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战告捷(1/2)

“嘿,这味道,还真是。”一个四川工友一边嚼着羊肉串一边说话,吃与说有矛盾,一句话硬被他挤成了几个片断。

“香,嚼劲也好,外焦里嫩。”他又吃了两口:“孜然放得好,辣倒不怎么辣,但是有劲。”

“哎,你倒是说完噻。”另一个工友抢了他手中的一串,也吃了起来:“过瘾,兄弟们,巴适得很。”

于是,有很多手伸过来抢了。

冬子与燕子就忙活开了,一个切鸭脖,一个烤羊肉,收钱算账,都是燕子的事。燕子好像当年数学并不好,但算这账,却一口清。

“鸭肠12块、鸭架子13块、鸭脖三根15,羊肉串22块,总共62,只算60,你拿好。”

对方喊到:“我这鸭脖,我回去想加热一下吃,咋办?”

“送你一个调料包,里面蒜泥葱及酱料啥都配好了的。”燕子看对方买得多,还多给了对方一个酱料包。

生意就是这样,有一种扎堆效应。人越来越多,把他们俩都围了几层了。此时,那几个免费试吃的保安起作用了。

“师傅们,排队排队,莫乱往里挤,有火有电,安全第一。”

于是一条长队就排上了,大概已经有二三十人排队了。燕子看了看自己的货,看了看冬子的材料,利用一个间隙,对一位领头的保安大叔说到:“叔叔,货不多了,后面如果再来人,你让他们明天来。我得给你们悄悄留一套,下班带回家。”

那保安大叔听到燕子这么好听的声音,嘴也甜,更何况,还有好处,马上行动起来。

他跑到后面,对后面一些不知道是看热闹的还是真要卖东西的人喊:“吃老陈烧烤的,明天再来,今天卖断货了。”

已经在排队的人问到:“怎么只准备这点东西,这才卖个把小时就没了?”

冬子正要解释,燕子就提前开口了。“大哥,你想,我们是老字号,品质第一,宁愿少赚点,味道要过关,所以,每天做的数量就有限了。明天我们努努力,多做点。”

冬子原来想解释的理由是,第一天来试试水,怕生意不好卖不掉,所以做得少。结果燕子这一解释,好像更加高大上一般。冬子瞧了瞧燕子,燕子白了他一眼:“注意火,莫把这位大哥的羊肉烤糊了。”

冬子马上把精力集中到自己手上的工作中。

不到两个小时,羊肉串与卤菜算是卖得差不多了。后面一个瞧热闹的还想买:“你不是还有点吗?怎么不卖了?”

燕子笑到:“大哥,我们还没吃饭呢,得给自己留点。”一边说,燕子自己吃了一小块鸭脖:“大哥,我认得你了。你看得起,明天我们来,你不用排队,我第一个给你。大哥,你明天想买点什么呢?”

燕子当场吃鸭脖,并不是她没吃饭的原因,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知道,自家的卤菜,卫生没问题,绝对放心。

本来,这就是两个讲究清爽的人,货架与灯光,都突出了亮丽与干净,洁白的工作服,也给人以卫生的感觉。在工棚边这种脏乱的环境里,显示出某种突兀的清洁感,本身,就足够让人信任的。

“卤鸭子所有品种,给我来两套,羊肉串我要100串,我先预订了,行不行?”

“看你说的,你只要开了口,我保管记得。”

当冬子把手里最后一把羊肉串烤得差不多时,燕子随即就关了灯,只留下那烤炉的炭火,一明一暗地闪。

“赶快收拾东西,准备走吧。”

冬子手里捏着那一大把羊肉串,不知道怎么处理。燕子赶紧低声说到:“走,我们先装上车。剩下的,用袋子装好,我答应了的,给那些保安叔叔们带回去。到时,话由我来说,你只负责给他们就行。”

两人七手八脚地收拾东西,把火用水熄灭了,摊子与各种桶放到了车上,然后,冬子发动车子,向门口开去。

“好好好,就在这里停。”按燕子的指示,冬子把车停好,刚好在保安室边上。

两人各提一个袋子,燕子的袋子里是装的几套鸭子,而冬子的袋子里,是刚烤好的羊肉串。

“各位叔叔,留下一点东西,送给你们,拿回去哄孩子们。”

一位年长的保安,估计是这里领头的。“这怎么要得,你们做生意是要成本的。”

“叔叔们,还帮我们冬哥记得这块老陈烧烤的牌子,还记得他父亲的品味,等于是帮咱们老陈烧烤传了名。今天我们后辈,没啥本事。你们把东西拿回家,让家里的老人孩子们尝尝,看看我们砸没砸老人留下的招牌,看新做的卤菜配不配这个字号,我们等你们明天给我们提建议呢。”

燕子鞠了一躬,然后转身上车了。

背后,一个沧桑的声音隐约传来。“陈刚没福气看到今天了,这么好的儿媳妇,哪里找?”

冬子听到这话,鼻子一酸,偷偷看了看燕子,她正在副驾上脱那袖套,眼神在外面的灯光下,一闪一闪的,特别亮。

收了早工,回到家,也才九点钟。当冬子把东西都归了位,燕子把各类桶都洗净了后,把全身的工作服拿到洗衣机里,人才轻松下来。

冬子在准备明天的调料,燕子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反正没在厨房。

当冬子搞完明天的准备工作,已经十点了。他一扭头,发现案板上,多了一杯茶,燕子什么时候泡的,他记不起来了。喝一口,冷热正好。

“燕子,你在哪里?”

“进来。”燕子的声音从卧室里传来。

冬子进门一看,床上,居然是一垛垛码好的钱,还有一个记账本。

“你个财迷,我以为跑到哪里去了,结果在这里数钱。”冬子调侃到。

“你猜,我们今天营业额是多少?”

“没算过,不是你在算账收钱嘛。”

“我们今天只卖了二十只鸭子,送出去的,有两只的份量,所以只卖了十八只鸭子。而羊肉串,按你的标准,也是二十斤羊肉的量,对不对?”

“对啊,怎么了?”

“你没算过成本?”

冬子大概算了一下,按肉的成本,一只鸭子大约有40元钱,一斤羊肉大约25块钱。鸭子的成本是800,羊肉的成本是500,再加上调料燃料及水电之类的,也就是1600元左右。

“1600元,顶多1800元,不会再多了。”

“那你猜,我们今天卖了多少钱回来?”

冬子摇了摇头,也看了看床上的钱,从百元大钞到一块的小票,数量不少。“估计二三千,总是有的吧?”

燕子打了冬子一下:“怕说得,我们今天卖了4116块钱,还没算送出去的,生的煮熟、对半出头,这话还真是的。”

赚了这么多,冬子根本没想到。以他以前卖羊肉串的经历,500元钱的货卖出来1000元就行了,除去调料水电等杂费,每天赚400块就差不多了,想不到,今天,居然赚了两千多。这啥概念?一天按两千元算,一个月就是六万。那比自己在西安销售部上班,拿两个部门的资金工资加提成,还要多。

“这么多,你莫玩称呢。”冬子怕燕子为了赚钱,在份量上搞假的。

“怎么可能,我再没良心,也不敢砸招牌呢。我发现了,这卤鸭子确实赚钱,羊肉串也赚,只要生意好。这是我第一次做生意,虽然回来时天是黑的,但这么多钱进来,我觉得,这时的天,比中午还明亮呢。”

“你就是财迷,我说了你还不承认。不过,这收入水平,还真的是高。一天两千,我们还没用全力,只是试营业。如果明天多卤一倍,也是卖得完的,按今天这个情况的话。那是个什么局面?”

燕子此时也处于兴奋之中,如果一天赚四千,那抵得上她当年在幼儿园一个月的工资了。

“燕子,我发现,你好像是个天生做生意的料,你第一次招揽顾客时,没有不好意思吧?”

冬子之所以这样问,在于他自己的经历。当年父亲去世,母亲卧病在床时,自己第一次出摊,吆喝时,总是不好意思喊出口,怕丢人。鼓起了好久的勇气,才喊出来。而今天的燕子,好像自然地就会,而且还欢欣鼓舞的样子,很是自然,甚至有些兴奋。

其实,冬子不太理解燕子。燕子自从在歌厅工作后,就是做的讨好人的工作,吃开口饭的,好话说尽,甚至还备受歧视羞辱。

自己堂堂正正做生意,哪有不好意思的道理。

“冬哥,钱是最亲近的,只要想到有钱赚,有啥不好意思的?我们是偷还是抢?凭劳动凭技术吃饭,这是高兴的事呢。更何况,我这是第一次当老板,开心得很。”

“不对吧?我听别人都把你叫老板娘。”冬子玩笑起来。燕子又打了冬子一下:“怎么?老板与老板娘,有区别吗?”

“那倒没区别,反正是你说了算。”

“真的我说了算?”燕子装着要把所有的钱往怀里拢的样子。

“你算账比我厉害,当然你说了算。老板老板娘都是你,我只不过是个大厨,对不对?”

“冬哥”燕子故意拉长了声调,嗲得不行的样子。“你才是老板呢,我都是你的,什么不是你的?”

听到“我都是你的”这话,冬子突然感到心里一震,确实,这句话如此自然地说出来,真实而热烈,冬子向前一倾,两人的嘴,就合在一块了。

过了好久,两人才分开。燕子脸有些红:“人家身子这两天不方便。”

“不不不,我不是那意思。燕子,我们等那一天,我们等得起。”

冬子与燕子分开一段距离,为了打破这种尴尬,冬子想到了一个问题。

“燕子,你跟那些顾客说得对,我们不能无限制地扩大。扩大一倍营业额,我们有几个跟不上。第一,原料跟不上。鸭子只够卖明天一天的了,在市场上去收,放养的,这个品种,恐怕不多,要等你们村里的出来,那还得起码两三个月。”

“你在武汉,就没打听到有鸭子卖的?”

冬子知道武汉白沙洲有一个市场,全国各地的生鲜活物,都在那里卖。但武汉的卤鸭脖,大多数是用的圈养的鸭子,品种也不同。而自己对鸭子的要求很高,数量恐怕也有限。况且,对鸭子是否是圈养还是放养的,只有燕子才有这个迅速的判断能力。

“冬哥,别慌,我们明天早上,开车到白沙洲市场,我们自己去看。听说那市场,凌晨四五点就开始了,菜贩子们批发完,要赶到六点钟前拉到市区内各个菜市场卖,所以开得早。我们明天早点出发,在那里如果找到鸭子了,买些回来,再拉回来,还是上午七八点钟,不耽误明天干活,怎么样?”

冬子马上摆出了第二个顾虑。主要原因是两人的精力有限。从杀鸭子到脱毛到清理,整个过程,非常辛苦。仅凭两人的力量,一天制作一百只鸭子就算是极限了。更何况,还有羊肉串的事。所以,这个工作,是非常麻烦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里的操作空间。这么多鸭子加工,得增加灶增加操作面积,这些,都是两个人,无法胜任的。

如果做事不留有余量,万一有任何意外或者突然情况,那是要出事的。

燕子问到:“那我把爸妈叫过来给我们帮忙,怎么样?”

“不行,他们本来养育蚯蚓就够他们忙的了。爷爷也不可能到这里来住,整天听到鸭子嘎嘎叫,血腥的味和腥气,他也受不了。如果全家人都在忙这个,哪个照顾他呢?”

这下把燕子难住了,她只用线性思维的方式,加一倍量,多赚些钱,谁知道,生意再好,赚钱也是有极限的。

突然,燕子想到了一件事,大声说到:“人的事,我有办法,你莫慌。”

原来,跟她一起在武汉唱歌的小樊,就是冬子们叫的4号,前两天打电话来了。

她原来中学的同学在追求她,要她跟他一起,到广东去打工,说是一个月可以挣五千元钱。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