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三章 眼力见(1/2)

●君子兰的类别 传统的分类方法是按开花的方向把君子兰分为两类:下花君子兰(垂笑君子兰)和上花君子兰(大花君子兰)。

1、下花君子兰 顾名思义,其开花向下。

叶形似剑,故又称“剑叶石蒜”



叶片细长,叶宽4~6厘米,长度可达100厘米左右,也称“细叶君子兰”

;叶中央肥厚,而边缘较薄;叶色浓绿。

可单独盆栽,也可丛状盆栽。

其花茎稍短于叶片;小花有柄,在花顶端呈伞形排列;每个花序有小花7~30朵,多的可达40朵以上,呈漏斗状;可全年开花,以春夏季为主。

果实成熟期10月左右。

花开时,每朵小花呈钟状下垂,酷似低头向人微笑,故又名“垂笑君子兰”



垂笑君子兰高雅肃穆,适宜祭祀仪式上摆放;也可布置会场、点缀宾馆、美化办公室和家庭环境。

但是,由于其株型较大,占地较多,不宜在较小房间及案头摆放;此外,因其叶片细长,颜色较深,与目前国内兰界的主流审美倾向相悖。

因此,下花君子兰在国内已很少栽培,取而代之的是株型较小、花朵较大而向上开放、带有喜庆意味的大花君子兰。

但是,垂笑君子兰历史悠长,具有一定的特点,也拥有相当数量的爱好者,相信不会就此消亡。

图1 垂笑君子兰(橙、红、绿色) 图2 垂笑君子兰(红、绿色) 2、上花君子兰 其开花向上。

叶片扁平宽大,表面绿色,有光泽,油亮互生,叶脉清晰;叶长20~80cm,宽8~l0cm(有的品种可达14cm);伞形花序,顶生;花葶从叶丛中抽出,直立,花葶粗壮,高20~50cm,着花7~40朵,多者可达50余朵;一花葶上着生多簇伞房花序,数朵花聚生排列;花被片6枚(现也有8~9枚的),基部合生成短简,呈漏斗形;花形较大,故又称谓“大花君子兰”



花有橙黄、橙红、鲜红、深红、橘红等色,盛花期2~3月;1个花序可开放30多天,有的植株在8~9月可再次开花;浆果球形,绿色(缟兰果有白或黄道),成熟时红色;1个果具种子1~40粒,种子白色,形状不规则。

大花君子兰株形端庄,叶片宽厚而有序,花形规整,花色鲜艳,果实红高,且能够早春开花,是重要的节庆花卉。

可陈设于会场、客厅、书房,置于几架之上,雍容气派。

大花君子兰的杂交育种进展很快,现在已发展有许多新的品系,观赏价值非常高。

我国目前栽培的大花君子兰品系大致有国兰、日本兰、横兰、雀兰、缟兰等五大类。

(1)国兰 它包括我国园艺家长期以来培育出来的所有优良品种。

这些品种,有的以培育者的姓氏或身份命名,如和尚、黄技师、姜油匠,有的以叶片的特征命名,如短叶、圆头、花脸、麻脸等。

它们之间或与其它品种杂交,又派生出许多优良品种,如圆头和尚、短叶圆头、短叶油匠、短叶花脸、短叶麻脸等,使国兰的品种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高。

同时,用国兰一些引进品种杂交,又可创造出一些新的品种,改善国兰的品质。

图3 国兰(短叶花脸) 图3 国兰(短叶麻脸) 图4 国兰(短叶油匠) 图5 国兰(短叶圆头) 短叶麻脸系列、短叶花脸系列、短叶油匠系列、短叶圆头系列这四大系列是经过多年改良定向培育出的高质量君子兰品系,也是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品种,成兰叶长度为:15~18cm,叶宽为:8~10cm。

由于其形体矮小、株型紧凑,非常适合在家庭窗台莳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日本兰 日本兰的优点是叶宽,株型、头形、座形好,遗传基因稳定。

我国引进日本兰与国兰杂交后对国兰品质的提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其缺点是叶色较深、脉纹浅、亮度较差。

图6 日本兰 (3)横兰 横兰是君子兰的一个自然变异品种。

有人把它归于日本兰系的品种。

它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由鞍山君子兰爱好者小吕用母本日本兰和父本短叶圆头杂交组合培育而成。

该花还有两奇:一奇在身型矮小,目前已被收入吉尼斯大全,是世界最小的君子兰;二奇在花色,由绿色变异为5种颜色,“一片叶一幅画”

,犹如泼墨。

图7 横兰 (4)雀兰 “雀兰”

是君子兰的芽变品种。

20世纪八十年代,沈阳一位莳养者偶然发现一株形状很奇怪的君子兰芽变出现的芽子,产生了兴趣,经过精心培育,渐渐发展形成具有稳定特性的宽﹑短系列新品种,叶片长宽比为1:1。

由于这个芽变品种的叶片顶端有一个难以改良的较长的急尖,酷似麻雀的小嘴一样,故称为“雀兰”



“雀兰”

的出现给君子兰杂交育种增添了新的生力,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宠爱。

它给君子兰莳养者一个重要的启示,即绝不可忽视芽变,一旦发现并培育成功,就会诞生新的品种。

“雀兰”

分短雀、中雀、长雀,其缺陷是爱打褶、夹箭,处理不好时容易抹头。

图8 雀兰 (5)缟兰 它是一个特殊的品种,是由緑兰变异而得。

其叶面不仅有深浅不同的绿色线条,而且还相间分布有白色、灰色、黄色等深浅不同的线条,俗称“道子”



因白、灰色均为素色,故称“缟兰”



其叶片绚丽多彩,赏心悦目,故又称为“彩色君子兰”

,简称“彩兰”



此外,还有“金丝兰”

的称谓。

图9 缟兰 缟兰并不是一个新品种,我国很早就有,只不过人们把在緑兰叶面上出现的黄、白道子看做是“病态”

,未予重视。

在国外,则把缟兰看作是君子兰的珍品。

20世纪80年代末,已故中国君子兰协会常务理事段守庸同志和一批志在繁荣我国君子兰事业的同志,竭力主张发展缟兰。

他们开始从国外引进缟兰,进行精心培育,并试验与国兰等其它品种杂交并获得了成功,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东北迅速掀起了一股“缟兰热”



从20世纪90年代起,缟兰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

现今已有各种不同的国兰缟兰(见图10)、日本兰缟兰(见图11)、横兰缟兰(见图12)、雀兰缟兰(见图13)等品种。

它们在外形和叶片宽窄上已和国兰等无异。

随着我国君子兰新生代品种的不断涌现,缟兰的种类一定还会增多,品质也会更上一层楼。

图10 国兰缟兰 图11 日本兰缟兰 图12 横兰缟兰 图13 雀兰缟兰 缟兰的缺点是杂交时只能用缟兰做母本,遗传基因不够稳定;道子在生长过程中变异多;出苗率低。

以目前我国生物基因技术由于种种原因还未光顾花卉业的现状看,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时还难有突破性进展。

这无疑影响着缟兰的产业化和普及化,也是市场上缟兰价格奇高、常有人炒作的原因之一。

缟兰也可按其叶片上的道子及其分布(缟艺)分类。

缟兰叶片上的缟艺各异,不存在两株缟艺完全相同的情况。

按照其道子的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覆轮道 两边白(或黄、灰白)、中间緑道,或者两边緑、中间白(或黄、灰白)道(见图14)。

2鸳鸯道 一半绿、一半白(或黄、灰白),对称分布(见图15)。

3彩道 緑道、黄白道较宽,较为均匀地相间分布(见图16)。

根据彩道颜色深浅变化,可形成所谓“五彩道”

或“七彩道”



4金丝道 緑道多,黄、白道少且细,不均匀、相间分布(见图17),犹如绿叶上布满“金丝”



图14 覆轮道缟兰 图15 鸳鸯道缟兰 图16 彩道缟兰 图17 金丝道缟兰 ●君子兰的鉴赏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对大花君子兰的鉴赏着重于对叶的性状以及株形、座形的要求。

比如,民间对大花君子兰的叶有宽、亮、蹦的喜好,纹要凸、脸要花、板要硬、色要浅、头要园,形要正,座要稳等。

《中国君子兰鉴赏标准》吸纳了民间的审美情趣,对君子兰规定了十个方面的要求: 1、亮度 即叶片表面在自然状态下(非擦拭)的光亮程度。

其优劣依次为:腊亮、光亮、亮、微亮、不亮。

2、细腻度 即叶片表面的光滑程度。

一般用观察法或手感鉴别,用放大镜鉴别更好。

其优劣依次为:细腻、比较细腻、一般、比较粗超、粗糙。

3、刚性 即整体叶片抗弯曲的能力。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