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198章:四个要点(2/2)

韩凌的眉毛一挑,难道这金树仁还有其他的看法不成?

“共和制,也许适应西方,但并不适应当前的华夏。原因有以下这么几点。

第一,共和,首先需要的就是国民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这是共和所必须具备的。

因为共和所产生的选举制度,需要的是百姓明白何为选举制度。但这都是需要文化基础的。

现在华夏不具备这样的基础,百姓连何为选举都不清楚,你让他们怎么选举?

第二,当前华夏需要的是快速发展,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上来,追上西方国家的发展。

如果采用共和制,将会出现一件方案被那些所谓的议会扯上半个月,甚至更久。

这对华夏当前的发展是不利的。

第三,如果当前的华夏使用选举制,那些议员与其说是百姓选出来的,还不如说是下面那些工商业主,地主选出来的。

他们选出来的议员自然是为他们身后的人说话做事。

对于百姓的利益,他们不会考虑太多。

这样就会出现那些工商业主和地主压榨百姓的情况。

而这一点对于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甚至政府实施一些政策,要是损害了那些工商业主、地主的利益,他们也会站出来反对。

第四,要说共和,华夏也已经实现不短了。

从1911年到现在,多久了?也有二十年了。

可是华夏真的实现共和了吗?

不!华夏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共和。

相反,许多人利用这一次的机会开始大肆的扩编军队,让华夏再次经受了二十年的动乱,失去了二十年的发展时间。

而百姓也因为这二十年,生活反而是比前朝更差了。

所以许多百姓的心中对共和比较抵触。

如果你选择共和,也许会丧失一部分民心!这对你的发展是不利的!

综合以上四点来看,帝制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不论是从经济发展、军事发展还是民心上来讲,如果你选择共和,就是又一次的将华夏推入了深坑当中!”

金树仁总结出了四点。

这四点也说明了韩凌选择帝制的好处。

现在北平政府这一段时间的施政,已经让百姓知道了韩凌的好,而且也坚信不疑的跟随在韩凌的身后,他们已经开始无条件的相信韩凌了。

这种资源如果不利用起来,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了。

韩凌和蒋百里对视一眼。

他们听出来了,金树仁这是在告诉韩凌选择帝制的好处,同时也是站在了北平政府的位置上来说的。

这说明一个问题,金树仁已经决定投向北平政府了。

“德庵公,你的这些话我都记住了!欢迎你加入北平政府!”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