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7章、往事如烟(1/2)

秋意凉,寒风瑟瑟。

夜雨密如织。

路面上已经没有了多少行人。

撑着那黑色油纸伞的脱脱闲庭信步般缓步走着。

看似随意,实则暗中观察,背后是否有人跟踪。

江湖中人追名逐利。

因此,杀人者留名也逐渐成了个不成文的规矩。

这一由来似乎是从宋朝时那梁山好汉武松杀人留名时,流传下来的。

一则表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另一则也有江湖草莽不惧官府之意。

刚才在那客栈里,杀人夺宝。

凭借着一手快如闪电的刀法,震慑住了所有人后。

留下一个随意想出的‘罗刹’名号。

已经算是留名了。

如果病太岁那些人依旧不知死活的继续追来。

那么脱脱不介意今晚多杀几个。

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确认背后没有人跟踪后。

缓步前行的脱脱穿过一条胡同。

直接上了一辆马车。

乔装打扮一番的徐刚早已等候多时,眼见脱脱上车。

连忙车马扬鞭,驱车朝着城外驶去。

准备趁着城门未关之时赶紧出城。

收了油纸伞,坐在车内的脱脱随意将那装有玉佛的盒子放在一旁。

摇晃前行的马车,车轮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其余在外接应的人马,也开始撤离。

坐在车内的脱脱并不像刚才那般平静。

从记事开始,脱脱便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母亲是一名胡姬。

至于后来为何成为了大明‘庆王’朱台浤殿下的义女?

则是因为跟随母亲在塞外漂泊时,遇上了前来袭扰边关的鞑靼人骑兵所俘。

世间最无私的爱,恐怕就是母爱了。

为了保护年幼的脱脱。

其母亲被数十鞑靼骑兵蹂躏,只为了给年幼的女儿换来活命的机会。

原以为这地狱般的梦魇,将无法醒来。

可是镇守边关的‘庆王’却来了。

在脱脱的记忆中。

那时,即使没了双腿的‘庆王’殿下,却依旧那般武勇。

手持长刀勇冠三军。

前来进犯的鞑靼人被杀了个片甲不留。

年幼的脱脱以及她那被蹂躏多日的母亲这才被救下。

脱脱还记得,油尽灯枯的母亲临死前,跪求那骑着高头大马的‘庆王’殿下收留自己的女儿。

甚至说出自己的女儿有一半汉人血统。

不知是同样为人父母,让朱台浤心生怜悯。

还是这胡姬临死前说出脱脱有一半汉人血统的事情,让其迟疑。

年幼的脱脱就这么被带回王府。

起初还是一个你猴子模样的脱脱,经过一番梳洗后。

美人胚子模样显露无疑。

在那时,脱脱见到了同样年幼的义兄这位‘庆王世子’。

偌大王府内,两小无猜的二人变成了玩伴。

作为皇室子弟,尤其是坐镇一方手握实权兵马的王族。

豢养歌女、培养死士,对于朱台浤来说是平常不过的事情。

因为每一位实权藩王都这么做。

但发现脱脱根骨绝佳后,原本打算将脱脱培养成歌女的朱台浤,便将其送往塞外殷家习武。

也正是在四年前,得知脱脱被其师傅收为亲传弟子时。

朱台浤便也将认作脱脱义女。

寻常弟子与入室弟子、亲传弟子可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前者或许能够学到些师门武艺。

但绝无可能成为门派核心。

至于门派绝学就更不用想了。

但入室弟子与亲传弟子可不同。

这两者非但有可能成为该门派的核心。

甚至如若有大贡献亦或者是天资超群的话。

继承掌门之位也并非没有可能。

脱脱能够以一介女流之辈,甚至还带有西域血统的外姓人。

被其师尊青睐有加收为亲传弟子。

足见其武学天资超乎常人。

这一点,从《锦衣卫》诸天世界轨迹中便可看得出。

成年后的脱脱,可是将青龙这位锦衣卫第一高手逼入绝境。

最后要不是青龙拼上自己的性命,借助地利等因素,与脱脱同归于尽。

倘若是在空旷的地方对战。

青龙绝对不是脱脱的对手。

从被送往塞外殷家习武的那一天开始,脱脱便清楚的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

那就是用自己一身所学为庆王府尽忠。

摇晃的马车中,往事一幕幕浮现。

摇了摇头,收回思绪的脱脱闭上双眸。

回忆起了刚才与‘岭南七煞’对战的画面。

这种习惯还是跟随师傅在殷家习武时养成的。

几分钟后,睁开双眸的脱脱暗道“义兄传授的这《狂风刀法》不愧是为战而生的刀法。

如若我刚才使用的乃是《白蟒鞭法》的话,狭窄的客栈内不利于长鞭的发挥,恐怕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岭南七煞’几人。”

诚如脱脱所言,《白蟒鞭法》虽然出自《九阴真经》这部传至宋代的武学宝典。

修炼至最高境界,长鞭屈直如意攻击如羚羊犄角令人防不胜防。

还能化作一片鞭影护体水泼不进。

但不可否认,在那狭小的客栈里头。

以脱脱如今在《白蟒鞭法》上的修为。

还真不如《狂风刀法》实用。

配合上同样出自《九阴真经》这部武学宝典里头的《螺旋九影》这门精妙的轻功。

对于本就注重速度的《狂风刀法》来说,绝对威力倍增。

大约半个时辰后,徐刚驾驶着马车回到郊外的别院中。

一下车,脱脱便看到那等在门口的郑凡。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