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十二章 野心(1/2)

来人正是凌家第四代,未来的翰林学士,江陵知府凌退思。

此时,他不过二十一二岁年纪,一身月白苏绸儒衫,气质文雅,一表人才。

只是此时,在凌再思面前整个人有些灰头土脸。

听到凌再思,他低声小气的说道。

“父亲,那封奇怪来信,儿子解开了。”

“什么奇怪的信?”

凌再思闻言一愣。

“就是前些日子投递到府中的匿名书信。

指名由您亲启的!”

凌退思解释道。

“哦!

就是那封狗屁不通的书信。

怎么了?”

“父亲,儿子苦思多日,终于发现了这封信的玄机。”

“还什么玄机!

也不知是谁的恶作剧而已!

拿去烧了吧!”

凌再思不以为然的说道。

“烧不得!”

凌退思从怀中小心的拿出一个信封,从中取出一张薄薄的信纸,摊在书桌上。

“父亲,请看!”

凌再思探头看去,还是那两行字句,一字一字分开他倒是识得,连在一起根本读不成句。

一把将信纸推开。

“还不是这些吗?”

凌退思急忙接住信纸,没有让它落到地上。

“父亲!

莫急,待孩儿为你揭示其中玄机。”

又将信纸摊在书桌上,从书桌上拿起一枝狼毫,沾了墨,挥笔在每个字一侧又写下一小字。

不一会儿,两行字的逐个注释已写就。

“父亲,请看!”

“哦!

这是!”

凌再思诧异不已,原信上两行字旁的小字,连读下来,字句通顺,语义明白。

“这不过是音律错位变化的小手段,按照音韵排列,平上去入,平声念入声,上声念去声,反之亦然。”

凌退思有些得意的说道。

凌再思低头细细端详些信纸上的信息,心中思潮万千,那里还顾得上儿子的小得意。

信纸上的小字分明写着:八月十五江陵城外听香水榭行程六九,连城诀现,康九。

“这分明是江湖人定约的信息。

八月十五,指的是时间;江陵城外,听香水榭,自是指地点,儿子已经打听过这听香水榭,江陵城外四周并没有这个地方;行程六九,六九五十四里路程;连城诀现,定是指的是某物或是某事。

康九,定是指发信之人。”

凌退思见父亲终于郑重以待,便得意洋洋地在一旁卖弄。

凌再思根本没有理会自家儿子所说,好一会儿,方才仰起来头,瘫坐在坐椅上,像是回忆起什么,面上神情又似迷芒,又似恐惧。

“父亲!”

凌退思有些不明所以,小声唤道。

“坐下吧。”

凌再思正了正坐姿,指了指一边的椅子。

“是!”

凌退思便小心的坐了下来。

“退思,你从小体弱,习不得武功,为父从不让你接触江湖上的事,只望你天资聪颖,读书有成,咱们凌家从此摆脱江湖人的身份,可是你...”

“父亲,我...”

“不说了。

你对江湖之事一知半解。”

凌再思温声说道。

“退思,你去将书架第二层那个红色锦盒拿过来。”

凌退思闻声便走了过去,依言将一个红色锦盒拿了过来。

“这是你爷爷死前留下来的。”

凌再思打开锦盒,拿出了一本旧书。

说着便将这本旧书交给了凌退思。

凌退思接过来一看,是一本《梁书》。

他很是奇怪的说道:“我记得父亲您说过祖父粗通文字,怎得会留下一本史书。”

“你翻开看看。”

凌退思依言翻开,打开书中折页,映入眼帘的是《本纪.

卷五.

元帝》章节。

书上空白处,写着三个字:连城诀。

字迹粗疏,没有章法,一看便是粗通文字之人写下的。

“这是?”

“你爷爷三十余年前便暴毙在这个书房里,尸身下面压着这本书,折起的书页上写着‘连城诀’三个字。”

“祖父怎得会死在这里?

‘连城诀’到底是什么?

这信上也提到,这三个字又是什么意思?”

凌退思很是奇怪。

“当年,我也就你这般年纪。

还记得那夜,你爷爷独自呆在书房里,不让任何人来打扰,好似在等什么人。

第二日一早,下人发现他已经死了。

我曾亲自验尸,发现你爷爷的前胸骨骼被人用掌力齐齐震断。

当时你爷爷正当壮年,身负绝顶武功,一手三十六路雁翎刀法,一手石破天惊掌法,威镇两湖。

你爹我这一身功夫,还不及你爷爷十分之一。”

“父亲,你是说咱们凌家有大仇家。

他是谁?”

“我不知道。

当年我还年少,正是架鹰驱狗、走马章台的年纪。

咱们凌家很多事,你爷爷还未来得及交待与我。

我也问过帮中老人,也没有人知道。

我只记得你爷爷遇袭身亡前一次醉酒后曾说过将有一场大富贵落入咱们凌家。

我猜测,这本书和你爷爷手书‘连城诀’这三个字里藏着一个大秘密。”

“半年后,还出了一件怪事。

竟有操着西北、西南、东北口音的江湖中人先后上门寻你爷爷,得知你爷爷身亡后,与我说了些很奇怪的话,方才怏怏不快的离开。

我也曾派人跟踪他们,细查方知他们竟是青海长青观、川藏雪山派、辽东金风堂的高手。”

凌再思这一番话,竟让他那书生儿子兴趣大增。

不觉得以指敲案,若有所思的说道。

“这三派之间相距千里,他们又怎会与祖父相识?

他们来寻祖父又是为了何事?”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