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谁是赢家(4)(1/2)
经过了昨晚,郑凡除了没有将‘适格者’这一秘密透露外。
其他的事情,对于脱脱自然毫无保留。
本就心思聪颖的脱脱,听完郑凡所讲后。
自然明白,恐怕诚如郑凡所言。
朱台浤多年来想要恢复‘庆王’这一藩王爵位的梦想恐怕破灭了。
但这也不能完全说贾精忠拿钱不办事,毕竟好歹郑凡恢复了‘庆王世子’这一尊贵的宗室身份后。
将来‘庆王’这个藩王爵位。
也势必会顺理成章的回到郑凡身上。
而且贾精忠出于自身角度考虑,张怀恩全家老小被灭门后。
本就势同水火的宦官与文官之间。
冲突随时都有可能会爆发。
与其耗费两三年时间,让朱台浤恢复‘庆王’爵位。
然后又要等朱台浤挂掉。
再轮到朱鼒凡继承‘庆王’爵位。
不如直接跳过朱台浤这个拥有‘案底’的前‘庆王’。
直接捧其独子朱鼒凡上位来的实际。
更何况,最重要的一点便是。
作为每日侍奉嘉靖帝左右的内侍。
贾精忠已经明显感觉到,嘉靖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即使是用各种名贵药材日日进补。
恐怕三两年后就是大限之期。
作为东厂都督,贾精忠一切的权力无疑都来自皇帝的信任。
一旦嘉靖帝驾鹤西去。
那么他贾精忠能否获得新君的信任。
继续执掌东厂这都是个问题。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正德年间武功高强堪称当世翘楚的曹正纯,甚至为了正德皇帝付出了性命。
但嘉靖帝一登基。
还不是把曹正纯一系的徒子徒孙们全部换掉!
由贾精忠这些从嘉靖帝潜邸出来的宦官取代?
伴驾数十载的贾精忠心里明白,文官在帝王心中永远都是外人。
即使是日常陪伴左右的宦官。
也不过是家奴罢了。
武官勋贵与国同戚勉强只能算是半个家人。
只有那些同根同源的宗室子弟。
在皇帝眼中才是真正的家人。
因为无论哪一个藩王谋反都好。
是否成功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天下依旧姓‘朱’!
所以,在不知宦官与文官之间的冲突何时会全面爆发的贾精忠。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自然更加希望朱鼒凡上位。
到时候,即使与文官的全面冲突中。
落入下风。
有着朱鼒凡这么一位同一条船的藩王相助。
贾精忠保住一条命估计不在话下。
一边是对自己有着养育之恩的义父朱台浤,一边是自己青梅竹马的情郎。
心中天平已经偏向了郑凡的脱脱开口说道“那咱们暂时还是别回王府了..
要是让义父知晓。
恐怕会引起他老人家心中不快..”
郑凡摇头一笑,这一切变故。
恐怕是由于自己这个‘适格者’的出现才造成的。
叹道“纸包不住火的,贾精忠这次可是故意让贾报国过去传旨。
到时候以父王的精明如何猜不出来?
算了,这些糟心事不提也罢。
没想到,最后还是被贾精忠摆了一道。
行了,你先休息,我出去教徐刚他们《狂风刀法》。
待到他们学有所成后。
咱们两个就出发。”
接下来几天,留在庄子里的郑凡便开始专心传授徐刚等人《狂风刀法》。
作为‘庆王府’精锐。
徐刚等人本身就是军中骁勇悍卒弓马娴熟。
与这为了杀伐而生的《狂风刀法》简直就是不谋而合。
增强徐刚等‘庆王府’精锐的实力,倒不完全是为了将来谋反考虑。
自从启用了那价值1000功勋值的‘自定义带入卡’后。
成为了有实无名的‘庆王世子’的郑凡明白。
在这方已经出现偏差的诸天世界当中。
想要凭借落魄多年的‘庆王府’谋反。
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安化王一案牵连,朱台浤这位前任‘庆王’可是被削藩王爵、罚以刖刑、削三卫、削食禄封地、幽禁于王府等等诸多惩罚。
无论历朝历代,想要谋反起事。
除了天时、地利、人和。
同样缺不了兵马钱粮。
纵观明之一朝,为何屡有藩王谋反?
自然是因为每一位出身于明太祖朱元璋血脉的藩王们。
每一位都有自己的封地。
每一片封地就好似一个小王国一般。
手握实权的藩王不但可以进行官员任免。
还可执掌财权。
这样一来,便解决了钱粮这一问题。
至于说兵马。
则来源于‘王府三卫’。
这‘王府三卫’可不是说三名侍卫。
而是每一个王府下辖兵马的统称。
这‘王府三卫’少则三千,多则数万都有可能。
全在于每一位藩王能够供养多少兵马罢了。
就拿明之一朝,在藩王谋反中,最成功的一个例子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而言。
作为朱元璋四子,获封燕王的朱棣当年可是一众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几个人之一。
‘燕王府三卫’兵马,加起来足有十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