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O七章 江上船上(二)(1/2)

接下来的几天里,吕不鸣安排令狐冲稳固第四层混元功法境界。

传授他第四层功法运转、使用的经验,指点他在实际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至于高层次剑法,待回到华山后由岳不群给他开剑。

虎千哮从令狐冲的口中得知,他的武功有了新突破。

心中是羡慕的很,眼热的很,不待吕不鸣敲打,自己学习武功热情升高了许多。

只是《五德心法》吕不鸣不清楚,不了解,难能给他具体的意见,还好全百草都想到了,在新抄录的秘籍中,加注了不少自己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

让虎千哮少走了不少的弯路。

其间,虎千哮对全百草的印象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其在武学的见识,越练越是佩服;对其倾注一切的传授,越练越是感慨;未来如何对待他,虎千哮感到越来越矛盾。

这一日,虎千哮和令狐冲难得的没有下水游泳,二人吹着江风,看着夕阳下的风景,靠在船舷上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不知怎得二人谈到了各自的武功。

虎千哮便流露出了这种情绪。

令狐冲自从内功突破,武功进入了新境界,整个人显得稳重了许多。

这种心境的变化,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

听了少年虎千哮之烦恼,令狐冲以大哥的身份劝慰他,眼光放远一些,既然现在不好决断,过个十年再说。

毕竟你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来经历和成长。

十年之后,你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会有变化,等等。

这一番话倒让虎千哮听进入了。

连连点头,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

二人交谈时,吕不鸣便站在头上的二层甲板。

听着令狐冲故作成熟的话,他心中暗笑。

这些话不都是他在华山上教训众弟子的,没想到令狐冲现学现卖,用到了开导虎千哮。

对于虎千哮回到华山如何处置,吕不鸣倒是有了安排。

将他安置在山脚下华山派的产业里,作为华山派外门礼聘的武林高手。

自己可以时不时的下山督促他的武功进境。

也算是对得起全百草的嘱托。

他这里正想着,只听得有两人来到了二层甲板上。

吕不鸣转头看去,竟是远远打过两个照面的二位举人老爷。

今日不知怎得,这个时辰没有在房间里用功苦读,跑到了二层甲板上。

二位举人老爷也看到了吕不鸣,见他是同仓的旅伴,也是包下这船的东主。

本在说笑的二人,便住口不谈。

吕不鸣见状,微微点头示意,不等他们的反应,便要回房。

“这位先生,请留步!”

这时,二位举人当中的中年人抚须出口道。

“我二人讨扰多日,还没有谢过主人家。”

“先生客气了!”

吕不鸣淡淡的说道。

见到吕不鸣不亢不卑的态度,二位举人老爷倒有些希奇。

见他一身半新不旧的青色道服,腰佩利剑,面色黝黑,右眼下有道伤疤,十足十是江湖草莽之辈;但是其人年纪虽轻,气度昂然,内蕴华彩,颇具大家风范,浑不似普通人见到二位举人老爷或是惶恐无措,或是倨傲自持,或是殷切讪媚。

听那船老大言说,此人出手阔绰,谨言慎行。

此人来历怕是不简单。

二位举人老爷倒是起了好奇之心。

“既是同船而行,就是有缘。

不才吴中方智,这位是好友赵希然。

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原来是方先生,赵先生,在下吕明,陕西人。”

吕不鸣抱拳施礼。

“陕西?

吕先生官话说的甚好,一点都听不出口音。

看先生气宇轩昂,腰带宝剑,怕是纵横江湖的侠士。”

“呵呵。

浮萍飘泊本无根,天涯游子君莫笑。

方先生缪赞了。

吕某不过是个寄游江湖的闲散人。”

“哈哈。

好个浮萍飘泊,好个寄游江湖。

吕先生出口成章,性情洒脱,游戏江湖,纵横往来,羡煞我等追名逐利之辈。”

中年人抚掌赞叹,很是好奇的问道:“不知吕先生此行所为何事?”

“呵呵,静极思动,与师侄下山游历一番。

算来出山日久,正要回陕。”

“原来如此!”

“二位先生,是苏州本地人。

可曾听闻苏州城西三十里处的燕子坞、参合庄。”

吕不鸣灵机一动。

“城西三十里?

未曾听说过。

贤弟你可曾听说过?”

中年人方举人转头来问赵举人。

“我族兄倒是有个庄子在城西,未曾听说过什么燕子坞,参合庄。

倒是在太湖边有好大一片荒野之地,还留有断壁残垣,成为野兽出没之地,庄内老人也说不清来历。

都传言有鬼狐作祟,历来无人敢去。”

赵举人不冷不热的说道。

“吕先生,敢问这燕子坞、参合庄是什么来历?”

方举人年纪不小,好奇心不减。

“那是武林一大世家所在之地。

几百年前姑苏慕容,威震武林。

在下也是偶然得知其庄旧址,特地到苏州凭吊一番。”

“姑苏慕容?”

方、赵二人惊疑相视,摇了摇头。

“苏州几大世家,未曾听说有姓慕容的。”

“准确的说是北宋年间。”

吕不鸣有些愕然,竟然与两个读书人谈武林旧事。

也是闲得无聊了。

“至今几百年了,怕是绝了传承。”

说着,吕不鸣从袖中掏出那块琉璃青釉瓦当,随手把玩。

那瓦当清洗掉附着的污垢,重焕光彩。

正值心热的吕不鸣便当做文玩,随身携带,无事把玩。

后世,他在文物收藏类电视节目中看到过收藏瓦当的。

当时便觉得有些意思,曾想收购一块真品玩一玩,可是一不懂文物,二没有渠道,三没有经济基础。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