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磨面记(2/3)
留里克不以为意,看着自己碗里热腾腾的浇卤子捞面,时空的错位感油然而生。
一家人聚在一起,罗斯的顶级贵族们就在宫殿的第二层,享受一千年后东方人极为平常到无聊的捞面。
可对于他们,这才是胜过一切都珍馐啊!
面粉被篩了一下,欧洲高筋小麦制作的精致面条更加弹牙。
至于卤子,就是洋葱头、海豹肉、胡萝卜块、盐巴和去年采摘的百里香熬制的浓酱。
她们就像是东方人那样吃面条,一旦觉得口感极佳,她们就都成了小狼。
奥托看得出奇,他还是不会用筷子,好在儿子还给自己准备了纯银的叉子,靠着叉子吃这种“麦绳”
真是妙极了。
面条带着浓酱大量沾染胡须,奥托张开缺了不少牙齿的大口,惊喜于面条的弹牙劲道以及咀嚼后的软糯。
不知是多少种感觉作用头脑,完全化作了进食的渴望。
幸福感洋溢在奥托满是皱纹的脸上!
留里克知道老爹饭量大,这辈子好爽惯了,吃面条必然凶猛。
谁又能想到,奥托没一会儿就吃完了一碗捞面。
“你如此饥饿?”
尼雅笑着斥责,奥托随机回以一个饱嗝,惹得大家嘿嘿大笑。
甚至,连维利卡这个小婴儿也啊啊笑了起来。
“比煮麦子好吃一百倍!”
奥托端着银碗,又到木桶处再给自己来一碗,浇上卤子美美继续吃。
留里克看着出奇,老爹这模样甚至让他疑惑。
奥托,你怎么这么熟练啊。
“以后我要天天吃这个。”
奥托终于塞了一肚子高浓度的碳水化合物,这辈子也是第一次有这种特别的舒爽感,血糖飙升的感觉,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怕是一辈子都无法体会。
奥托一副老顽童的姿态,嚷嚷着要把美餐与老伙计分享,更要顿顿都吃这个。
“这就够了?”
留里克故意反问。
“你还有别的花样?”
“当然。
我们要大量制作烤面包考面饼了。”
烤面包的精髓就在于发酵,虽说优质的酵母不好弄到,小苏打倒是可以轻易获取。
一开始是两座青铜磨,不久就是四座。
它们看似数量有限,战斗力不容小觑。
大量粗制面粉被连夜制造,留里克命令那些不列颠来的仆人彻夜劳作,即便拉磨的驯鹿休息了,就让她们动手。
留里克给她们制定了一个苛刻的任务量,他觉得自己的措施并无不妥。
因为,罗斯必须为一次艰巨的冬季远征储备足够的优质干粮!
烤制面包的手艺最早被发明于公元前一万年的美索不达米亚,那时候烤制是不过是一团硬邦邦的面团,待当该技术普及到埃及,埃及的发酵技术离开让面包得以口味的质变。
它被穿到罗马,连带着全套的磨面、和面、发酵和烤制的技术传给各地蛮族,乃至传到了波罗的海沿岸与东北欧密林里的民众。
嫁入罗斯堡的伊尔门湖畔斯拉夫女人普遍懂得如何用石磨棒推碾麦粒做面粉。
固然诺夫哥罗德当地太冷更适合种燕麦,从南方斯摩棱斯克一旦进口了小麦,她们毫不犹豫便制作面包。
她们都概念里燕麦是无法做成面包的。
倘若研磨的是燕麦粉,它松散的淀粉结构的确难以黏合为面团。
燕麦嘛,留里克实在知道它在东方的另一个名字,即莜面。
燕麦固然有这方面的劣势,倘若与小麦混合,难以成行的问题就解决了。
燕麦比小麦更容易储存一些也更难以腐坏,两种谷物被混在一起,就被四座青铜磨彻夜磨成混合粉。
一座青铜磨,转动一周的研磨效率就胜过一个妇女操持石磨棒与石板上碾压一百次。
哪怕是后半夜成了女人推动木杆令磨盘转动,那效率也是没的说。
四座青铜磨齐上阵,把一百磅麦子碾成粗制面粉费不得多少时间,留里克可喜于自己很快得到了大量面粉。
那是给普通人吃的食物,胚芽和麸层便犯不着以麻线纱网筛掉。
当麦子内部的淀粉能充分的黏合,就算混了大量麸皮除了让面包整体口感粗糙一些外就没有别的问题。
普通人也没有挑食的资格,男人女人靠着劳作赚取财富再醒公爵手里买到粮食,这在以往的日子根本不可能。
麦子依旧是非常珍贵的,他们自己做面包做面饼,哪怕是面包渣也要收拾起来吃掉。
甚至于,将有些腐坏的面包如用腌酸菜一般深加工。
这不,当罗斯堡斯拉夫媳妇们真的开始制作面包之际,其中不乏脑子灵光的女人刻意在自己的罗斯人丈夫面前表演一个特种酿酒的绝技。
那是酿酒吗?
不!
一些烤熟的面饼和未发酵粗制面包又被碾成碎屑,如用酿造维京传统麦酒似的,她们开始酿造一种独特的斯拉夫酒精饮料——格瓦斯。
而此时,留里克也是最近才知晓。
因为最初的罗斯堡产的格瓦斯,已经被一些斯拉夫媳妇拿上了她们自己家的餐桌。
它的口感不似苦涩后微甜的麦酒,而是闻着酸细品起来完全是淡甜,这个缺乏饮料的生活立即带来新的乐趣。
这些都是来自不列颠的大量小麦进入罗斯堡后带来的巨大转变。
但最大的变革正是罗斯公爵居然开始大肆烤面包了!
陶土匠人收了公爵的一比钱款和粗面粉的实物奖励。
面粉不仅仅是报酬,还是给予他们的试验品。
把面团自然发酵,此乃古老埃及就懂的技能,其实大部分罗斯人知道此事物,只是苦于以往的小麦是绝对的珍馐难以烤面包罢了。
但阿里克的第二位妻子亚丝拉琪,她正是烤面包的高手!
一个男孩顺利出生,他叫做古斯塔夫,是亚丝拉琪的儿子,亦是阿里克的次子,如今已经学会了走路。
可亚丝拉琪根本不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妇女,她的烤面包技能立即展现。
陶土匠人制作了一批大面包,口感和样貌都有些奇怪。
而亚丝拉琪根本在留里克意想不到下的情况下,带着自家的仆人,以及丈夫阿里克的陪同下,以粗布包裹一个大球,于傍晚带着这一宝贝疙瘩觐见公爵。
磨坊仍在吱吱悠悠地发出响声,戴着头巾的不列颠仆人随意坐着吃面饼谈笑,见得突然来人便纷纷回避。
“走吧,看看我弟弟在吃什么。
啊,这里真香啊,我都饿了。”
亚丝拉琪如今也不过二十岁,作为一个北欧女人她正值自己最美丽的年华。
她怀里抱着的东西一样香味扑鼻,而仆人手里拎着的陶翁,里面褐色的浆状液体则是佩拉维娜做的斯拉夫珍馐。
佩拉维娜只是碍于自己过于普通和孕育第二个孩子是事实,她更乐于继续照顾家里的孩子。
阿里克来的很突然,但他看到老弟、伯父和那些女人餐桌的大餐一样突然。
“全都是麦绳(面条)?”
奥托刚喝了一点烈酒,一张老脸泛着红随性地白了大侄子一眼,嘟囔道:“你要来就早说,咱们一起吃饭。
哦!
你是带了礼物来了吗?”
“是的,大人。”
亚丝拉琪带着笑意,亲自揭开了麻布,两出一块巨大的褐色白色渐变的大面包。
留里克大吃一惊,他一眼看出这面包可比做烤箱的陶土匠人的水平高一万倍!
“姐姐,你快坐下。”
留里克拍打桌子兴奋道。
亚丝拉琪点点头,又展出陶瓮,接着拔掉木塞,顿时一股奇异的酸香味弥散开。
不,这里面还有甜味。
留里克猛然站起身,他DNA动了:“kwas!”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