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进退两难(1/2)
看着女子期待的眼神和老道士等人杀人一般的眼光,钱五两嘿嘿干笑几声说: “也罢,反正下雪没处可去,我就说说吧,其实很简单,按照赵颀的说法就是,这些看起来价值连城的水晶宝贝并不值钱,但上次骗吕家四十万贯,这次骗忽必烈十万两黄金,这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而赵颀之所以明确要求这么多黄金,目的就是给忽必烈挖坑……”
“你们都知道,忽必烈只不过是蒙古亲王而已,而且还一直受到蒙哥汗猜忌和其他一些蒙古贵族的排挤,十万两黄金他肯定没有,短时间也弄不到,赵颀让我们把骗局设这么大的目的,就是挑起忽必烈和中原世侯之间的矛盾……”
“不对呀,这些黄金如何会和北方这些世侯扯上关系?”
钱五两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胖子打断。
钱五两没有回答,而老道士捻着胡须沉吟半晌眼神突然一亮说:“我知道了,赵颀的目的是让忽必烈去向这些世侯要黄金?”
钱五两满脸笑意的点头:“瞎子你眼睛瞎心的确不瞎,不错,赵颀就这个意思,忽必烈手上必然没有十万两黄金,但这几样宝贝却如此灵验,他不得不慎重考虑不付钱的后果,为了不至于将来灾难临头,他必定会去向北方这些世侯借钱,他如今虽然没有兵权,但名义上还是漠南总督,金国这些世侯都还是归他管,因此找这些世侯筹十万两黄金就是必然,十万两黄金啊,这还不是用钝刀子从这些世侯身上割肉,不给不行,给了又心有不甘,让忽必烈写下借条将来还钱也不可能,也就是说北方这些世侯这次因为这场骗局,要受到连累拿出来十万两黄金替忽必烈买单……”
“五两哥,买单是甚子意思?”
年轻道士惊奇的问。
“这是赵颀的话,买单就好比我们在餐馆就餐后付钱一般,一桌子人吃饭喝酒,终归只能有一个人请客,这个请客之人付钱,就叫买单!”
钱五两笑着解释。
“好古怪的说法,从未听过!”
女子脸色古怪的点头。
“呵呵,你们是没经常和赵颀待在一起,不然每天都有问不完的新鲜词语,只有和他混的久了才能听懂他的许多话,虽然莫名其妙,但却很好玩,有些话说起来也特别顺口舒心!”
“比如你经常说的我靠?”
老道士撇嘴。
“然也,你们难道没有觉得说一句我靠很舒爽吗?”
钱五两得意的点头。
“嘁,有啥好的,不学无术的土包子才说这么粗鄙的话,难道说一句爽快不行咩?”
老道士不屑的翻白眼儿。
“我靠,你才是土包子,你们道士都是土包子!”
钱五两不甘示弱的翻白眼儿。
“你们和尚才全都是土包子!”
老道士气的继续翻白眼儿。
“你们道士都是傻逼!”
“你们和尚都是瓜皮!”
…… “好啦好啦,你们两个总是每天要吵几句才开心,既然大家都在一起,以后都不要当道士和尚了!”
女子说话之时还深情款款的看着钱五两。
“那怎么行?”
老道士和钱五两互相对翻一个白眼儿之后停下了争吵,破庙里面此前略带紧张和沉闷的气氛也因此变得轻松活泼了许多。
“你们两个别吵了,五两还是多说一些关于赵颀的事,我感觉多听一些受益良多!”
胖子也跟着开口打圆场。
“就是,五两哥继续说赵颀如何给忽必烈挖坑的!”
年轻道士也催促。
“还有啥好说的,就是瞎子说的,我们要十万两黄金,忽必烈没有,必然会想办法去筹措,蒙古贵族肯定不会借给他,他只能向这些世侯去借和要,而这些世侯也不得不给,十万两黄金可不是十万贯大宋的会子,那都是这些世侯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棺材本,都是真金实银,一点儿都作不得假,而且也不敢作假,只能乖乖拿出来,而这一拿出来,必然心生怨愤,而中原和北方无论世侯还是百姓,无论金人还是汉人,都对蒙古人不满,以前不满的普通百姓居多,而这次忽必烈动了这些世侯的家财,必然会挑起世侯的不满,据我所知,许多世侯其实一直蠢蠢欲动,私底下筹备粮草军械,暗中招兵买马的不少,只不过因为蒙古势大,都不敢明目张胆的起兵造反而已,但若是蒙古人的压迫更甚一些,不敢保证他们不动手,今日借十万两黄金,明年说不定会借一百万两黄金,只要这个头一开,任何人都会感觉到心惊肉跳……”
“不错不错,赵颀这一招挑拨离间之法堪称绝妙,这些北方世侯都是墙头草,以前金国势弱之后,全都纷纷投降蒙古人,保住了自己的家产地位,如今家产不保,这些人一定不会太过甘心,若是再有人从中挑拨一下,说不定他们便反了!”
胖子双眼放光的抚掌赞叹。
“好毒辣的连环计策,老道真的不相信这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随便想出来的!”
老道士脸色古怪的看着火堆喃喃自语。
“这些也不算什么,你们要是知道了赵颀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只怕会惊讶的睡不着觉,蒙古人和北方世侯的关系世人皆知,这次我跟着一起来,并非是看上了他要给我的一成利是,而是另有一个买卖……”
钱五两摇头说。
“我靠,钱五两,你到底还有多少事瞒着我们?”
胖子怪叫一声跳起来指着钱五两的鼻子嚷嚷。
“就是,钱五两,你不能这样,我们一起闯荡江湖十多年,彼此肝胆相照才能活下来,你自从投靠赵颀当了狗腿子之后,怎么变成这般模样了,不光忽悠我们来骗忽必烈,而且还隐瞒我们这么多事?”
老道士也不满的哼哼。
“嘁,这和骗忽必烈都没半毛……半文钱的关系,赵颀只是说成功之后让我去办一件事,和你们也没半文钱关系,干嘛都要告诉你们?”
钱五两没好气的撇嘴。
“反正我们不管,你得把赵颀的所有安排全部一五一十的说出来,不能有半点儿隐瞒,否则这次的买卖我们便不做了!”
年轻道士抓住钱五两的胳膊。
“就是,忽悠我们提着脑袋来骗一个蒙古亲王,他在庆元府优哉游哉的吃肉喝酒发财泡妞,无论这件事成不成功他都没啥损失,成功了他独得五万两黄金,不成功也就几个不值钱的水晶玻璃,我发现他才是真正的大骗子!”
胖子气愤的挥拳头。
老道士也脸皮有些发黑的抽抽几下说:“钱五两,你还是好好说说赵颀的安排吧,无论和我们有没有关系,但终归都要这次骗局成功之后才行,对吧?”
钱五两沉默片刻点点头:“不错,一切都是建立在这次骗到十万两黄金之后的计划,他是这样说的……”
接下来,钱五两将赵颀的安排完整仔细的讲了一遍。
这些话赵颀也没提醒钱五两不能告诉同伴,而且鉴于他对钱五两的信任和对老道士最后还把价值四万两白银的几箱金银全都送给他,赵颀对钱五两找来的这群人是相当的有信心。
在赵颀看来,钱五两和老道士这群人虽然是江湖人士,但不光讲义气,更加有诚信和担当,而且还不贪财,这些都是混官场和商场的人没有的优良品质,值得他去结交和笼络。
因此他让钱五两去北方寻找基地和收罗十多岁的少年孤儿进行训练,以此为将来发展自己的实力奠定基础,而这些事若是想要成功,至少骗忽必烈就先要成功,万事有钱才好办,不然眼下他只有一个小龙湾项目根本就支撑不起养活一支几百上千人的火枪部队的消耗,其他的比如德帮货运和茶叶玻璃等商业买卖,都还只不过是雏形而已,真正赚钱至少是两三年之后的事了。
但若是真的从忽必烈手上骗到一大笔钱,借敌人的钱发展自己的势力,这才是真正一本万利的无本买卖。
而赵颀相信,钱五两和老道士等人既然关系莫逆,这些计划迟早都会被他们知晓。
更何况,赵颀也想通过钱五两拉这些人下水,成为自己的帮手。
万事开头难,无论这些人有没有隐患,但总得先去慢慢做才有机会,时间不等人,大宋的寿命不过十来年,他等不起,发展自己的势力自然越快越好,至于被泄露出去之后的危险……自然由钱五两等人承担,毕竟赵颀躲在大宋最安全最富庶的庆元府,蒙古人即便是知道了幕后主使是他,也绝对拿他没有丝毫办法,至于露馅儿的钱五两等人,自然也只能各安天命,自己不把稳,泄露计划和安排,那也怪不得别人。
因此这件事钱五两说或者不说,都在钱五两自己。
说了,自然后果钱五两要自己承担。
不说,那钱五两就得一个人默默支撑整个计划。
但很显然,钱五两已经考虑好要拉昔日一群江湖好友下水了。
呼呼的寒风中,天地笼罩在漫天翻滚的鹅毛大雪之中。
整个燕京城内城外已经白雪茫茫,地上积起了半尺厚的积雪。
而天色也越来越暗,天地慢慢陷入了无边的寂寞和黑暗之中,只有怒吼的寒风从破庙四周的呼呼灌入进来,吹的火堆忽明忽暗。
一群人坐在火堆旁边,听着钱五两说着赵颀庞大的计划和奇怪的安排,偶尔插嘴问几句,连解释带讲述,说完之后天色已经完全黑暗下来,狂风也慢慢有了停歇的架势,但雪却下的更大了,纷纷扬扬如同鹅毛,天地陷入慢慢陷入了无边的寂静安宁之中,偶尔只能听到野狼的嚎叫和积雪压断树枝和房檐的声音,噗噗啦啦在深夜听的异常清晰。
“好了,这便是赵颀的所有计划,你们想听的都听完了,我真的再也没有丝毫的隐瞒,不过规矩照旧,听完了左耳进右耳出,以后若是谁透露出去坏了大事,莫怪我钱五两不讲情面!”
钱五两滔滔不绝终于说完,拿起葫芦抿了一口酒眼神扫视四位朝夕相处的同伴。
“放心,这件事八字还没一撇,我们绝对不会说出去,不过这样说来赵颀把这笔钱都交给你掌管了?”
胖子耸耸肩看着钱五两。
“算是这样吧!”
钱五两点头。
“我越来越佩服这个赵颀了,虽然看不懂他为什么要招募十多岁的少年训练,但他说的的确也有道理,这些小孩子一旦训练好之后十分听话,的确要比那些江湖好汉好管理,但这么多钱怎么藏起来还是个大麻烦,全部放在重阳观也不是长久之计,不然到时候会连累我那些师兄弟!”
老道士有些牙疼的揪着胡须说。
“嘁,这些黄金才真的是八字没一撇,鬼知道忽必烈最后会不会付钱,还有就是赵颀如果推算的不准,蒙哥没有将东路大军的军权交给忽必烈,而明年蒙哥又没死,这次我们就算白跑了一趟!”
青年道士撇嘴。
“哈哈,当骗子还讲求这么多,十骗一成便是成功,这次在庆元府我们已经连续成功两次,以前哪个会想到有一天我们会做这么大的买卖,本以为吕家四十万贯就是我们的辉煌,哪曾想还有一天能够骗到十万两黄金,若是真的成功,我们几个必然也将青史留名,也罢,赵颀的安排以后再慢慢讨论,今天好好安排一下三天后的事!”
钱五两畅快大笑。
“不错,还是好好商量一下灵泉寺的安排,这是忽悠忽必烈的最关键一步,只要忽必烈拿走两样水晶宝物,此事就成功了大半,最后成不成功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老道士点头,一群人则围着火堆开始仔细商量起来下一步的安排和细节。
而在燕京成的大帐之中,已经夜深的忽必烈一样也还没入睡。
幕僚姚枢和另外几个心腹,此时都聚在一起商讨细节。
自从他来到燕京城月余时间,每天都过的郁郁寡欢,看着不断送来的前方战报和军情长吁短叹,这场蒙古国扩张的最后之战,似乎将和他在没有任何关系。
西方战场如火如荼,几位亲王已经打到几万里之外去了,而东方战场,大理高丽皆都臣服,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大宋,然后就是孤悬海外的东瀛日本,这一场灭宋之战如果他掺和不上,基本上大蒙古国帝国的军事扩张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旁观的看客。
没有军功,何谈将来登临汗位统御百族。
然而就在他无限失落和懊恼的时候,今日突然乘风冒雪而来的两个道士一下帮他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用一件天地罕见的水晶宝贝点亮了他心头最火热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