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5章 桃林塞之战子龙子龙世无双-3(1/2)

赵云刺出的这一枪,虽然没有用尽全力,但速度也是迅猛至极,而且角度也是十分刁钻,料想一般人是绝对挡不住的。

然后对面的那名年轻军官,去挥动手中长刀,硬生生的将这一击格挡开来。

赵云心中略作惊愕,这小子的力道不弱,想不到长水营中,竟然还有这等好手。

他赶紧拨动缰绳调整站位,继而又是试探性的刺出一枪。

已验证刚才的一幕是否只是出于巧合。

这种试探是带有侥幸性质的,甚至是有些多余的。

但赵云这一路奔波而来,体力多少有些不支,如果在这个时候遇到一位猛将,那么对他的心理压力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然后上苍似乎不想给他这个喘息的机会,对面的那位年轻小校,毫不犹豫的将这一刺挡了回来。

与此同时,周围的骑兵因为注意到了赵云的连番冲杀,而纷纷调整了方向和速度。

他们不在忙着包抄逃兵,而是慢慢地组成一个圆圈,把被耽搁了进攻进程的赵云围了起来。

赵云抹了一把鬓角渗出的汗水,心想这支胡人骑兵的确不容小觑。

不过如今他既然已经被包围,也就没有必要急着冲出去了,他索性放慢自己的节奏,任凭对手将包围圈的大小调整得更合理的尺寸。

对面小校有些惊疑的看着赵云。

他还没见过在包围圈中还能如此镇定之人。

赵云却是面色如常,语气平淡地询问了一句:“你是何人?”

小校立刻答道:“纪灵!”

纪灵为了让自己的回答更具威慑力,在回答的时候刻意提高了嗓门。

他本想恐吓一下对方,无奈赵云的脸上依旧是古井不波。

倒是远处正在和张让部曲纠缠的苏宁,意外地向这边投来了惊诧的目光。

纪灵?

这家伙不应该是袁术的手下吗?

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难道说是袁术后来担任长水校尉的时候,才在军中发掘了这么一个人才?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假设很可能是成立的。

也就是说,纪灵还没有遇到他的伯乐袁术。

或许,他这辈子都不会再遇到袁术了,因为如今在他面前的,可是三国武力值排名前五的赵云。

赵云对于纪灵的回答,并没有流露出任何重视的意思。

他只是稍微点点头,似乎记住了这个人名,又似乎刚才的话已经随风而去。

如果站在这里的是关羽,或许他会戏谑的说上一句名字不错,然而站在这里的是赵云,他只会用自己手中的长枪来回答对方。

于是双方的激战再次展开。

这次,赵云已经调整好了角度,每一次出击都是速度极快角度刁钻,每一次下劈都是使尽全力荡气回肠,每一次格挡都能转攻为守扭转局面。

百鸟朝凤枪的威力,在之后的50回合之中,被他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纪灵虽然在体力上占据优势,但这一番交手下来,平时自负武功的他终于意识到,这世界上的高手还大有人在。

终于在一次劈砍失手之后,赵云抓住了他的防守空档。

只见他狠狠的甩动枪杆,就顺利的抽中了纪灵的腹部。

纪灵一声吃痛,立刻就从马上飞了出去,而后重重地摔在地上,抽搐了片刻之后竟然晕厥过去。

处在战圈周遭围观这一场战斗的胡人骑兵们,无不暗暗心惊于赵云的实力。

这些人与纪灵朝夕相处,自然知道他的本领。

平日里换成是他们与纪灵交手,即便是武艺还算上乘的人选,也顶不住三五十回合的持续攻击。

没想到在这个人面前,反而是没有顶住对方的50回合进攻。

众人现在的脸色,无不带上了几次恐惧的痕迹。

即便他们谁都不会承认,但若让他们上去与对方单打独斗,他们却是谁也不肯的。

既然没有人愿意站出来送死,那么赵云就只好继续原来的计划,单枪匹马的准备冲出重围去。

他催动了战马,迎面冲向了正北方向。

负责在那个方向布防的校尉,是个看上去与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

师父曾经说过年轻人在格斗当中是极其容易急躁的,而且他们面对高手的时候更容易陷入到侥幸心理的陷阱之中。

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只不过是基于无知的鲁莽,而世间真正的格斗,都需要理性的分析对方的招式。

没有一个鲁莽的人,有资格在真正的无效面前放肆。

然而对面的那名校尉,似乎认为自己是有这个资格的,他竟然匹马单枪飞奔而出,冲着赵云的脑门就是一刀劈去。

赵云连问问他名字的兴趣都没有,只是横向舞动长枪,狠狠的当回了对方的这次攻击,继而借助反弹作用重新瞄准了对方的身躯,继而一个简单的挺枪直刺,就将对方挑落马下。

这名校尉所统领的士兵,在看到自家主将就此殒命的时候,立即做出了最为明智的选择。

他们撤围而去,没有再阻挡冲向他们的赵云。

可是在包围圈之中的其他几名校尉,却没有做出与他们相同的选择。

中常侍张让如今权势滔天,与他作对的人又怎么会有好下场?

今天如果能够顺利得到缉拿刺客,捕杀刺客同党,那么在张让面前,可就是大功一件。

今后的仕途想必会就此平步青云。

憧憬着如此美好的未来,这群老兵油子们什么样的方法都能想得出来,几个观察敏锐的校尉立刻就指出了赵云的弱点,并针对性的做出了部署:“看到她怀里的孩子没有,给我瞄准放箭,使劲放箭!”

胡人骑兵的射箭本领,打从儿时放羊的时候就开始练习。

并从此成为伴随一生的技能。

他们的准头可不会像汉军的步弓手那样差劲。

虽说不能十拿九稳的射中孩子,但命中赵云或者是他的坐骑,还是很有把握的。

即便赵云已经开始左右闪避,并不断的挥舞长枪,为他的坐骑以及怀中婴儿遮蔽不断飞来的箭雨,但还是有那么几根漏网之鱼,成功的射伤了他和他的坐骑。

这群兵痞终究不是长板陂前的曹操,冷箭,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用上这样卑劣的伎俩就能够让赵云屈服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赵云原本是可以挡掉绝大部分弓箭的,然而他的怀里毕竟还有一个孩子,他选择了用自己的左臂挡在孩子身前。

仅仅凭借右手舞动长枪来遮挡射来的羽箭。

这就是做成漏网之鱼的原因。

然而,即便出现漏网之鱼又能如何?

他怀中的小孔明,依旧在酣然熟睡。

诸葛夫人亲手缝制的襁褓,已经被赵云伤口流出的鲜血染红。

但赵云却依旧是面不改色,哪怕只能单手执枪,他也要杀出一条血路。

追兵们也在他的身后不断放箭,而他倒骑在马上不断的用长枪拨开箭雨。

在他骑行的道路上,原本从另一侧包抄过去的胡人骑兵已经开始拧过头,向着他所在的方向杀将回来。

赵云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落入了被人前后夹击的地步,他的长枪还在不断挥舞着,身上单薄的盔甲又一次次被射中。

左臂更是已经像树干一样,长出了很多侧枝。

没过多久,他的战马再也无法承受富商带来的剧痛,呼嗵一声倒毙在地。

赵云也被狠狠的甩了出去,但他在半空中使尽全力调整身形,让自己的肩膀和背部率先着地,终于避免了将小孔明压在身下的惨剧。

两面夹击的胡人骑兵们看到他就此摔下马去,无不兴奋的欢呼起来。

他们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个上好的机会,纷纷争先恐后的冲过去,准备了结赵云的性命。

然后就在他们迅速接近的时候,赵云却是一个鲤鱼打挺重新站了起来。

他向东面看了一眼正在被围困的苏宁业务,又向西看了一眼已经被胡人骑兵封锁的桃林塞。

东边的这一波兵马,是刚才被自己打破缺口的那一只。

而西边则是还不曾被领教过自己武力的存在。

在体力逐渐下降,伤势越发严重的现在。

他只能选择向东突进,争取能够和苏宁会合。

于是她脚步如飞,向着迎面而来的敌人冲了过去,在即将相遇的那一刻,只见他高高跃起,长枪,如闪电一般的刺出,把冲在最前面的一名校尉刺翻在地。

而他本人则稳稳地落在了那名校尉的坐骑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