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十一章 遍地黄金(2/2)

民工饭量大,就多加一些米饭,这成本不高,但人家吃得饱。

更何况,民工流汗多,体力劳动后,吃东西,就得多加盐。

好多菜,要让民工们感觉有意思,就多把辣椒,这辣椒一多,人家觉得够味道,口碑就起来了。

其实,辣椒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可以掩盖其它味道,存久了的肉,如果辣椒放得多,别人也吃不出味道来。

当然,三嫂子还算是老实人,她倒不会把已经坏了的肉,拿出来卖。”

冬子问到:“那要是有人不吃辣椒呢?”毕竟,他卖羊肉串的时候,有人专门要求不辣的。

“那就换成卤菜,就是要卤味重的那种,反正是重口味,人家才喜欢。何况,那些民工们,有几个不吃辣椒呢?她还有个绝招,不是晚上有民工过来吃晚饭,照例要喝点酒。她怎么样?就是进的农村土酿的高度白酒,成本也便宜,十块一斤那种,但是正宗的粮食洒,她不卖全,她送。而且上菜也有讲究,最开始的菜是清淡的,最后,就越上越咸,越来越辣了。”

“这又是什么讲究呢?”

“你要酒喝多了一点,舌头麻了,一般的味道,根本吃不出感觉,就必须将味道越加越重了呗。”

冬子觉得,黄姐炒不好菜,不是她不聪明,也不是她不愿意学。有可能,是她内心中就厌恶炒菜,所以潜意识中抵触这件事。

不喜欢的事干不好,这与聪明无关。

当年,冬子英语不好,只不过是因为初中英语老师,在冬子第一天初中英语课时,批评了冬子。冬子从此就讨厌这个英语老师,由此而来,冬子的英语成绩就差起来了。

罗哥虽然平时也带冬子送货,但生意上的关节点,冬子缺少了参与机会,冬子觉得自己可以主动想办法打听些什么。黄姐,因为冬子帮着做饭,本身就对冬子比较信任。

更重要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卖菜这事,都是冬子包干在做,每天一百元的菜钱,冬子就从来没用完过,还把伙食搞得很好。虽然黄姐不要求冬子记账,但冬子仍然要把每天买菜的情况,用一张纸详细记下来,包括剩下的钱,一并交给黄姐。

对于黄姐来说,这是小钱,她完全可以不上心。平时,基本上连这些账都不看,钱也不数。但是,黄姐把这件事,作为考察冬子的办法。她倒是去过几次菜市场,核对过冬子的账单,也检查过零钱的数目,冬子没有骗她。

她其实跟菜场好几个菜贩子都熟悉。冬子去得多了,就有很多人认识他了,黄姐找别人了解情况,也就更详细了。最让黄姐放心的是,冬子每次买菜都跟小贩们讲价,讲出的价钱与小贩们叫出的价是有差额的,而冬子,从来没有贪污这些差额。他所记的账,都是实打实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姐对冬子的防备之心,已经基本没有了。比如中午罗哥喝了酒,说的那大单子的利润,黄姐当时是清醒的,就没有掩饰或者辩解,冬子听了就听了,何必防他呢?

在这种情况下,冬子终于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事关罗哥做生意的关节点,是黄姐无意识中告诉他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