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选举是谁的墓志铭?又是谁的通行证?—1(1/2)
这一场训练赛进行得并不算激烈,久疏战阵的苏宁,也因此而有机会慢慢的找回状态,他的总体表现还算是不错,虽然防守的时候跑动得并不积极,但这场比赛当中的教练员为他安排了一名专职防守的中场球员。
这让他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组织进攻当中去。
虽然没能取得一粒进球,但他奉献出了两次助攻,其他的几个进球当中,也或多或少有他中场调度的功劳,至于他所参与的有威胁进攻的次数,那更是数不胜数,不过值得讽刺的是,他的那位专职防守的中场搭档,竟然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在门前抢点破门,进球之后的他兴奋的脱掉球衣,并可领到一张黄牌,也要使尽浑身力气,学一些自己身上的不满。
看到这一切的苏宁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他显然是因为和自己搭档的缘故,而产生了不少的郁闷感觉。
不过,当苏宁终于认出那位中场搭档是谁的时候,也就对他所表现出来的郁闷情绪,也有了基本的理解。
蔡特金,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
在如今凉州体系内部,工人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他似乎又找到了当年的热情。
可惜的是苏宁现在需要的更多是有秩序的生产,而不是像当年的德意志那样,在一战前线还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就被国内工人的革命给扯了后腿,以至于他们并非在完全弱势的情况之下,签订了极其卑微的各种不平等条约,这也间接导致了20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与此同时,德国这个马克思的故乡,原本是最有希望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但因为工人运动导致一战的战败,使得这个国家在整体上就不信任工人阶层,后来成立的魏玛共和国,虽然也是很不得人心,但不幸的是,人们经常会把这笔账,算在工人阶级的身上。
于是历史就在这个地方走上了岔路口,社会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出现在更为先进的资产阶级强国身上,而是出现在了资产阶级利益链条最为薄弱的一环,也就是当时的沙皇俄国身上。
这个后来北欧那种高福利待遇的国家社会主义形式,其实但生产关系与上可能更符合马克思当年的预期,但是,包括数学在内的很多人,在了解了北欧国家的那些制度之后,都感觉和理想当中的社会主义也有着一些差异,虽然它们的确满足了大同社会的条件,但他也只不过是物质大发展之后,使得国家和所有百姓都拥有了更多可分配的资源,这并不是我们古代先哲所希望的大同社会,只是充满机械感的制造制造再制造,以至于有分配不完的东西。
这种制度,还没有找到那种理想当中的,最应该被称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配置。
可惜的是,就连苏宁这种受到过高等教育多年熏陶,并且还从事高等教育的人物,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配置,才是最应该被称为社会主义的。
但这只需要他们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去探索就好了,毕竟他们还有时间有条件去做这些事情,不像是在欧洲又重新崛起的德国,因为当年的工人运动,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并且走上了一条为他们自己,也为整个世界带来灾难的弯路。
所以面前这位愤青,苏宁是极其不喜欢的。
在即将要举行的选举当中,这个家伙或许也会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因为他毕竟曾经是伪擅长鼓动唇舌的活动家,但苏宁可不会轻易让这种人进入集团的中枢。
在民主的意义是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之前,他必须为被选举人的身份作出限制。
当然,他不会像西方的那些议会那样,直接用财产的多少来限定被选举人和选举人的身份,但他可以用为公司作出贡献的多少,来作为界定的标准,这样一来,就连那些来自西方的所谓民主人士,也不好对苏宁横加指责。
更何况面前的这位蔡特金,也只不过是一名小小的参与者而已,若是换成了其他大鳄,恐怕苏宁面临的挑战,将会更为严峻。
事实很快就证明他的这个设想是正确的。
布拉默和贝塞麦找到苏宁的原因,正如他之前所猜想的那样,是忽悠苏宁购买他们的专利,并且会为他们建设一家公司。
但苏宁连问都没有问,就立刻否决了他们的这个提议,收购他们手中的专利权自然是可以的,因为他们真的很可能出了好东西,要不然也不敢这样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苏宁的面前,但想要让苏宁出资为他们建立一家公司,即便是让渭水公司控制60%以上的股份,苏宁也是不会轻易愿意的。
因为他知道这两个家伙究竟那里出了什么玩意儿——那应该是工业化早期的标志性产物之一,转炉炼钢法。
虽然贝塞麦的手艺,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至少它不能完全去除炼钢时残留的硫和碳,这一点需要等到人们发现加入镜铁可以解决这一点之后,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所谓的镜铁,就是指一种含锰量非常低的锰铁。
如果这一点得到完善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将会成为凉州军事生产的重要法宝之一,所以这项技术,苏宁会不惜代价的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绝对不会容许他离开自己的掌控。
故而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对方建立公司的提议,他是一点股份也不会交给这两人的,当然,公司可以适当的提升他们的官位,增加他们的津贴,并且适当提高分红的比例,如此以来,这两个家伙应该得到满足了,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对贝塞麦的方法作出改进的,并不是此时站在他身边的布拉默,而布拉默最经典的贡献,就是对于防盗锁的升级!
话说这家伙怎么没有把自己擅长的东西拿来申请专利,并且忽悠苏宁和她一起开家公司呢,如果是那样的话,苏宁倒是非常的乐意,因为家家户户都需要一把锁,尤其是军队的库房。
明年的粮食危机,很有可能已经不可避免的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能够锁住自家库房的好东西,当然会受到苏宁的关注,哪怕只是起到一点心理的作用,那也是不可或缺的。
于是苏宁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贝塞麦给打发走了,然后拉着布拉默来到了球场边的小树林里,继而用一种非常神秘的语气,对他说的:“我听说你的锁具制造和车床方面都很有天赋,至少上辈子你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是让人羡慕的,虽然我所生活的那个国家,一直非常鄙视民间的科学家,但我知道,工业革命早期的那些科学大家们,几乎都是走民间走出来的人物,只用于生活和生产更加贴近,他们才能有机会,在科学理论的帮助之下,对已经出现的机器进行改良。
而我们的国家,在信仰了儒家几千年之后,突然发现了一篇叫做科学的好东西,于是他们转而疯狂的迷恋科学,甚至将它当作宗教来信仰,这一点不知道是谁最开始带着头,但后来却是在潜移默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以至于他们认为科学这种神圣的东西不应该掌握在平民手中,只应该从专家口中,听取相关的意见和结论。
即便我这个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样的想法是极其不正确的,因为像你这样的人物,才是推动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人才,正如同前些天我召唤过来,到造纸工坊去工作的那位毕昇。
他也是一个在民间很不起眼的人物,要知道在历史记载当中,他只不过只占用了一句话,若非沈括那个政治小丑想要为自己赎罪,恐怕他的梦溪笔谈之中,都不会记下这个人的事迹,那么我们的中华文明,将很有可能错过这个伟大的人物,之前我跟你说起过的,关于我们的文明,从儒家转向科学的过程,是极其变态和不正常的,这一点也在毕昇的地位变化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这个人当回事,但到后来,他经常出现在教科书当中,而且是以极其重要的身份。
然而我们只能学到的是它的名气,却不是他的科学素养,以及他勇于实践的精神和方法。”
“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而不幸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东汉末年,比起我当年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有有不足之处,因为他们现在还信奉着如雪,而不是我们所信奉的科学,如果想要改变这里的一切,那么我们就要宣传科学,在这个过程当中,很有可能也会出现1800年后的那种怪现象,因而我必须找出几个门购在民间科学水平上,给予我们巨大震撼的人物,这样,我们在宣传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让他们更多的关注科学技术和动手能力,而不是盲目的信奉科学。”
布拉默对于苏宁带来的这个消息显然是十分高兴的,他在上辈子的研究过程当中,一直也是默默无闻的,他甚至还不如那些为贵族老爷们收拾玻璃的玻璃,匠人,因为后者能够为贵族老爷们带来足够的体面,让他们在亲戚朋友面前好好炫耀一番,而自己所做的事情,只是让贵族老爷们更好的保管好重要的财物,除此之外,恐怕也就剩下改了,抽水马桶算得上是他的一份功劳了。
但是苏宁刚刚提出的这个建议,仿佛是在告诉他,你完全可以用一种更加光彩的方式生活在众人面前!
我们有意用宣传口的力量,将你打造成一位民间的科学人士,也好让更多的民间百姓,用于在科学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当然这样的前提条件是,这些老百姓也必须经过系统的教育,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尤其尤其是技术!
当然,宣传口的那些人物,自然是不会输掉这一点的。
还在向百姓们介绍自己吹嘘自己的时候,一定会顺带介绍一下自己成功的窍门,那就是认真刻苦的学习呢,苏宁发行的那些科学理论书籍,并在那些书籍的指导之下,进行了一系列勇敢的实践和尝试,最终终于磨砺出了足够优秀的手艺和足够丰富的经验,然后才成就了自己这样伟大的工匠!
当然,他还没有足够的资本,也没有足够的傲慢,去把自己和伟大这个形容词联系在一起,度过,她也不会介意宣传口这样宣传自己,虽然到时候铺天盖地的名誉和赞美,很有可能会让他丢掉自我,但是苏宁的志向,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他的理念。
这是一个极其疯狂的,想要推行科学技术的方案,虽然这个方案的制定者,以及制定者在制定方案的时候,都显得是如此的草率和鲁莽,但是,布拉默却鬼使神差地从中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倘若,凉州的每一个百姓,或者说受到凉州影响的其他地区的百姓,都能像自己一样认真的去探讨技术类的东西,那么在不久之后。
这边大地上说不定也会像17世纪的欧洲那样,逐渐的迈动改革的步伐,工业革命的曙光或许已经在地平线以下积聚。
所以,即便这个计划将很有可能破坏掉自己的生活,但布拉默也觉得,自己能够为凉州体系所做的贡献,不能仅仅停留在工匠的层次之上,要知道这里汇聚的可是来自世界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的顶尖学者,他们当中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自己身后,一两百年的时间里,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像苏宁一样,指出自己的贡献在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这显然让他有些接受不了,在他的心目当中,那些花费了他极大心血的东西都是完美的,怎么能够接受别人能够做出更好的版本和型号呢?
所以,他要在其他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不仅仅是为了宽慰自己,或者向别人证明什么,更是想要看到更多人走上自己的路,无论他们将来是会聚集在自己的麾下帮助自己,还是另辟蹊径的走出更加美好的路,他都姐姐在技术党环绕的氛围之下,能够做出更加美好的东西!
当布拉默的焦点慢慢影响远方天空的时候,苏宁知道他已经和自己一样,陷入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中,这是一个适合自己的搭档,并没有因为和那么多的高手在一起而产生妒忌和自卑之类的负面情绪,而是像东方人一样保持着勤劳的基本特质,他坚信自己的双手可以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其实苏宁也是如此,不过他的明天要比对方的明天,距离得更近一些。
亦或者,不仅仅是一些而已。
技术党们的曙光还在地平线之下凝聚,野心家和阴谋家们的曙光,却已经冲破了地平线的限制,在第二天的朝阳升起之时,也同步的进入他们应该运行的轨道之中。
苏宁在简单的洗漱之后,就走进来公司的大会议室里。
这间大会议室是几名建筑家花费了两三年的心血才建成的,其中耗费的精力,尤其是对于本土建筑人员的培训,这也是磨练了他们的技术能力,好在,他们的心血并没有白费,自从这间大会议室建成之后,工业园区里的其他建筑,都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建造。
这就是武威郡的工业园区为什么可以如此迅速的崛起的原因,但汉阳郡终究是苏宁的龙兴之地,他不会轻易离开这里,所以,大部分重要的会议,都将会在这里举行,因为这里是最容易聚拢所有核心人员的地方,因为这里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不过苏宁似乎来得太早了一些,这座宽广的大会议室里,目前还没有一个人影,只有寂寞的曙光在驱赶着冬天里的阴寒。
除了早上接去送报纸的那些孩子们,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个时间就开始一天的忙碌,当然那些卖早点的人们不在此列,因为他们在更早的时间就开始准备今天的生活了,或许那个时候大多数人都还在梦乡之中。
不过今天有一条震撼性的消息,在众人熟睡的时候,传到了汉阳郡这里。
11月的某天夜里,在关中地区对峙的叛军与朝廷军队,突然遭遇了一场奇怪的流星袭击,这个流星的个头非常大,但没有直接掉落到他们任何一方的军营之中,不过日落的地点倒是和叛军的军营十分相近,据说当时的叛军士兵因为受到剧烈光照的缘故,我产生了非常普遍的恐惧情绪,虽然那颗流星在他们营地之后好几里的地方坠落,并且对他们双方都造成了严重的附带破坏,但军训影响比较严重的,显然还是叛军一方。
于是叛军的第二天早上就拔营起寨,准备撤退,虽然他们在凉州的大本营,如今已经仅仅剩下安定郡, 当然,隶属于司隶校尉管辖的左冯翊和右扶风,很有可能还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不过,苏宁竟然可以策应阿拉里克从并州的上郡直接南下到益州的汉中郡,就代表了他拥有足够的实力,随时将安定郡和是你需要为这两个辖区分割包围。
当然前提条件是,他是不是在政治上有这个需求。
他缓步走到了窗前,沐浴了片刻阳光之后,心中便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他在政治上没有这个需求,如果非得说有的话,那也是在西域的继续开拓!
就在他正这样想着的时候,另一份战报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谁都没有想到会在今天这样重要的时间里,三个时辰之内收到两封战报,而这一封战报,恰恰是来自苏宁最为挂念的西域地区。
这风扇帽的主要内容是,位于西语地区西部的大宛国等几个国家已经中断了与他们两州之间的贸易,其中的原因好像是因为且末国的某个王子,作为使者出现在了大宛国的宫廷里,那位王子带去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据说他们有意与大宛国结盟,共同对抗凉州那位野心勃勃的州牧大人。
但我国目前还在犹豫之中,如果他们也加入这个反对凉州的同盟的话,那么荀彧36国当中,除了已经被占领了几个国家之外,其余国家都会走上反对凉州的道路。
并且这个且末国,刚刚在昨天与楼兰国的驻军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虽然对方没有采取后续的军事行动,但白羊座节度使阿提拉,还是派出了5000骑兵驰援楼兰国方向。
根据阿提拉的判断,且末国的这次军事行动,是一次试探行为,主要目的好像是为了摸清汉军主力的配置,尤其是盔甲的防御能力,和弓弩的射程范围。
据说租房在楼兰国地区的章楶章质夫,并没有让对方轻易得逞,他不但没有派出主力出战,还刻意没有用上北方最为强大的弓弩!
宋朝人对于公主的偏爱,可能是镶嵌于对湖人的恐惧之中的。
他们不敢与对方短兵相接,便只能用弓弩进行远距离的打击。
但面对敌人骑兵的时候,也常常结成密集的阵型,利用整体的优势进行大规模的防御。
否则他们在对方手下几乎讨不到任何便宜,当然,如果他们换一种方式,使用小快灵的游击战术,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像宋朝开国初年的那些经典战例那样,在敌人防备疏松的时候,拿到以少胜多的胜利!
只可惜,在这方面拥有指挥天赋的人,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了。
所以,即便这几位来自北宋的臣子,如今已经生活在那都还末年的土地上,但他们仍然把自己的那种偏爱公主的特质,传播到了更加广泛的人群当中,以至于苏宁手底下的这些士兵们,也像他们一样偏爱弓弩,而不太擅长近距离格斗!
这种现象已经在军旅之中越来越明显的出现了,除了第一纵队,因为受到罗马士兵影响的缘故,还保留着近距离格斗凶猛的传统之外,其他几个中队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弓弩依赖症。
对此,公司的上层管理人员不是没有进行过讨论,但不讨论还好,一讨论就变成了吵架。
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和工业者都认为,如果军队的士兵们可以凭借武器的精良程度就能战胜敌人,那么他们掌握着先知先觉的穿越者们,为什么还要靠着新兵们去牺牲性命,来换取想要的胜利与和平呢?
他们大可以造出更加先进的弓箭,在更大的距离外,就将美好的和平与未来,周进自己的功劳簿里,这样美好的事情难道不是应该提倡和鼓励的嘛?
为什么有的人非要站出来反对,声称士兵就应该永征袍上的血迹,来证明自己的男儿气概?
毫无疑问的是,与他们竞争相对立的是凉州体系内的那些武将们,由于苏宁对人才的储备极其丰厚,以至于他的将领们经常出现没有工作的情况。
这些老兵大多数都已经征战过一辈子,所以即便他们闲暇下来,也不可能放下手中的兵刃,而且他们会比在战争当中更加希望能够让敌人的鲜血,来为自己的宝剑与铠甲证明!
只可惜的是。
如今那些小兔崽子们,似乎不再像她们一样喜欢与敌人拼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
他们更喜欢远远的吊着对方,用手中的弓箭,一点一点的消灭对方,这样的前提条件是,他们取得胜利的时间就会被拉得很长,而战争有时候是消耗不起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面临粮食危机的关键节点上。
其实这只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理由,原本拿出来也并不怎么站得住脚,很容易就遭遇到,反对者的批评和攻击,然而,驻军大兵们以他们的无赖本性,死硬的捍卫着这个技术层面说词的正确性,尤其是其中有些人,还粗暴的进行了上纲上线,认为不这样考虑的人,都是没有充分考虑梁舟现在的局势,他们是一群不热爱公司的潜在叛徒!
这样的罪名扣上去,无论哪个召唤者,都治好了的不再言语!
还好苏宁这个长在红旗下的人物,知道战斗意志才是军队的灵魂所在!
武器装备,虽然能够在战场上很大程度上保证士兵的安全和胜利的顺利到手,但是,一直没有战斗意志,缺少战斗训练的军队,即便给他们配上最好的武器,他们也无法将胜利带回到人民百姓面前,这一点,看看北宋末年的那些军队,就能对此有个深刻的体会了!
所以,他坚决的站在了那些将领们面前,他的立场也非常简单,因为我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指导战士们靠的是什么在进行战争,盔甲和弓箭对他们来说固然是重要的,但铁一样的意志和丰富的战斗手段,才是他们最为需要的!
那场争论虽然因为苏宁的这句话而短暂的平息了,但科学家们显然是不甘心的,他们一直都把军工领域作为展现自己本领的重要舞台,以至于接二连三的推出了很多优秀的军事装备,看着苏宁都有些应接不暇。
虽然这些军事装备当中,大部分还没有来得及在全军列装,至于远在西域的西北方面军就更是没有机会得到了,但是,仅凭着原本到手的那些装备,他们在西域的那些小国军队面前,还是可以进行一番炫耀的。
有鉴于苏宁在高昌国和楼兰国的战绩,且末国和他的同盟者们,不得不考虑一下当地驻军的装备能力,所以,这次试探进攻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