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62章 一头雾水

路飞也是个急性子,见梁惠凯同意了马上张罗着要走,同学们也就跟着散了。

江燕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生意也不做了,坐着路飞的车去看热闹。

从德胜门进去,路飞一边开车一边给他们讲四合院的故事:“女作家林海音最钟爱四合院,她说,‘家是看不厌的,哪怕再穷、再旧,四合院里洁白的槐树花、鲜红的石榴果、黄艳艳的小雏鸡和房檐坠落的明亮亮的小雨珠,都成为老北京永远的记忆。

’ 而如今的四合院,有的成了民宿、有的成了餐厅、有的成了咖啡馆、有的成了旅游景点,但也基本上保留了原来的风貌,也正是它们的存在,我们还能在历史的转角处,瞥见一抹老北京生活的余韵。

当我们游走在狭长的胡同中,每扇朱门里都可能诉说着不一样的故事。

比如刚才路过的就是郑和故居,那条胡同原来叫三/保老爹胡同。

咱们都知道郑和,但是估计不知道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明成祖朱棣赐姓郑。

后来北京人囫囵不清的发音叫成三伯老胡同,叫着叫着就成了三不老胡同。”

有一句话叫做“看景不如听景”

,实际上也不尽然,不亲自去趟九寨沟,不亲自去爬黄山,怎么能身临其境体会到山水之美?

美的让人震撼?

不过,有历史文化的景点,必须请一个导游才能看明白,比如都江堰,比如灵隐寺,自己傻乎乎的走马观花,倒也觉得稀松平常。

北京的四合院也是如此,从外表看,有的地方甚至斑斑驳驳,和现代化的大都市格格不入。

但是几个人听着路飞的讲解,不自觉的就有点喜欢上了四合院。

江燕说道:“我曾经去过一家四合院改造的饭店,感觉很好。

一进入院子迎面是一颗石榴树,房梁上的彩绘依然是旧时模样,只是每间客房都起了不一样的名字,如‘云起时’、‘云筑’,让人不禁想起诗人秦观《点绛唇·桃源》中‘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很有意境,也给我的饭店带来灵感和启发。”

梁惠凯听着江燕说起古诗词信手拈来,顿时觉得自己还是土老帽,刚刚挺直的腰杆又塌了下去,闭着嘴不敢插一句话。

看着街边的风景,听着路飞讲着胡同里的故事,很快到了他朋友家附近。

把车停好,路飞带着他们三人穿行在胡同里,有小孩在奔跑嬉闹,有老人在下棋,随处可见赤红的大门旁,一簇葱郁笔直的绿竹掩映其中。

就连灰墙上,只有寸尺窗口大小的“煎饼果子”

几字都写得苍穹有力。

夕阳下,他们的影子托得长长的,走在其中也觉得悠闲起来。

到了门口,路飞喊道:“赵国栋!”

里边应道:“门开着呢,进来吧。”

梁惠凯一边往里进一边打量着,见房屋还保留了原来四合院的样貌,屋檐上有色彩生动的鸟鱼描绘,雕梁画栋中让人仿佛置身过去。

赵国栋家是比较标准的四合院,分内宅和外院两部分。

外院由南房(也称客房)、院门、影壁、内宅南外墙组成。

南房用于客房、书房、仆人居住。

内宅南墙正中建有垂花门,只有进了垂花门,才能看清内宅房屋。

内宅由北房、东房、西房组成,中间是院子。

北房为正房,高大而豁亮,面阔三间,东西两侧建有耳房。

一般来讲,北房由宅主人居住,西房由儿女居住,东房由孙子、孙女及奶妈居住。

进了垂花门,就看到北屋的门大开着,赵国栋已经到院里迎了出来。

透过赵国栋身后,看到有一个身着正装的女子拿着相机在屋里拍照。

梁惠凯和周芳接触过,看那一身装束知道这是中介,看来赵国栋准备要卖房子了!

赵国栋疑惑的说道:“小路,还带着朋友来了?

快进!”

路飞说道:“正好从你这儿路过,顺便来看看你,怎么?

真要卖房子了?”

赵国栋苦笑道:“卖了也好,和这段痛苦的记忆彻底告别。”

梁惠凯真想再一显身手,进到院里四处张望,却没有一点头绪。

跟着进到北屋,这时中介已经拍好了照片,问道:“赵老板,你心中的价位是多少?”

赵国栋问道:“你们是专家,现在能卖多少?”

中介说道:“近期刚成交一套,和您的差不多,三百五十万吧。

咱们往外挂四百万怎样?”

赵国栋说:“你卖的越高当然我越喜欢,只是太高了好卖吗?”

中介说道:“人的心里都是买涨不买落,再说买四合院的一般都不差钱,你标的越高越好卖。”

赵国栋说:“既然这样那就听你的。”

中介走后,赵国栋说道:“你的朋友都很面生啊。”

路飞说道:“这位大美女叫江燕,我同学,这两位帅哥靓女是新认识的朋友,想着在北京买房,我带着他们四处看看。

小梁,你不是没见过四合院吗?

随便看,就当是自己家,别拘束。”

梁惠凯迟疑了一下说道:“不好吧?”

赵国栋落寞的说道:“这儿很快就不是我的了,还客气啥?”

“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

梁惠凯说完,挨屋仔细看了起来。

然而从北屋到南屋,从东厢房到西厢房,看了一遍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来。

房子的外观也没多大的改变,顶多是屋里添了一些现代的家具,夕阳也照样落进东厢房,而不会落到西厢房。

梁惠凯有些沮丧,好不容易有机会在这些“文人”

面前露一手,却不想一点线索都没有,站在院里发呆。

钟灵见他半天没进来,还以为他有了头绪,走出去悄声问道:“怎样?”

梁惠凯摇摇头说:“今天恐怕是要丢人了,东南西北四个屋都看了,一头雾水!”

钟灵说道:“这有啥丢人的?

你也太好面子了!

也说不定真是巧合呢。”

梁惠凯说:“那咱只能发扬阿q精神了。”

钟灵想想说道:“你没去厨房看看?”

梁惠凯愣了一下,说道:“厨房?

好吧,我看看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