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势如破竹(2)(2/2)
平日里虽然不显山不漏水,但实力却毋庸置疑。
之所以这些将门武勋不参与朝堂党争,自然是因为在这党争上,曾经栽了个大跟头。
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创大明登基不久,为了收拢兵权。
以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为名。
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
作为跟随朱元璋起家的猛将之一,蓝玉当年可是战功卓著,要不然也不会被封为勋贵之中级别除了亲王外,最高的公爵。
以蓝玉一案为契机,朱元璋不但诛杀蓝玉满门。
还株连了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勋贵。
因牵扯入蓝玉一案被斩首之人,高达一万五千人左右。
史称明初四大案之一。
这些将门武勋,彼此之间不论是为了利益还是为了整个集体。
几乎都会相互联姻。
在这种情况下,当年蓝玉一案。
所牵连之广可想而知。
几乎家家都会有几颗人头落地。
有了那次惨痛的教训后,将门武勋便乖乖交出了大部分兵权。
同时,这些个幸免于难遗留下来的将门武勋也严令各家子弟,绝对不允许参与到朝堂党争或者是储位夺嫡的漩涡之中。
因为一旦闹不好,将会给整个家族乃至无数姻亲带来灭顶之灾。
离开了皇宫,这数十名身披朱、紫的将门武勋,竟然不分前后的来到了那‘金楼’。
要了一间最好的厢房,挥退了小厮后。
这数十名身披朱、紫的将门勋贵便按照地位高低做好。
曾经的开国国公,如今只剩下了。
魏国公徐达留下的一脉、鄂国公常遇春留下的一脉。
曹国功李文忠一脉、卫国公邓愈一脉、信国公汤和一脉罢了。
厢房内,这五家国公府的家主,也是这一辈的五位勋贵围坐一圈。
其余侯爵、伯爵们只能坐在其他桌子。
这一辈的魏国公徐邦瑞拨弄着杯中茶叶,轻声叹道“庆王这是来势汹汹啊..”
“何止是来势汹汹,而且兵精粮足。
六万骑兵、三万‘火器营’、六万精锐步卒!
咱们这位庆王爷还真是能卧薪尝胆的。
当年武宗毅皇帝做的确实有些过分。
杀人不过头点地。
何必如此责辱那朱台浤?
刖刑啊..
生生熬了这么多年。
原本那朱台浤乃是位能征善战的藩王。
戍边多年。
令鞑靼人一直不敢进犯。
可自从那件事后,历届履任塞北的文官们。
谁不上去踩一脚?
受尽屈辱多年,人家替父报仇也不为过。”
卫国公邓炳叹道。
关上了门,这些将门勋贵们。
并未将‘朱鼒凡’称为反王、庆逆。
因为这些将门武勋们,谁都看得出。
这一次庆王‘朱鼒凡’举兵。
或许又是另一次靖难之役。
“这仗没法打,先不说南边那举兵北上的洪泰。
光是庆王这一路,就难以抵挡。
贾精忠那个死太监。
还妄想让周王、鲁王、齐王三路兵马共守大名府?
简直是笑话!
也不想想,这三路藩王各自麾下三卫有多少?
加起来都还没三万人,去了大名府也是白搭!
这三路藩王是不会听他调动的..
而且仗打到这个份上,庆王的兵马只会越来越多。
或许等打到京城之时。
就已经是五六十万了..”
魏国公徐邦瑞缓缓说道。
诚如魏国公徐邦瑞所言,面对势如破竹的庆王兵马。
被其打崩了的朝廷守军。
绝对会被其收编。
生死关头,这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
而这些被收编了的朝廷兵马,本就毫无退路可言。
为了博一个从龙之功。
调转枪头打起朝廷兵马时。
绝对会打的更勇猛。
一路南下,到达京畿之时。
庆王府的兵马翻上几倍都有可能。
如若再加上由南举兵北上,同样举着‘庆王府’大旗的洪泰。
说不准,兵力将突破百万之众。
到了那时,固守京畿的数十万兵马焉能挡得住?
与此同时,这间厢房内。
这数十名掌握了京畿周边大部分军权的将门勋贵之间的低声密谈。
却一丝不漏的被记录了下来。
当天下午,就送到了‘金楼’掌柜。
化名做施才西的连绳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