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解决问题(2/2)
但是如果朱祁镇增加一个侍郎管一摊子事情。
却很容易。
其实这已经有先例了,比如京仓侍郎,他的任务虽然与户部有关系,但是很多时候有自己的衙门。
今后可以将京仓侍郎看成粮食局,是一个单独的衙门了,唯一不同的是主官不过是挂了一个副部级而已。
比如而今管理大明大学中学教育的人,也是礼部一个侍郎而已。
估计将来事情越来越多,每一个尚书下面都有好几个单独建衙的侍郎。
中央体制就不变而变了。
朱祁镇说道:“还有火耗一事,刘卿以为该怎么办?”
并不是朱祁镇逮着刘定之不放,而是刘定之的专长就是在财政之上,可以说是得了周忱的真传了。
这种关于钱粮之上的事情,除却刘定之很难有人给出一个具体办法。
刘定之说道:“陛下,周文庄公在位的时候,已经铸造银币,而今十几年之间,铸造了四千余万枚。
一半在官一半在民。”
“以臣之见,当从今日大力铸钱,并规定市面之上,不许通行银两,只能通行银币。
用银币纳税,也就不用缴纳火耗了。”
朱祁镇点点头,火耗这一件事情,并没有人提,但是朱祁镇却知道火耗在明末清朝是一大弊政。
他先提出来了。
而且这个解决办法,他也是知道。
他不过是引出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