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情况复杂(1/2)

张光明低头一看是公社副书记孙庆喜来了,只见他一脸怒气地说:张光明你别砍柴了,快下来我有事跟你说。

张光明瞧见他恨不打一处来。

但他考虑到,此人是自己的领导,对他不能不客气。

他就不得不扔下斧头,双手抱着大树杆麻利地从树上下来站稳后,啪啪拍掉手上的树皮屑。

热情地跟孙领导打招呼:“您好!这大冷天的,您来检查工作来了?”

孙副书记却阴沉着脸,一脸的不悦地把自行车支架,猛地扎在地上后,气呼呼地冷言冷语地对他说:“检查什么工作呀?

还不是你干的好事?”张光明一愣,盯着他那张气愤的脸不知所然,“你看你咋能开群众大会说,你给村民们买的那些书都是好书呢?

所以你得写检查!”

张光明仍是一脸的迷惑,忙问:“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你不知道,我不让你们看那些书吗?

有人举报你了,多亏你村的病危危的老支书给我写了一份检查,他说是他命令你那样做的。

他把一切责任都拦在他自己身上了。

你一定要深刻作检讨哦!

要不然的话,就连我也要跟着你受批评啊。

你想让我跟着你一块倒霉吗?

你赶快回家写一份深刻的自我批评的检讨书交给我哦。”

说着他塞给张支书一张信纸。

他的语气不容辩驳,话音很重说完他就气呼呼地走了。

张光明望着孙主任渐渐远去的背影,他心里顿时感到很困惑又很迷茫。

他连忙寻觅着手里这张信纸上写着:“你若不认真检讨自己的错误,我会立即撤了你的职!”

他一看大吃了一惊。

后来张光明才知道了这家事情的原尾。

原来他没有推荐那位马晓梅去上大学,那位主抓农业的官就和孙庆喜合谋,想把他从支书的位置上拉下马。

多亏公社李书记力挺劳模张光明,他让老支书写了一份检查,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

这天晚上,张支书慌溜不张地扒拉了一碗玉米粥,就急匆匆地到郭老师家去听课。

他满面愁容地踏进郭教授的家门,看到郭教授就说:你看我上任以来,带领村民们抓农业,搞副业,可以说咱们村的经济一片大好啊。

主要致富的目标样样都完成了,有的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呀。

可现在呢?我担心孙庆喜会采取遏制的方法来阻止啊……

张光明把孙庆喜的事情详细地给郭教授说了说。

郭教授愁眉不展地说:“诶呀不好,经他这么一闹腾,咱村的经济不急转直下才怪呢。

难道说我们就坐以待毙吗?”

他怀揣拳拳报村之心,此时他为村庄的经济发展而忧心忡忡。

张光明不畏强权地说:“我当然不会让他肆意妄为地来阻止咱村的经济发展。”

这时,秦春天和李中秋肩并肩很亲热地谈着话,就走进了郭教授家的屋门。

学生们已到齐,郭教授上课就开始了。

徒弟们就一起跟着郭老师学习起来,仨人都说,自己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四人一天天的为培育农业新品种,而勤奋的工作和学习着。

怕怕鬼来吓,果然,孙庆喜坚决不让牧野花村搞任何的副业。

他让这个村庄的经济急转直下,让其再度陷入了贫困的状态。

张光明在育种基地给禾苗授粉,见郭教授担着羊粪给庄稼苗上粪,他就说:报上刊登的新闻,我们敬爱的领导人因为拖着病体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他都没时间住院看病所以病情就更加严重了。

他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即使是在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的他心力交瘁,肝癌带给他的难以忍受的疼痛,他仍然顽强地工作着。

他的心中装着全国人民,怎么也不肯休息一天啊,重病在身他仍然坚持操劳国家大事呀!

他真不愧是人民的好领导啊!”

郭教授他也说,是啊,伟人他日理万机,他心中时时装满了人民的疾苦,一生都在忘我地工作。

他的病可都是因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操心国家大事操心人民生计硬是给累出病的呀!

我们全国人民都在期待着我们爱戴和崇敬的好领导,赶快把病治好呀!

张光明通过看报后,他了解到了现在由一位新上任的领导主持日常工作。

伟人他老人家对这个选将任能的大事,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张光明高兴地对郭教授又说道:“伟人挑选这样一位智勇双全之人来主持政务,他老人家是选对人喽!躺在病床上的那位伟人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呢!

他的病那么严重仍心系百姓,他真不愧是人民的好领导呀!”

张光明又高兴地说,“现在是伟人他对各行各业进行全面的整顿,正在有力地推动着工农业向前发展呢!”

张光明不但是在讲完课后和郭教授聊聊大事,而且在劳动时也时常关心着祖国发展情况。

果然他们预料的没错,据资料上刊登:新上任的伟人通过全面调整,一九七五年的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张光明为了让村民们老百姓多了解新闻,他特意通过大喇叭把新闻传播给乡亲们听。

“通过男播音员的声音,霎时传遍牧野花村的各个角落。

张光明和教授还有村民们正在诧异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真的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人们谁也搞不明白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老百姓谁也搞不懂这里面的蹊跷事儿。

1976年1月8日,人民敬爱的伟人不幸因病逝世。

这一日全国人民哀声痛哭真是举国悲痛呀!

每家每户的村民们一边泪珠扑漱漱地往下流,一边折叠白花戴在胸前,沉痛悼念我们敬爱的伟人。

张光明伤心不已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

他走进大队院里,把伟人的像片,郑重地排在了桌子的正中间。

两边摆放着他和班子成员们折叠的白花花圈,两边写着挽联:鞠躬尽瘁为人民,名垂千秋传万代。

村民们泪流满面地纷纷来到大队院里,无比庄重地对着伟人的像片郑重地鞠躬默哀,以示对这位令人无比爱戴的好领导的悼念和追思。

有一天夜晚,焦大川从北京回到家乡,他像往常回乡一样,每次一回到家的当天夜晚,必会去张光明家跟这位好朋友聊一会儿在北京的所见所闻。

张光明也会和他说说家乡发生的一些事情。

这次焦大川说出令张支书感到非常震惊的一件事。

焦大川他对张光明说:“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采取不同的方式悼念伟人,可是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制止和破坏,甚至设置禁律想尽一切办法阻挠大家这次的悼念活动呀!”

张光明诧异地问,“竟有这事儿?”

焦大川说,“可不是嘛。

首都人民对咱伟人的感情,可以说情深似海啊!

他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赶到大广场,纷纷在纪念碑前痛哭流涕。

有的自己买来白纸折叠成花篮,好像只有自己动手做才能表达对敬爱的伟人的哀思,‘有的张贴传单,有的朗诵诗词。’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只有用咏诗赋词的方式,才能深切抒发自己对人民的好领导的追思;有的还发表悲壮激昂的演说,以此表达对咱们的好领导的怀念,对坏人的愤恨。

四月四日因为这天是清明节嘛,首都的人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像泄了挡门的黄河水般涌向大广场,竟然“多达二百多万人次”呢。

有人统计敬献的花圈就“多达两千零七十三个”呀!

这真是“人山花海”的场面呀!

这本是人民对领导的很正常的悼念吧。

可悲的是所有到悼念物品被全部撤走了。

村民们都在谣传着一个莫名其妙的消息:什么要出一个女领导,这话从哪儿说起可谁也说不清楚。

张支书告诉村民们不要相信谣言。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