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决(1/2)
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决 朱祁镇并不知道,这并不是老天爷看不过他的穿越。
而是历史上本就是这样。
很多人都知道,明亡于小冰河期的极端天气。
但并不知道。
其实并非只有明清易代。
才是小冰河期。
其实整个明清时代都是处于小冰河期。
就是处于明清易代那几十年最为寒冷而已。
具体的来说,明初有一个短暂的温暖期,但是这个温暖期,在洪宣时代,已经是尾声了。
宣德年间,就已经灾害频生了。
进入正统年间更频繁。
整个十五世纪有记录最冷的几个冬天,分别是1441年,1449年,1454年。
而正统五年。
正是1440年。
况且,历史数据本身的问题。
这个统计未必完全精确。
但是哪怕退一步而言之。
15世纪灾害气温最冷都几个年头。
一定在40年代或者50年代间。
大气运动是互相影响的,温度最低一度。
各种极端的自然灾害,爆发的几率就多几个百分点。
朱祁镇并不知道,他要面对的是好几年冬无雪,春无雨。
所以,朱祁镇将来的苦日子。
不知道有多少?
不过还好。
于谦作为千古名臣,还是有水准的。
最少。
在面对预料之中的洪涛之中。
整个直隶的表现超出预料的好。
潮白河与卢沟河是去年冬天就开始的重点工程。
所以,在洪涛之中表现良好。
漳河与卫河总体来说也是不错。
虽然有小差错。
但没有大乱子。
毕竟朱祁镇砸进去三百万两银子。
三百万两银子。
在于谦的手里,推出远超三百万两的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久旱之下,直隶才在洪涛之中,有惊无险。
最危险的大清河段。
更是连遇险情。
也唯有于谦十几个日夜。
坐镇堤坝。
几乎冒雨将大清河的堤坝加高了丈余。
这才有惊无险的度过了险情。
但是并不是说,整个河北都一点问题都没有。
滹沱河就决堤了。
蒿县东。
滹沱河最重要的一处堤坝。
也是张经用尽心力的一处堤坝。
已经不能坚持下去。
张经跌坐在大堤上。
这大堤,他也用尽了心思。
夯土的时候。
他亲自监督。
绝对没有意思弄虚作假之处。
也是用的三合土,不敢说坚如磐石。
但也决计不至于一冲就垮。
即便是这样。
他依旧放不下心。
因为这一处堤坝正当要冲。
盖因滹沱河在此处之前。
是东西流行。
这一处堤坝。
要硬生生的将水流,扭转为南北流向。
当中流为击水,使沧海亦横流。
所以张经最担心的就是此处。
甚至不惜一切的。
收集真定府的所有石材。
因为山中取石,大为不便。
绝对不可能在短短工期之内完成。
只要是真定府内石材。
不管是修房子的。
还是修墓地的。
不管是做石碑的。
还是做石磨的。
有些道路上用来铺地的石砖,也被取了出来。
内有三合夯土,外以石砖包裹。
也就是矮了一点。
连北京城城墙也就这一个规格。
但是,即便如此。
也得挡不住滹沱河水。
因为真正击溃堤坝的,不在堤坝之上,而在堤坝之下。
不是别的。
不是当地的土质。
当地的土质很是疏松,滹沱河水在坚固的堤坝前,也是无能为力。
只能乖乖的南流去。
这早已修好的河道,汇入大陆泽之中。
但是时间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