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厨艺空间特训二(2/3)

鸡脯肉与猪肥膘肉用刀剁成茸,鸡蛋打散后加入精盐、味精、湿淀粉搅匀,将鸡肉茸放入拌匀成鸡茸糊。

火腿肉切成米粒状。

炒锅置旺火烧热,下生油烧至八成热时,将笋丝下锅过油1分钟,用漏勺捞起沥干油,用沸水冲去油腻,与鸡汤一起下锅,微火煨20分钟至鸡汤全部被笋丝吸收,然后取出,放入鸡茸糊中拌匀。

炒锅烧热,下生油20克烧至八成热时,倒入拌匀的笋丝鸡茸糊,这时火越旺越好,炒3分钟后装盆,再撒上火腿即成。

钟天正接下来做的菜是肉米鱼唇。

主料:鱼唇(200克)猪肉(瘦)(100克辅料:香菇(鲜)(20克)冬笋(50克)调料:大葱(15克)姜(10克)酱油(20克)香醋(20克)料酒(30克)淀粉(蚕豆)(15克)花生油(25克)味精(3克)白砂糖(10克)胡椒粉(3克)香油(10克) 鱼唇提前发好,洗净,备用;将水发鱼唇切成5×3.

3厘米的条;鱼唇条与生葱结、生姜片、料酒一起下沸水锅烧1分钟,捞起去葱结、姜片待用;精肉切肉米;冬笋削去外皮,洗净,切片;香菇去蒂,洗净,切菱形(每朵切4片);锅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烧热,将肉米下锅煸炒一下,加入高汤500毫升、鱼唇块、香菇、冬笋片、酱油、白糖烩一烩; 再用湿淀粉勾薄芡,下香醋、味精调匀装盘,撒上胡椒粉,淋上香油即成。

白汤又称“高汤”

或“奶汤”



将猪里脊块2500克、鸡鸭杂骨1500克、猪蹄块2500克、净猪肚250克放入大铝锅,倒入清水淹满诸料,用中火堡至汤呈乳白色。

另取铁锅置于旺火上烧热,下芝麻油12.

5克,放葱段50克、姜片12.

5克煸香后,将铝锅中的全部物料连汤倒入,煮5分钟后,倒入原铝锅中。

然后,铁锅回故旺火上,下芝麻油12.

5克烧热,放入葱段50克、姜片12.

5克、花椒1.

25克偏香后,再把铝锅中的全部物料连汤倒入,又煮5分钟。

最后,拣去葱、姜、花椒及其各料,撇去汤面浮沫,滤去杂质后,盛入原铝锅即成。

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猪精肉相对其它部位的猪肉,其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脂肪、胆固醇较少,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食用。

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香菇中有一种一般蔬菜缺乏的麦淄醇,它可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并可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正常人吃香菇能起到防癌作用。

癌症患者多吃香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香菇食疗对腹壁脂肪较厚的患者,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香菇中含腺瞟吟、胆碱、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多糖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

大量实践证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

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

冬笋是一种富有营养价值并具有医药功能的美味食品,质嫩味鲜、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纤维素。

能促进肠道蠕动,既有助于消化,有能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

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它所含的多糖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但是冬笋含有较多草酸钙,儿童、患尿道结石、肾炎的人不宜多食。

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

食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

牛奶与瘦肉不合适同食,因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吸收,国外医学界称之为磷钙相克。

钙磷最佳比为1:1到1:1.

5之间,此时互相促进吸收。

冬笋:冬笋忌与羊肝同食。

钟天正接下来做的闽菜是鼎边糊。

锅边糊简称鼎边糊或料棵,福建人都叫鼎边糊,是福建闽东和闽南部分地区的大众小吃,如果佐以蛎饼,更加可口。

锅边糊始于何时,无从查考。

有说古时有一家主妇磨了米浆准备蒸九重粿,临时来了客人,家里煮的饭不够吃,主妇灵机一动,在烧着菜的锅边绕烙米浆,既做菜又当饭,客人吃得甚满意,赞扬一番。

不久这种吃法在福州传开,各家争相仿效,时久成俗,如今几乎所有福州小食店都经营锅边糊,几乎所在家庭主妇都会做锅边糊,几乎所有福州人无人没吃过锅边糊。

福建风味小吃丰富多样,其中鼎边糊(又称锅边糊)已成为福建著名的风味小吃,成为福建地方的一种特殊标志。

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

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异国他乡一听见“鼎边糊”

三字,也会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倩影”

,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福州锅边糊(鼎边糊) 福州锅边糊(鼎边糊)是用蚬子汁为汤,在锅里烧开取其鲜味,再把磨好的米浆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米浆在锅边烫成干皮后用锅铲刮到汤里,加芹菜、葱、虾米、熟鱼干、小肠、花蛤、香菇、白菜等作佐料,烧开后起锅就是一盆滚烫的“锅边糊”

了。

古田锅边糊风味独特,汤汁用胴骨、猪大肠、小肠等熬制而成,食用时可加入猪大肠、小肠,佐以肉包、春卷、油饼等各类小吃,是早餐的极好选择。

锅边糊,在铁锅里盛上蚬子、香菇、虾皮、葱、黄花菜等配料熬成的清汤,待铁锅上方四周烤热,将预先备好的浓米浆均匀浇铁锅内缘四周,烘干后铲入汤中,稍煮片刻即成。

刚出锅的鼎边糊白脆薄润,汤清不糊,食之细腻爽滑,清香可口。

福州鼎边糊 传统的福州人家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每到中国农历立夏时节,福州市民与郊区的农民都要做鼎边糊“做夏”



因为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这一天煮鼎边糊,不仅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尝。

像涮鼎边糊一样,“一纹(涮)就熟”

,借以联络感情。

如今,鼎边糊小吃摊在福州的街头巷尾更处处可见,为市民常用的早点,食品店里还有袋装“鼎边糊”

出售,可以随时煮食。

漳州锅边糊(鼎边糊) 漳州锅边糊(鼎边糊)是用红油卤汤,汤里有鲜美蚵仔、粉肉筋、肉糕、小肠、大肠、剥了壳的鲜虾仁等等,还有色泽金黄吃起来酥脆的油条,在锅里沸腾着的猪血。

漳州的特色炸猪肉,加完料之后就是上我们重点级别的锅边糊,再加上醋,香菜丁,炸蒜蓉末,还有漳州独特的辣油!

再加上油条和豆浆绝配或者油条蘸酱油就很好吃。

漳州鼎边糊 在漳州的市井街上从来就不缺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锅边糊的另一个名字叫“鼎边垂”

,纯白的浓米浆和着少许淀粉,一边沿着发烫的大铁锅转上一圈,盖上锅盖等它凝结成薄薄的一层。

q弹嫩滑的锅边糊,超有嚼劲的鱿鱼,鲜美的蚵仔和虾仁,带着清甜的花蛤,大块大块的粉肉,这简直就是一碗味觉的盛宴。

钟天正他先将磨米浆将大米用清水浸泡2小时,洗净捞起,加清水磨成浓浆。

制虾汤:将虾糠装进小纱布袋内、别口,放锅内,加水用中火熬成虾汤。

制辅料:泡发畅干,洗净;丁香鱼干除去杂质;泡发香菇,洗净,切条;葱、蒜洗净切段,起油锅煸熟。

制糊:大锅内加清水1000克,用大火烧至七成热时,在锅的内边抹匀一圈花生油后,舀米浆一碗(约800克)由左向右沿锅边浇一圈,将锅盖严,闷片刻后揭盖,见锅边的米浆烙熟起卷时,用锅铲将米浆铲火锅内。

此时锅内再加水500克,依此法分数次将米浆绕浇完毕。

锅内放入虾糠、虾油、和其他辅料一起煮熟,调准口味,装碗即成。

成品色白,质鲜嫩,有浓郁的渔家风味。

上好大米1000克。

配料:猪骨头1500克、紫菜25克、虾干25克、蛏干50克、瘦肉250克。

韭菜150克。

调料:酱油50克、精盐15克、老酒100克、胡椒粉5克、硼砂2克、葱头油100克(猪油加葱白炸香去渣)、熟花生油50克。

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夜(大米浸泡时间足够,米浆才能磨的细腻)后捞出沥干,掺水约1500克磨成浆,再加入硼沙2克(先用水溶解)搅拌均匀。

把猪骨头放进清水锅里熬煮成骨头汤约3000克。

将虾干、蛏干放进骨汤里用中小火煮一小时,让其出味后盛起 紫菜洗净撕碎,韭菜切末。

瘦肉切丁待用。

大锅(口径60厘米左右)烧热,将备好的汤加一倍清水,盖上锅盖,烧沸后揭去锅盖,往锅边抹一层花生油,用碗舀米浆往锅边浇一圈,盖上锅盖约半分钟,揭盖把锅边的熟米浆片铲到汤里,再添一些汤和清水加盖烧开,按上法将米浆做完为止。

当最后一次浆成熟铲入后,加入虾干、蛏干(原先煮过捞起的)、紫菜、瘦肉、韭菜煮开出锅装盆里,再调入酱油、精盐、味精、老酒、胡椒粉、葱头油即成。

先浇一勺米浆在一种掌心大的扁平小圆勺内打底,中间搁几粒拌过紫菜的新鲜海蛎作馅儿,上面再浇层米浆敷面。

然后,下油锅炸到定型。

朝上的一面炸得脆黄,朝下的一面还只嫩黄,可要膨了起来。

趁热吃来又酥又香,内里却是软乎乎的,还有鲜嫩带汁的海蛎呢。

小时候听过一个有关蛎饼的笑话。

说从前有大户人家生了个孩子,满月时抱去给铁嘴仙算命,批下签说这孩子将来定能“眼前海腾云,掌中月翻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