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579 长知识了(2/2)

“差不多就是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这样的发酵程度。

您要是留意一些,那些绿茶因为没有发酵,冲泡之后一个个叶芽舒展开之后,就好象刚刚采摘下来似的。”

“得嘞,今天可是长知识了。”

老刘苦笑着说道。

“我一直以为吧,绿茶就是绿茶树上长的,红茶就是红茶树上长的。

至于说啥乌龙茶、黑茶啊,这也都是各自的茶树上结出来的叶子。”

没有人会拿自己的无知当有趣儿,老刘这是诚实,因为在刚刚之前他对于茶叶的理解都是这么区分的。

哪里会想到实际的情况是这个样子啊。

也就是说同一棵茶树上的叶子,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就能够制作出全系列的茶叶来。

他以前喝茶的时候其实更多的也是喝绿茶,红茶很少喝。

人生处处皆学问啊,这些知识要不是刘工给他普及,恐怕这辈子都得想当然下去。

刘工也不会因为他的“无知”

来嘲笑他,隔行如隔山么。

你看他现在对茶叶很了解,对咖啡豆他也是一窍不懂。

相反的,他还觉得刘文睿很坦诚。

因为换了很多人就算是心中有疑惑也不会问出来,而是不懂装懂。

小苗苗干活的时候也是个实诚娃,很卖力。

尤其是现在的茶叶因为在锅里炒了那么一会儿,嫩芽中也有汁水渗出来。

随着小家伙的揉搓,透着一股子清香味,很好闻。

小苗苗小朋友现在基本上就是揉一会儿,将小手送到鼻子边上嗅几下,美滋滋的乐一会儿,然后再接着揉。

小家伙手上的劲道没有刘工大,但是可以通过时间来弥补。

揉捻机不也是这样么,那还是靠叶芽自身的重力作用呢。

看看小家伙揉制得差不多了,刘工在边上拿出来一个他自己缝制的纱布口袋,将这一团茶都给装了进去。

红茶产业老刘还没有正式上马呢,所以也没有发酵室。

但是这个也是没啥太大关系的,老刘家里有压力锅啊。

下边放上点热水,搭个小架子,把纱布口袋往上一放,盖子一封,这就完事。

“一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

刘工笑着说道。

老刘点了点头,“这里边的学问太多,比咖啡浆果的处理工艺复杂多了。”

“老板,您是因为没接触过,所以才觉得很复杂。

等将来咱们的茶厂开工,用不了半年的时间,您就都了解了。”

“无非就是根据环境温度,调整一下发酵时间。

要是有了发酵室,能够人工控制温度、湿度,形成了完整工艺,那就更省心。”

“还是现在好啊,啥啥都能控制。

放在以前的时候都是凭借着经验,到了夏秋时节,揉完就直接上锅炒了。

要不然这个就不是红茶,而是黑茶。”

“而且这边出售的红茶好像都是红茶碎吧?

在生产的过程中,还会有不同的揉捻要求。

反正现在也不急,机器都是一样的,也好处理。”

老刘再次点头,这方面刘工是专家,将来他咋说咋做就完了。

自己别跟着瞎掺和,那是在捣乱。

有时间了,自己摘点鼓捣一下还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