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95章 奇货可居(2/2)

这事按说死了也不冤,因为捡漏、打眼只能凭自己的本事,这行里的规矩就是你不能挡别人的财路,知道真相的人多了,你装什么大尾巴狼?”

王冬冬说道:“这么说来,你们这一行到处充满了尔虞我诈?”

郎勇说:“差不多吧。

一次我去海南玩,亲眼见到一位游客,在文玩店里看中了一根海黄的拐棍,问多少钱,老板说五百。

要是我肯定不买了,五百哪能买到海黄?

这游客估计是认为捡漏了,有点忘乎所以,拿到手里一掂,拐棍的龙头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砸到人家的海捞瓷上。

店主不干了,你砸坏了我家国宝的海捞瓷,你得赔。

这回他结结实实的挨了一回宰,五十万。”

梁惠凯问:“什么是海捞瓷?”

郎勇说:“十六世纪开始,欧洲人认为拥有中国的瓷器是一种荣耀。

他们大量收藏中国的瓷器,从而带动了中国瓷器的出口。

过去的运输主要靠船,波涛汹涌的大海吞没了无数商船,也造就了今天的‘海捞瓷’,虽然比不上传承有序的瓷器,但是也很珍贵的。”

王冬冬说:“听你的意思,那个海捞瓷也是提前准备好的假货了?”

郎勇说:“以我的眼光看,肯定是假货。

这事儿就这样,报警也没用。

其实那个拐棍我也看了,就是紫檀柳的,不过经过黄色灯光一照掩盖了本身的粉色底色,但是那生硬的纹路还是能暴露身份的。”

一路上郎勇给他们讲着古玩行里打眼、捡漏的离奇事,很快到了市里,然后互相留下电话便分手了。

找了一家宾馆住下,去了美食文化街区——回民街。

听郎勇说,这儿是当地特色小吃最集中的地方,街道两旁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有几百种风味小吃呢。

还特别推荐了红柳枝烤串,说是一大特色。

据说,红柳枝液特有的香味不仅可以增添羊肉的风味,还可以消除羊肉的膻味,结合胡杨炭火的芬芳,这种肉串的滋味自然就美得难以形容了。

听着新鲜,两人直奔目的地。

站在旁边,看着羊肉在炭炉上发出悦耳的吱吱声,伙计们熟练地洒上孜然粉、辣子粉,来回翻动,羊油迅速滋润着羊肉,羊肉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迫不及待地就想一口咬上去。

不过也不便宜,一串五块钱。

点了二十串,又去吃了一碗羊肉泡馍,这就饱了。

梁惠凯来这儿算是故地重游了,只是第一次来匆匆忙忙,没心思看。

这次有美女相伴,惬意无比,就要看看传说中灯火辉煌、魅不可当的千年古城!

一人要了一杯石榴汁,边吃边逛。

梁惠凯神往道:“这个郎勇说西安遍地是古董,可惜咱们不懂,要不也去捡个漏去。”

王冬冬说道:“我觉得咱们捡的那个树化玉可能是宝贝,现在想想那个郎勇没有说实话。

他给咱们讲的故事,不管是自己被骗,还是别人被骗,无非是做的铺垫,让咱们信任他,也不想让咱们随便找买家去。

这样,即便是知道了真实价格,他也好说自己不是很懂,或者这就是行规,他也想着捡漏。”

梁惠凯想想说道:“你说的有道理!

假如真值钱,他肯定还来找咱们的。”

王冬冬夸道:“不过你挺机灵的,没有被他忽悠了。”

梁惠凯说:“我不是机灵,他要是给我上百万,宰多少我也认了。”

王冬冬咯咯一笑,问道:“假设他要真的给你一百万呢?”

梁惠凯犹豫了,问道:“你说呢?”

王冬冬说:“反正你也没想卖,咱们就狮子大张口,要三百万。

他爱买不买,这样也好知道真实的价格。”

梁惠凯笑笑说:“我怎么觉得心虚呢?”

王冬冬说:“心虚啥?

你不就是不好意思说吗?

我来!

你想啊,只要是好东西,那就叫奇货可居,这儿卖不了,可以去北京啊,那儿的有钱人更多!”

梁惠凯赞道:“聪明!”

说这话,路过一家唐装店,王冬冬说道:“你的上衣就这一件儿了,都是汗腥味,给你买件衣服去。

来到古城西安,穿一身唐装也是时尚之旅。”

拉着梁惠凯就进去了。

王冬冬调了藕色桃花龙情侣衫,不容分说给自己和梁惠凯都穿上了。

梁惠凯哪穿过这么时髦的服装?

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又不敢违背她的意思,笑道:“也就是敢在这儿穿,太艳了。”

王冬冬不理会,又给爸妈挑了一身暗红色的情侣装出了店铺,说道:“我喜欢,以后和我在一起你就得穿。”

梁惠凯说:“好,依你!”

王冬冬得意的说道:“你看,游客们都看咱俩呢!

你不觉得咱们穿着很般配吗?”

梁惠凯说:“可能是我过去太土,不习惯,穿几天就好了。”

穿上情侣装,王冬冬开心极了,心里像抹了蜜一样,就想马上回去过二人世界,便拥着梁惠凯往回走。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