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27章 手感不错(2/2)

农耕时代之所以盐会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就是食物几乎全部都转化为植物类,导致从食物中已经无法获取身体所需的足够盐分,这才不得不寻找额外的盐分补充。

这也符合动物界的生存习惯。

食草类动物进食量大,而且会舔食盐碱土壤或者石头补充盐分。

肉食性动物几乎没有这种习惯,哪怕几天不吃东西也不会缺盐,最多通过舔食皮毛来回收自身排除的盐分就能保持身体所需。

眼下人类的主要食物是植物动物几乎各半,冬春更是主要以肉食为主,因此暂时还不存在缺盐的境地。

或者说即便是缺盐,也无能为力。

眼下人类寿命短的原因,或许缺盐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根本无法解决。

按照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直到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农耕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之后才发明了制盐的方法。

中国传说上古有十位大巫,其中有一位叫做巫咸,据说是他发明了从土壤中提取盐。

后世西方人一直认为中国人烹饪用盐太多,食物偏咸,那是因为西方人肉奶禽蛋食用量大,食物中已经含有大量盐分,不需要额外补充太多盐分,但中国人肉奶禽蛋食用量少而五谷蔬菜是主食,因此不得不加大摄入量。

这就是动物性主食和植物型主食两种不同群体对于盐的不同需求。

徐晨必须未雨绸缪,因为随着他推广农田种植活动成功,巴族将来的食物也会逐步偏向于更多的植物为主食,就必须通过其他手段额外补充盐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