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吴教授(2/4)

“你更擅长文科还是理科?”

吴教授问道。

“都挺擅长的。”

马小龙道:“至少目前还没发现难点。”

“我哥哥从小学开始,到现在所有的考试都是满分。”

马小凤炫耀道:“所有人都说我哥哥是文曲星下凡。

“哦?”

吴教授愣了下,问道:“没丢过分?

作文也没有?

‘ “运气好。”

马小龙谦虚道。

.”

吴教授表情有些认真了,道:“小学考试不丢分有可能是因为难度问题,但中学 考试还不丢分,那就不是运气了。

’ 顿了顿,问道:“你现在上初中还是高中?

’ “过完暑假上初三。

’ “学校在当地什么水平?

’ “高中当地排名第二,但是和第一差距有点大,初中虽然也是第二,但是和第一差距不大。”

马小龙说道, “嗯。”

吴教授点了点头,道:“高中打算在哪上?

’ “我们当地最好的一中。”

马小龙说道:“虽然只是县重点,但在全市也排的上号。

’ “要不要来京城上高中?”

吴教授提议道:“如果能在京城落户,高考时考上京大的概率比你在家乡要高很多。

’ “对啊!”

大姨夫一拍大腿,道:“这主意好!

小龙,不如价高中就来京城上学,反正你在京城有房子,落户也简单。



几个女孩的脸色都变了,纷纷注视着马小龙。

“不了。”

马小龙摇摇头,道:“以我的成绩,就算拿不到保送名额,考上清北也不是问题。

再说以后上大学就要常年待在京城,在此之前,我石留在家乡多陪陪家人。

’ 这番话让所有女孩都松了口气,吴教授微微一笑:“挺好的,如果以后考上京大,要不要来读我的专业?

“历史?”

马小龙问道 “差不多,主要研究古文字,跟考古专业关系密切。”

吴教授说道。

“哦?”

马小龙说道:“我对古文字很感兴趣,先秦以前的文字都有研究。”

“是吗?

那倒是巧了。”

吴教授笑道:“那我考考你?”

“你请出题。

’ 吴教授从上衣兜里掏出一支钢笔,对大姨夫道:“老李,借张纸。”

“电视柜上就有。”

大姨夫指了指吴教授背后。

吴教授转身从电视柜上拿了半本信纸,在信纸上写下一个曲里拐弯的字,字写得比较大,拿在手里展示给在座所有人看到,最后问马小龙:“认识这个字吗?”

“先。”

马小龙说道:“甲骨文,先后的先。

“这字儿念先?”

马小凤不能理解:“我以为是草呢!”

“没文化。”

马小龙用筷子敲了下她的脑门:“不懂别乱说。

“哼!”

马小凤捂着脑门,翻了个白眼。

吴教授微微一笑:“能说说字义吗?

“上面是一只脚,下面是个人,表示走在人前面,所谓先人一步,所以是个先字。

’“上面是脚?”

所有人都盯着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怎么看也不像一只脚。

“看着不像是吧?”

吴教授笑问。

“一点也不像。”

大姨发挥出全部石象力也没看出来上边是个脚。

“这就是文字的演化问题了。”

吴教授说道:“虽然甲骨文被认为是最早的文字,但谁也不能确定甲骨文之前还有没有文字?

当然大概率是有的,毕竟甲骨文也算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文字,之前肯定有演变过程,我们只能以目前已知的文献资料进行查证和推算。

’ “所以这个脚是推算出来的?”

大姨问道。

“这个字是经过对照的,当然还有很多无法对照,以及没有破译出来的文字,这些都需要更多研究古文字的人去努力破译。”

吴教授说道。

“那还真是辛苦。”

大姨扭头对马小龙道:“要不咱不学这个了?

’ 吴教授: 马小龙笑道:“吴教授只是考考我,以后上什么专业还得根据以后的情况再定,不一定选历史系的。

“哦,那就好。”

大姨不懂这个,反正自己外甥心里有数就行。

吴教授无奈道:“研究古文字很有意思的,一步步发现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起源,这是多有成就的一件事。

“有什么成就?

再有成就不也就知道古代人怎么写字儿吗!”

大姨说道。

“你瞎说什么呐!”

大姨夫不爱听了:“文化研究本身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你不研究,我不研究,谁知道咱们以前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要是不知道自己从哪来的,以后还怎么爱国?

’ “你少跟我说这些大道理,你懂,你怎么不研究?”

大姨没好气地道:“你要真有这本事哪还用一天天的在路边卖冰棍。

“我跟你说不清楚。”

大姨着起急来爱胡搅蛮缠,大姨夫已经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道理讲不通就不讲了,吃饭。

好好的一个甲骨文考试,愣是被马小凤和大姨搅合了,吴教授也没了兴致:我还是吃饭吧 不过马小龙倒是来了兴致,问道:“吴教授,现在破译一个甲骨文给多少钱啊?”

“古文研究怎么能跟钱扯在一起?”

吴教授眉头一皱,道:“小龙同学,你的思石观念可不对。

“有什么不对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