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蒙恬在大周(1/2)
“两位还请随我们回皇城一趟吧,对于你们的处理,我会上禀吾皇。”
声音尚在半空飘荡。
人已经如清风般远走了。
蒙恬、赵佗面面相觑,深感这大周国其中的‘水’,简直比大海中最深的海沟还要深!
想到蒙家军跟赵佗等军队就此败北!
蒙恬心中的失落感简直难以言表。
“陛下,臣没用啊!”
“臣对不起秦国,对不起陛下,对不起数十万以性命相托的秦国战士啊!”
…… 蒙恬表情痛苦,朝着南面深深的跪伏了下去。
“不用这样。”
樊哙走来,看着蒙恬,大感‘沧海桑田’,不外如是。
之前秦国高高在上的第一猛将蒙恬,如今还不是败在了短短几年便迅猛崛起的大周国的手中!
这样高不可攀的无上人物!
对于原来的自己来说,是那么的遥远!
但如今他却跟自己近在咫尺,更是成了周国‘手下败将’ 想想都觉得挺梦幻的!
不过想到吾皇…… 樊哙身子一哆嗦,道,“你只是面对龙元帅就这样,若是面对吾皇,你肯定会震惊的感言都发不出来!”
“你何出此言?!”
蒙恬身子微微一僵,收拾了下心情,长身而起,双目炯炯的看着樊哙,“难不成你们的皇帝真的是龙神?!”
龙神一事,连远在南方的赵佗都听说过,他蒙恬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
只是这事实在太过匪夷所思,没有亲眼所见,别人说得再多,蒙恬都是保持着三分怀疑!
但时至而今…… “龙神说不上……”
‘呼。
’ 蒙恬微微松了口气,但樊哙的下一句话,差点没把他的这口气给堵回去,“但吾皇是货真价实的御龙者!
是弹指间可山崩地裂的仙人!”
“什么?!”
赵佗整个人都在颤抖,“这,这事,竟然都是真的?!”
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亲耳听到了,他整个人还是凌乱了!
感觉灵魂都似乎坠落到了冰窟!
跟御龙者做对?!
如果说早前他对御龙者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
但如今见到大周国的擎天柱龙元帅出手!
他终于知道他们跟龙元帅的差别了,完全不是在一个量级上!
就似……仙凡之别!
而龙元帅口中,比之她要恐怖、可怕很多的大周皇帝!
那又该是何等的盖世?
可怖?
想到那一个个的传说…… 赵佗身子情不自禁的一个哆嗦,在这一瞬间,就似待在了冰天雪地里,一股寒意不受控制的从脚底板直窜到了天灵盖!
“要不然你以为龙元帅在骗你?”
樊哙咧嘴笑道,“行了,都收拾一下跟我们去皇城吧。
你们都是大将军,我就不绑你们了。
你们也自觉点。”
他顿了顿,又道,“吾皇崇高无上,心善仁慈,是绝对不会杀两位的,甚至于有很大的可能会放了两位,所以,请吧。”
连偷吃吾皇狗肉的刘邦都没杀。
连抵抗力度极大的一些军队首领都没杀。
你们两位跟吾皇没有多大瓜葛,怎么会杀?
吾皇还是太心软了啊…… 樊哙这般想着,招呼了手下一声,呼喝声中远去了。
蒙恬、赵佗、王离等将军面面相觑,在兵士的催促声中,一个个上了马,表情麻木的朝着周国皇城方位而去。
而在这一路上,他们听到了更多有关大周皇帝的传言。
一个个面色大变的同时,内心思绪飘飞。
“如果御龙者是真的……”
“如果御龙者真的可以弹指间山崩地裂……”
“那陛下……”
想到这,他们不敢想下去了,因为这事,实在是太过可怕了,他们要去皇城瞧瞧!
这大周皇帝到底是不是如传说中的那般可怕、可敬、可畏!
…… …… 五十万军队败北!
足足三十多万军队被当场收编,押赴着北上皇城而来!
满朝文武百官听了,击掌相庆的同时,一脸遗憾地道。
“如此喜事,吾皇不在,不能跟他共享此欢喜!
实在是可惜!”
“谁说不是呢?
也不知道吾皇去哪了?”
…… 百官们想着自己的皇上,百姓们则高呼着‘吾皇万岁’‘大周万岁’ 又胜了!
大周帝国出征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每次都是雄赳赳而去,气昂昂而回!
从无例外!
而这一次,听说吾皇还启用了一大批的新将领,这些新将领竟也极为厉害,能跟蒙家军打得难解难分!
吾皇眼光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毒辣!
满城百姓唱着吾皇的赞歌!
唱着大周军队的无双‘颂歌’ 就是在这样的赞颂中,蒙恬、赵佗踏入了这个他们很早之前就想来看看的城市了。
入目所见,都是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百姓,街边上更是看到不少百姓拿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食物,朝着将士们走去,说要犒劳他们,说什么打仗辛苦了。
“天哪!”
蒙恬、王离、章邯等将军看到这一幕幕,凌乱在风中。
百姓还能跟将士这样共处?!
有没有搞错?!
对了,那叫番薯、土豆、玉米的又是什么鬼?!
能吃?
产量高!?
…… 蒙恬一路慢行,越走越是震撼,越听三观颠覆的越是厉害,对于大周国的强大,这才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
有土豆等几种农作物在,大周国的人口势必呈爆炸性的增长!
若是秦国也能有…… 可恨啊!
这样的好事,为什么探子从来没有跟我汇报过?
他却是不知这番薯、土豆也就是这两年才搞起来的。
在今年才有了效果!
百姓们有了余粮,又因为周易平常就经常叮嘱满朝文武百官一定要‘与民为善’!
所以百姓们对于将士会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当然…… 他们的少年大帝,在他们的心中地位更是无与伦比的!
无数人都在琢磨着要替少年大帝择选‘皇后’!
可以说,在少年大帝的终生大事上,文武百官跟百姓们比少年大帝还要上紧、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