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有去有留(1/2)

张光明一听公社主任孙庆喜给他打来电话说,让他推荐马晓梅去上大学,他顿时就火冒三丈地说:“你让我推荐那位觉悟低,干农活又松垮懒惰的女知青上大学?我不同意。”

孙庆喜有点急了,他正欲开口,只听见张光明又说,“你为什么不让我推荐思想觉悟高,又热爱劳动的秦青春天和李中秋这俩人去上大学呢?”

“你要违抗命令吗?”孙庆喜大发雷霆,他怒斥说,“你是下级干部,就应当服从上级的任何决定,哪来那么多的为什么。”

张光明倔强地说:“反正是推荐马晓梅我不赞成!”

他的态度很坚决地拒绝推荐这位知青去上大学。

为此他遭到孙庆喜很严厉地批评。

张光明偷偷地找到秦春天和李中秋,就和他俩亲切地谈话。

“我要推荐你俩上大学。你们看好不好啊?”

俩人很认真地分析了这件事,思来想去还是拒绝了。

俩人都说:我们几人是一起来到牧野花村的,那要是我们俩人去上了大学,就会永远的失去朋友间的友谊。

……

这一天早上,张光明正在实验基地的办公室里,挑选个大饱满的小麦的麦穗,秦春天和李中秋一进屋子就好奇地问:

“张支书,你在干什么?”

“我要那这些麦子培育出高产的新品种。”

“你会培育新品种?”

“当然了。我原来是一名农技师,是老支书和群众们邀请我来当这个村头的。”张光明就把自己的工作给两位知青说了说。

俩人对张支书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张光明和驻队干部们,还有知青们一起干活时,他每次在田间总是要精心挑选春棉花、玉米、芝麻、大豆、花生等等粮棉的壮实的苗子。

秦春天和李中秋都很感兴趣,就问张支书:“张支书一一都用个红布条作为记号干什么呢?

张光明回答说:“这些个又粗又壮实的苗子,都是我作为培育的对象啊,我要加以重点保护。”

张光明又试探性地问:“你们俩愿意跟我学培育粮棉的新品种吗?”

俩人互视一下流露出惊喜的眼神分别回答说:

“我正求之不得呢。”李中秋抢先说。

“我很乐意跟您学呀!”

“好啊!我这里正缺有知识有文化的助手呢。”张光明喜出望外地说。

他回到家里,看见老婆正在厨房点燃野草,准备烧锅炒菜,他就挽起袖子过来帮忙。

他就喜不自胜地把收了两位徒弟的事情,跟妻子说了一下。

李月娥也为丈夫感到高兴。

两口子正说着,李鸿运跑过来说:“马晓梅要走哩!我和老婆费尽了口舌,不让她走,可是她那里肯听啊?你快去看看吧。”

李月娥正在往地锅填柴火,她一听惊恐万状地说:“啊?马晓梅要走哩?这可咋办嘞?”

张光明正在拿着铁铲子在厨房忙活着炒菜,他一听这话,丢下铲子扭脸,对正烧着地锅的老婆说:“文雅娘,你来炒菜吧,我去看看。”他边往外走边说,“收割油菜那天看她嫌弃农民的那个样子,我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的,果然她真是想当逃兵呀。

她来到农村咋能不愿参加劳动呢?

说什么受不了农村的艰苦生活,干农活的人不稼不穑怎么能行啊?

她不思上进,不稂不莠的真是不堪造就呀!”

他跑到大队一看,马晓梅正在收拾行李,知青们一个个都在劝说她不要走。

吴保国更是苦着脸,在苦苦劝说马晓梅留下来。

张支书急忙问:“马晓梅为什么要走呀?”

她扭过脸来说:我正要去跟您请假呢,您就来了。

因为我想家了,想回家看看就回来,请您准假好吗张支书?

知青们异口同声地问:“你走了还会来吗?”

她没有回答,只是加快了收拾东西的动作。

知青们什么都明白了,他们很无奈地摇了摇头,知道马晓梅这一走,绝对不会再回来了。

张支书就很不情愿地批准了她的请假。

她和李雪华抱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兴奋极了。

马晓梅提着行李连头也回一下,就急匆匆地走了。

“我也想请假回家。”吴保国看着张支书说。

也许是怕张支书不同意他请假,就又说,“不过我回家看看就回来。”

张光明看着他俩一脸认真地神情问道,“你们呢?”

“我想家了,所以也想请假回家。”李雪华立即说。

“我爸生病了,我不得不请假呀。”孙勇急忙说。

张支书对几人说,“那你们也收拾收拾东西回家去看看吧。不过你们都得回来,这是纪律。

几位请假的知青,都点点同意了。

你们离家已经好几个月了,家人也想你们了。”三人一听满脸兴奋,就立刻着手开始收拾东西了。

张光明看着秦春天和李中秋,却站立在原地未动。

张支书就问:“你们俩呢?”

俩人一起说:“我不请假!”秦春天和李中秋几乎同时说,俩人又明确地说,“想家了,我就写信呗!

张支书的眼中出现了一点兴奋的光芒,忙把俩知青拉到大门口问:“你们看啊,现在的天气还没到三伏天哪,就这么热,那到了三伏,就更加炎热了。

还有秋季风干燥热的去干农活,更有天寒地冻时去干农活,这盛夏、祁寒的天,可是异常艰苦的日子呀?你们能一直坚持下去吗?能吗?”

张光明仍然带着疑惑的表情紧紧追问。

他有意按照郭教授说的摸摸他们的想法。

两位知青分别表态:

“我们能一直坚持到底!”秦春天先态度坚决地说。

“我既然选择了来支援农村建设,那我就不怕吃苦!”李中秋说。

然后她又说,“不过我们俩看到农民朋友在田间耕种,使用的还是老工具。

我们就想研究出新型的农业耕种机器,可是我们不知从何入手呀。”

“那如果我给你们介绍一位大名鼎鼎的农业机械专家认识,你们愿意去见他吗?”张光明继续追问,他要进一步确认他俩的态度。

俩人没等张支书说完,就一脸惊愕地问:“您是说,带我们我们去找一位农业机械专家?”

“嗯!”这时张支书肯定地回答。

俩人看着张支书非常认真地说:

“张支书说到这个问题呢?我们俩决定:不干出个名堂来决不罢休!”秦春天用斩钉截铁的语气、铿锵有力的地声音回答说。

“我也是这样想的!”李中秋也忙说。

此时让张光明欣喜若狂,他的眼睛里立即散发出异样兴奋的光芒。

他那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种神秘感。

他腾地疾步上前来,一下子拉着他俩一人一只手,眼睛里噙着激动的泪花说:“我代表乡亲们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呀!”

他竟然还向俩位知青庄重地鞠了一躬,这一举动流露出把他求贤若渴的心情。

他这深深地一躬,弄得两年轻人愕然得脸色惊慌,马上一人扶着张支书的一个胳膊。

秦春天疑惑地问:“您这是咋的了?”

李中秋心中疑惑又问:“张支书您真是折煞我们了!”

张支书倒是一脸的喜悦。

他紧紧抓住两位知青的手,笑眯眯地又说,“你们俩今天晚上等着我哦!

有一个人想见一见你们俩。

不过得等到晚饭后,才能去见他。

两位觉得很他带着神秘的表情,不知道要带俩人去见谁。

张光明又说:“这真是好啊!嘿嘿!太好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