是信手拈来,但是每一招都是针对嵩山派剑法的弱点和破绽。

细细品味其中的诸般后着,都是应对嵩山派各路剑法各种变化。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