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97章 留里克在吕迪(1/2)

那些长途旅行用雪橇再不是单纯的两根硬橡木与冰雪的硬接触结构,一批碳钢铁皮为铁匠锻打出来并预留小孔,铆钉钉死在橡木橇底。

如此一来罗斯的雪橇可以做得很大且坚固耐磨,乃至增加一些堪称奇特的设备。

如果只是在大雪撬上安装一个皮革麻布造的帐篷,未免太过于邋遢。

普通人用的大雪撬可以这样做,贵为王公的留里克再这样就太说不过去了。

王公需要有适合自己高贵身份的雪橇,遂要在雪橇上直接盖了一间木屋。

它当然并不巨大,只是适合多人挤进去罢了。

其木壁又设小窗口,并镶嵌玻璃窗,这是因为技术原因,大型平面玻璃自然造不出来,所谓窗用玻璃就是吹塑玻璃管又于中间剪开强行摊开所造,它并不大,作为透光倒也足够。

由于时间相对充裕,罗斯军队的集结需要一点时间,在这时间空档期,负责军粮制作的亚丝拉琪的磨坊自然全力工作。

同样的,新罗斯堡的木匠、铁匠都得了活计。

他们承担起雪橇改造的工作,其任务就是大雪撬上盖房子,底部雪橇板钉铁皮。

这样的量产的载人雪橇还要在外部挂上鹿皮加强保暖,预留的窗口照样镶嵌窗户,这样的窗户可以连木框也突击拆掉。

无他,倘若遇到极端情况,雪橇里的士兵操持起十字弓,透过观察窗直接射击。

打仗就是打钱,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道理留里克真真切切的得以感受。

罗斯军队的特异于欧洲其他国家、部族的战斗方法是建立在大量远程武器上的,现在公国又不是过去的孱弱,曾经凑数用的骨头、燧石、玻璃箭簇没有必要再量产,公国直接量产碳钢箭簇,再以松胶粘合木杆,这样的优质箭矢如今的成本已经低到可以挥霍。

箭用木杆则多以桦木、松木制造,木材的树皮剥下做了纸张,剩下的部分造箭杆足矣。

箭羽则是最容易得到的,此物唾手可得的现实可是令客居的佩切涅格人倍感意外又觉情理之中。

因为新罗斯堡和诺夫哥罗德的民众鼓励养鸡,民众养鸡主要是吃鸡蛋,为了防止家鸡飞走,鸡仔长大后立刻就被薅了全部飞羽,甚至于翅膀被薅得就剩绒毛。

大飞羽都卖给了王公,至于小羽看似无用,当留里克指导下诞生了鸡毛掸子这种小玩意,小羽也有了用处。

不必拘泥于雁翎,鸡鸭鹅的羽毛都是好剑羽,尤为站在公国现在的立场,这些箭矢被留里克默认为一次使用的武器。

一个名为“ammo”

的非主流词汇被留里克“发明”

,用来指代这种箭矢。

猎人们觉得王公对箭矢的态度过于奇怪,这倒是引起一个好处,便是罗斯军出征之际总会准备大量箭矢,能肆无忌惮地射爆敌人。

罗斯军的战前准备搞得热热闹闹,这令吕迪女首领持续性诧异。

她又看到自己带来的部族女孩们每天被迫工作,她们给罗斯人熬制松胶、劈柴、搬运物资、洗衣服等等五花八门杂事。

工作整体是艰辛的,倒也不比在故乡的工作清闲到哪里去。

被选中的部族少女的确是少女,但在那种极端贫困的生活状态下,孩子长到五岁就要从事劳动,她们其实已经会做很多工作。

关键在于她们劳动得到了什么,女首领注意到的她们天天都在吃麦饼喝麦粥,还能天天吃鱼肉。

干瘦的女孩明显有了身材上的变化,眼神与面貌可谓精神矍铄。

如若只是几天的款待,女首领会觉得此乃王公是义举,显然根本不是这样,或者说罗斯人的生活都是这样的,王公并没有款待她们。

仆从的团体务必派遣人手从军,最次出上几个兵凑数也是有必要的。

吕迪女首领也得了命令,所谓大军抵达吕迪村庄后,女首领当动员一百名男人加入罗斯军队,届时吕迪男子将被公国进行武装。

留里克不可能提供给那些“森林野人”

高科技,不过是赏赐简单的铁矛、生铁铸造量产的劣质斧头、以及淘汰的骨头、玻璃箭簇的箭矢,这一切物资数量也极为有限。

在罗斯看来这些武备都是垃圾,吕迪人得之则能立刻提高生产生活效率。

“他们必德我?

不必。

至少不能给我丢脸,至少有仆从军的样子而非乞丐。”

留里克就是这样的心态。

一百辆雪橇改造了三分之一,其余被安排为载人用的,至少立上木柱子,再钉上鹿皮麻布保暖。

如此战马也不不必全程乘骑,它们被卸下马鞍,身上披上羊毛毡子,缰绳与雪橇连接,与整个雪橇队同行。

至于拉雪橇的牲畜才显豪华,温顺又未孕育的轻壮雌鹿被选中,八鹿拉一辆。

单个的雌鹿力量可能只有半马力,然八鹿就是强劲动力源。

一支精干又不失规模的冬季远征军在新罗斯堡丰收广场集结,全城的百姓都来观看盛况。

看呐!

北风呼啸下尽是旌旗猎猎,每辆雪橇顶部都挂着旗帜,罗斯的白底蓝纹旗飘扬。

战士们衣服统一,白袍配蓝纹,唯有自备的御寒帽子形状五花八门。

他们亦有统一双肩背包,硬麻背带就是口袋的束口绳索,此简单硬实的结构早被猎人广泛采用,另有毛毡卷曲后盘在背包上。

留里克在以装备第一次世界大战士兵的态度装备自己的部下,不必拘泥于必须有火枪,部下大量装备轻便的木臂十字弓,另有钢剑圆盾,如此装备的北欧战士已经足够应对当前的战争状态。

而后勤的强大实力也决定了这支远征军的强续航力。

当然,事情尽量要做得有备无患。

一支特别的雪橇队不参与任何的战争,他们的任务有且只有一个,向拉多加湖北岸的熊集镇堡垒据点运输粮食和新箭矢。

拉多加湖非常大,便决定了找到吕迪人村庄需要向导。

军队自然能直接跨越冰湖,但到了东岸就不知南下还是北上。

留里克决议以最保险的方法,逆时针地率军行动,顺手也是巡视维普斯人的村庄,莅临考察熊祭镇。

他在烈烈风中做了一番演讲,自然必要的战前动员讲话并非那么必要,他还是说了一通。

正巧军队是在丰收广场集结,安置在大神庙的黄金神像都被搬了出来,任由阳光照得塑像烁烁发光。

大祭司和下级祭司们得了临时工作,一鹿作为牺牲,鹿血祭神,留里克亲理祭仪,鹿肝剖出献给大祭司,之后大祭司宣布大吉。

留里克擦干净短剑上的鹿血,喘着粗气尽是白雾。

“战士们,我们出发!”

遂在鼓声、号角声中军队开始行动,诺伦的乐队立刻奏响《告别斯拉夫女人》的旋律所谓非常应景,只因乐队里缺乏喇叭嘞乐器,这曲子显得极有北欧风情。

在民众的欢送与热忱期待中,装备豪华气势恢宏的远征军排成一字长蛇阵在涅瓦大街向东前进。

城市的东大门打开,王公携带王后斯维特兰娜御驾亲征。

至于别的妻妾就不必了,毕竟兰娜才是真正的王后,仅她一个足矣。

虽然兵力过了五百,行进的大军累计达到一千头驯鹿,另有一百余匹战马随行。

按照留里克的设想,这支军队抵达维普斯人村庄要再扩一些雪橇,并带上一小撮维普斯弓手。

军队抵达熊祭镇后,怕是会有多达一百名男女猎人自带干粮、武器、雪橇和驯鹿,加入这场掠夺兼顾探索的盛宴。

军队自然不是人数越多越好,除非后加入的家伙们愿意听指挥又自备物资。

一切尽在留里克的掌控,当雪橇队进入拉多加湖又沿着湖岸线行进到熊祭镇,大量猎人获悉远征的消息,纷纷打消自己的狩猎计划,果断加入其中。

有超过一百名猎人执意要求加入军队,他们的身份普遍是苏欧米人。

这一情况不是更好解决吗?

因为耶夫洛本人就在军中,他在深秋抵达诺夫哥罗德“朝觐”

之后就一直住着,原计划就是春季回芬兰湖区。

耶夫洛轻易组织出一支百人队,他们主要持短木弓和少量木臂十字弓,接受他的指挥,同时这群家伙也把装备带齐绝对不掉队。

留里克在熊祭镇设置了一个补给点,卸下粮食令人把手。

如此军队东征若觉得食物不足即可立刻返回,按照留里克的战术储备,军粮可吃一个月,那么军队的东征最少也能东进十五天。

而最好的期望则是歼灭了卡累利阿残部后,大吃特吃他们的物资,军队的补给又得以缓解。

卡甘一直觉得留里克王公拼命算计这个很奇妙,似乎这是充满智慧的,他在默默观察,也在计划基于这次东征学学罗斯战法,若是好使就学下来以带到故乡草原。

兵力膨胀到几近七百人,这已经是北方的强大军队。

之前罗斯信使果然的真的,倘若罗斯人发飙,这只军队歼灭吕迪确如捏死一只松鼠般简单。

女首领至少非常庆幸吕迪已经成为罗斯的仆从,但她忽略了一件事——村庄的民众可不知这一切。

一支庞大的集团来自北方,首次吃了大败仗的吕迪民众痛苦于自己被二十个罗斯人击败,他们深深记得那些可恶的白布蓝纹,看到它就想到失败。

现在,罗斯大军又来了。

普通吕迪人首先想到的还是逃跑,被推选出的临时首领老头子一个,他号召民众赶紧向东边跑。

当是时,一辆小雪橇一路狂奔而去,女首领及时赶回去。

众人见她平安大吃一惊,听其描述虽是有怀疑,不少人还是停滞下来。

“一个林木下的村子。

进去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