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第五纵队:稀释一座城市的忠诚—1(1/2)
“主公已经启程了!”
金城郡的一座杂货铺之中,阎行阎彦明正赶着一群牛羊,与贾诩一同行走在进城的各路上。
他们的周围,是一群三五成群的牧民。
他们的人数有些偏多,甚至每个人只能去干三无止山羊。
这在两周的草原上,可谓并不常见。
但凡事有经验的牧民,哪怕是刚刚五六岁的孩子,都能驱赶成群结队的牛羊。
不过他们的周围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他们的异常,因为大多数人还在发愁今年的收成。
其中两个人的对话是这样的:“听说了没,汉阳郡那边有个西方人说,今年我们进程均将会发生水灾,而且是很大的那种,说不定会让我们的粮食噢绝收!”
“听说了,我正在发愁呢。
听说,苏先生认为这场水灾实属命数,但其中也不乏**,尤其是我们的堤坝,已经严重年久失修,不要说这等规模的大水,就算是与常年相同的谁换,恐怕也无法抵挡。”
“不过我却听说,这和苏先生的渭水公司在上游大兴土木有关?”
“咳,不要听那帮人胡说。
他们懂个什么?
我听主持水力纺车的那个西方人,叫什么阿克赖特的说过,建设水车的时候,他们曾经在上游筑坝,以便舒缓水流,控制水速。
要不然水车还不给推得就像是风车一般?
我家小屁孩昨天买的那个,那可是一跑起来就转个没完没了。
那水车可是木头做的,可经不起那样快的水流。
你说是不是?”
“原来如此。
当年他们为自己修的水坝,如今也可以帮我们拉住水流了。
看来,我们的农田至少还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
“那也没什么用。
人家早就说了,只会为我们争取撤离的时间。
那水坝也撑不到咱们的粮食成熟。
总不能让人家硬顶着大水,最终导致与汉阳郡决堤吧。
那我们金城郡可太不地道了。
咱们凉州人,出来混靠的就是一个义字,岂能做这种昧着良心的事情!”
“说的有道理。
那咱们还是准备搬家吧。
听说武威郡那边盖了好多的城堡,结果还没人搬进去住呢。”
“我也听说了,不过那可都是军事城堡,说不定哪天就会迎来战事。”
“怕个鸟,咱们凉州人,哪个不是哪个过的不是刀头舔血的日子?
要打就打,送上门来的军工,不要岂不可惜?”
“哈哈哈,说得甚是!
哥哥真是个豪迈汉子!”
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超过了慢慢行进的贾诩等人。
赶羊的队伍很快又被几支商队超过,从商队护卫的目光之中,阎行看到了深深的鄙视。
尤其是庞德和郭嘉带领的商队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的时候,他的心里嘴是不好受!
不过,他们还不是这条大道上最慢的一支队伍,张绣从北地郡老家赶来的牛群,因为行走的太慢,已经挨了很多人的嘲讽。
不过,张绣的一杆长枪就背在身上,他只要伸出手向背后探去,对方立刻就闭上了嘴巴!
贾诩一路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并且装作不认识的上前和他套近乎,两人的对话内容,由生冷变得熟络没用几柱香的时间,他们似乎也不在意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就在摩肩接踵的大街上交换起了已经掌握的信息。
贾诩问道:“已经有多少人混进城里去了。”
张绣答:“不多,才三百来个。
由我的师兄张任带领。”
“那么加上我们这一批,应该可以达到一千人。
但这些兵力还不足以拿下金城郡。”
“但我们还有时间,像今天这样的大规模潜入,我看以后还是少做的好。”
“那是当然。”
贾诩应了一声,继而说道,“今天这个数量如果不被发现的话,那我们大可以放低潜入的人数,那样不但更安全,而且也更从容。”
“没错,听说主公的第四纵队正好行军到附近。
如果我们今天路出破绽的话。
主公会立刻进攻金城郡,掩护我们撤出危险地带。
不过主公只会在附近停留五天,从那以后,我们就只能靠自己了。”
“五天的时间足够了。
要不是主公一再要求此次计划需要万无一失,我会将所有潜伏人员都在这五天里安排进程。”
张绣听到这番话,心里一个机灵。
苏宁曾经用“毒士”
两个字评价贾诩,但目前来看,他更应该被称之为“狂士”
。
只是他张绣并不知道的事,东汉末年的第一大狂士祢衡,此刻还没有露出他的峥嵘面目。
事实上,贾诩的人生轨迹,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他早年间回想的时候,曾经半路上遭遇过盗匪的拦截,虽然略施小计就顺利逃脱,但从那以后形势变得万分小心,不到万不得已甚至都不会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但是,自从他开始在苏宁门下学习商贸以后,他的人生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原本已经无心仕途的他,只是想靠着商贸的本事在凉州老家养家糊口,但没想却意外的接触到了很多新奇的理论。
尤其是苏宁提倡的基建带动经济发展,产业链接游牧部落之后,凉州似乎换发了一股新的力量。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拢到苏宁的渭水公司,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团体当中的一员。
而且,情报的搜集工作,也随着商业触角延伸到各个方向,有了商业的掩护,很多情报的搜集变得事半功倍。
而此时的官僚士绅,虽然大多读过孙子兵法的用间篇,但纸上谈兵的毛病还在他们身上笼罩着,况且就算他们知道怎么用,也不一定有充足的经验进行防范。
在这方面,刀闲,如今在市井中多被称为刁闲的那一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听说,那人正在组织一个新的情报机构,而这支情报机构担负的使命,拥有着极高的军事等级。
原本,苏宁是准备将不良人这个机构交给刁闲来运营,但,夏山的异军突起,并接连给出了多个极具价值的情报,让苏宁改变了这一计划。
如今,刁闲负责的这个机构,叫做…… “第五纵队?”
贾诩喃喃念叨着这个名字,“这是准备组织一个上万人的大型情报部门啊。”
张绣听到他的话,不禁笑了起来。
“万把人可不好组织,这不需要我们前来援助他。
主公还派来了最信任的两名常随,还有足够接你班的郭嘉郭奉孝。”
如今的贾诩还不到四十岁,他实在不知道主公为什么如此着力的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难不成自己会英年早逝,不,贾诩对自己的状况还算有基本的了解。
他距离阎罗王的召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苏宁培养其他谋士的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将来面对的局面,需要更多个贾诩来支撑。
想到这里,贾诩不禁心生几分豪情,这在他以前的人生当中,却是几乎没有出现过的。
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接近了金城郡的城门。
城门口的兵丁,倒是很负责任的多盘问了几句,原因无他!
最近进出京城圈的各路商贩,比起平时的数量,多出了不少。
贾诩虽然知道其中的猫腻,但还是在回答完守城士兵的问题之后,遇上了几枚铜钱,悄悄的附在对方的耳朵旁边,问道:“不知最近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什么城门口的盘查严格了许多。”
那名守城士兵看在同学的份上,便也不再多做隐瞒,同样用极低的声音回答道:“自从曹长史挂印而去之后,城里的氛围便改变了许多,盖太守刚从北地郡那边调过来,目前还不了解这里的状况,只能严格盘查来往的客商,以防有人引发混乱。”
“原来如此。”
贾诩立刻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其实他知道的比对方还要多一些,盖勋现在主要防备的是城里世家大族的囤积居奇,尤其是以韩家为首的那些人,目前正在大范围的囤积粮草,他不知道寒假这样做究竟有没有其他的目的,所以只好严格防范,这样反而影响了苏宁的部署,不过,盖勋与苏宁之间,也不是特别严密的同盟,他们只是看在老鸟的面子上,互相给予对方几分尊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