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喜忧半参(2/2)

但是,销售区域之间来比较,就不太客观了。

也就是说,与外部的竞争是可以的,但内部之间的比较,就不可以。

比如,原来彭总负责的中部地区,本来就发展很快,我们的产品适合那地方,加上那地方近年来大搞基建。

所以,年增长率迅速上升,也许不是销售团队的功劳,而是大市场环境所致。

华东地区销售增长不快,那是因为高档产品竞争激烈,我们产品在那地方受欢迎程度低。

这得怪产品,不能怪销售,有没有道理?”

冬子点了点头,觉得这样说,也没毛病。

“按彭总给你电话里说的,恐怕,新任总经理推出的团队交叉制,估计通过的可能性大。”

“什么意思?”

“就是将各自销售团队以前以地域划分的固定位置,变得不固定。比如彭总以前负责中部地区,也许让他今年负责华东地区。那么,他的绩效怎么考核?那他今年在华东地区的增长额度,与去年那个团队的增长相比较。如果增长率上去了,就多发,如果下降了,就处罚。这样,对每个团队,表面上来看,都是公平的。正因为它表面上的公平性,所以估计支持这个方案的人,会比较多。这方面,彭总是利益直接相关者,他肯定已经敏感到了。”

“这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这为今后的人事斗争,打下了伏笔。况且,对于公司整体发展,还有一些负面作用。”

关于人事斗争的伏笔,冬子暂时难以理解。但他觉得,对公司发展有负面作用,这可是个大问题。既然小袁都看出来了,难道公司的高层们,都看不出来吗?公司高层看出来,还让这东西通过,那不是瞎?

当冬子把这个疑问推出来后,小袁感叹到。“你不关心与自身有关的,首先关心公司的利益,看样子,你还是太单纯太年轻。算了,我先按你的问题来说说吧。”

他抓了一个扇贝,吃完后,再喝一口酒,整个动作是缓慢了,反映了他的思考过程。

“公司销售,也算是公司的生产。一个公司要发展,必须把大部分精力放到生产上。如何产出好的产品,如何提高利润,如何把产品更多更好地卖出去,对不对?”

这没得话说,冬子承认这个观点。

“那要卖得好,利用熟悉的团队熟悉的地域熟悉的人脉好呢?还是要重新组织人马,重新认识人脉,重新熟悉地区情况,哪个好?”

“当然是第一个好。”

“这不就结了?对公司整体来说,以原来的销售模式,肯定会让公司销售量提升得最快。毕竟,高的效益来自于专业的分工,专业的程度首先来自于熟悉的程度。但是,公司放弃这一套行之有效的销售模式,搞什么团队交叉,肯定会影响销售增长的,但在内部,却又有很多人支持它,这是为什么呢?”

冬子当然不太理解,这种操作,不仅不管用,还起坏作用,吃饱了撑的。

“公司整体利益与部分高管利益的不一致,专注于生产的公司总是兴旺的,但专注于分配的人,更容易得民心。”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