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回雁楼(2/3)
“小子,你的武功不错,不过比和尚我差了不少。”
说着拍了拍自己脑袋。
自语道:“差了多少呢?”
说着双手反复比划几下,从一尺拉到了三尺。
“至少得差这么多,不,这么,这么多。
总之你的武功差和尚远的很呢!”
令狐冲看着和尚自说自话只得苦笑。
高胖和尚倒是不客气,一屁股坐到令狐冲的座位上,也不用筷子,抓起一把熟牛肉便往嘴里送,提起酒壶把酒往嘴里倒。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时间吃的不亦乐乎。
令狐冲的性子本就活脱,见到和尚吃喝的自在,也不顾桌上汁水淋漓,随意地坐了下来。
这时小二战战兢兢的将和尚要的酒肉送了上来,令狐冲伸手接过来,放到桌上。
瞅了瞅酒壶,心知怕是不够。
安排小二再拿一坛二十斤酒来。
令狐冲将壶中酒倒入两只大碗,随手推给和尚一碗。
高胖和尚也是不客气,将啃得干净的鸡骨随手一扔,接过酒就喝,只听得“咕咚、咕咚”
几声,一大碗酒转眼间喝了个干净,方才长吁了一口酒气。
“好酒量!”
令狐冲眼睛一亮,举起大碗也是一饮而尽。
“痛快!”
“哈哈!
你这小子真对和尚脾气。
不错,不错。”
二人也不多说话,又连干了两大碗酒。
酒过三巡,令狐冲便好奇探问:“和尚打哪儿来?
看你饿得不轻啊!”
“和尚一路从洛阳赶到山西大同,又从大同追到衡山。
入了城苦寻了半日,也没有结果。
可是苦了和尚的肚皮了。”
“和尚这是寻什么啊?”
“自然是找我的女儿啊。
马上就是她十六岁生辰了。
我这个当爹的,这些年一直抛下她不问,她十六岁生辰却马虎不得。”
令狐冲问的认真,和尚答得严肃。
不过这答案,确实让令狐冲反应不及。
“你女儿?
和尚,你是和尚啊!”
“和尚怎得就不能没有女儿?”
这一反问,饶是令狐冲口齿伶俐,一时间也不好回答。
“你怎知女儿就在衡阳城?”
“师太告诉我的。
怎会有错!
我一入衡阳城,逢人就问。
竟然没有人知道我女儿在哪儿?
真是可恼!”
令狐冲闻听此言,心说,好吧,又来个师太,就当我白问了。
我跟个痴和尚较个什么劲呢!
连连劝酒,不再提这个话题。
只见那和尚两口一个大馒头入肚,仰脖又干了一碗酒。
有些意犹未尽的看着低头喝酒的令狐冲,很是奇怪的问道:“你怎得不再问我了?
自入了衡阳城,我遇到的人,与我说话没有过两句。
你是第一个问我如此多问题的。”
令狐冲只得苦笑的问道。
“你既是十多年没有见过女儿,你可知她的相貌如何,是什么样的装束?
莫要寻错了人。”
“我女儿的相貌定是如她母亲一般,美丽动人。
又是个尼姑,不会寻错的。”
“噗!”
令狐冲实在是控制不住了,酒水脱口而出。
“你女儿是尼姑?”
“和尚的女儿自然是尼姑。”
高胖和尚说的理所当然。
“她母亲当年就是尼姑,她当然是尼姑了。”
令狐冲直接呆在那儿了。
不是和尚痴的厉害,便是我的耳朵听差了。
可是看那和尚眼光清纯自然,并不是痴呆之人混浊无主的眼神。
他慎重的问道:“你的女儿真的是尼姑啊?”
“和尚不打诳语。
我女儿自小就在恒山白云庵出家为尼。
怎得不是尼姑!”
“令爱是恒山派的。
不知她的师傅是?”
“她的师傅叫做什么来着?
对了,定逸,定逸师太!”
听得和尚说的入港,既然提到定逸师太,那他女儿出家为尼八九成是真的了。
令狐冲好奇心大起。
“却不知令爱叫什么?”
“白云庵的师太到是说过,我自是记得清楚。
她现在叫仪琳。”
“仪琳师妹,是你的女儿?”
令狐冲震惊了。
他上下打量和尚高胖的身形,想着那仪琳小尼姑瘦瘦弱弱的小体格,想来仪琳师妹长的随娘。
“和尚随我走吧!
我知道恒山派的驻地,仪琳师妹昨日我还见过。”
令狐冲哈哈大笑。
“这就走。
和尚酒肉也不吃了。”
那高胖和尚倒是个急性子,闻听此言,噌地站了起来,催着令狐冲就走。
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