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35章 专科医生的弊端(1/2)

 吴阿狗这胃里的毛病还没治好,又开始出现了咳嗽,而且是刺激性咳嗽。



咳起来就跟哮喘发作一样,气短喘息,听起来像气管里有只小鸭在叫,咕叽咕叽。



咳嗽长期不好,吴阿狗又跑到了医院一瞧,X光一拍说是有肺炎。



既然是有肺炎那就抗生素用上去吧,结果治了半个月一点效果都没有,病情却在加重。



先是喉部发痒、喉部发紧、声音嘶哑、频繁清嗓,跟咽炎似的,再后来就出现了鼻塞流涕,耳痒耳鸣。



接着连嘴巴都烂了,长满了溃疡,吃啥都痛。



再后来就更严重了,就算你吃了流质或者软食,每次食物咽下去,食管这里都是火辣辣的疼。



最后变成什么样了呢,就是胃痛、胸痛、咳嗽、呕吐、口腔溃疡、吞咽困难样样齐全。



这长期胃疼反酸,并发症一大堆,还长期不能正常饮食,可把吴阿狗给折磨坏了,硬生生将他从一个大胖子硬生生变成了一具骷髅骨。



真叫一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全家人都折腾得筋疲力竭。



吴家从八十年代初,政策还没有完全开放时就敢开窑厂,后来又是第一批开纺织厂,也算是越中地区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家里不差钱,几乎是全国各地有名的大医院都去瞧过病,首都、沪市、省城不知道跑了多少趟。



到最后也没有定论,有些医院说是这个问题,有些医院说是那个原因。



全都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



什么病可以将这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耳鼻咽喉症状、口腔症状、甚至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完美结合起来?根本没人能说清是哪种病因引起。



中医、西药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花费的金钱已经不计其数,疗效一点没有,反而越来越重。



其实这就是大型医院,或者顶级医院“专科化”的弊端所在。



比如这个吴阿狗去某家顶级医院就诊,就面临一个挂号问题吧?



你这么多症状,哪哪都不舒服,你准备挂哪个科?



可是毛病太多,似乎哪个科室都不合适,所以病人只能一个个科室都看过去。



开始不是胃痛嘛,那先去“消化内科”看胃病吧。



消化内科医生一瞧,你胃不舒服,我给你配了药,至于你咳嗽不好,不管了,你去呼吸科瞧瞧吧。



病人又跑到“呼吸内科”,呼吸科医生一瞧,有肺炎有哮喘,那就对症抗炎抗感染治疗一下。



什么你背部和胸部疼?会不会是心脏不好,走走走,你去其他科室再瞧瞧吧。



病人又蹭蹭蹭跑到“心内科”去看病,心内科医生一听,检查一做,问题不大嘛,反正我这里没问题。



你说你喉咙痛,鼻子难受?那你去别的科室看看?



于是病人又不得不重新挂号跑到“五官科”去瞧病。



五官科医生也只管自己所属的疾病,你有鼻塞流涕,你有咽痛咽痒,医生给你开点药吧,你再去口腔科看看。



口腔科医生只管你的烂嘴巴,也就是口腔溃疡、牙釉质破坏、龋齿等毛病,其他还有不舒服医生就不管了。



病人又跑到了“神经内科”去看自己的心慌、胸闷、周身烦热等症状。



结果神经科也没啥办法,连病症都说不出来。



怎么办?



不是还有一个“稀里糊涂,包治百病”的中医科嘛。



中医先生一把脉,什么脾虚肾虚阴虚阳虚的一顿解释,把你身上所有毛病都串连起来了。



病人和家属们就像抓到了什么救命稻草,觉得有希望了,简直就是神医在世啊。



于是花费巨大,买了一大堆中草药回家,天天在家里熬药,一大碗一大碗黑褐色的中药往肚子里灌,比大郎吃药还惨。



中药足足喝了两个月,喝到后来病痛不但没减轻,喝药喝到吐,到最后喝到胃出血为止。



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指标是直线上升,啪一下,一个药物性肝炎、肾炎的诊断就打下来了。



好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老毛病还没解决呢,又被要求去“肝病科”和“肾内科”就诊。



好家伙,这一圈跑下来,大家数数看:



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五官科、口腔科、中医科、肝内科、肾内科全都去了。



病人几乎跑遍了半个医院。



但每个科室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管着自己科室所管辖的一段,结果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甚至没有找出来病因来。



这就是“专科化”的一个最大的弊端,也是专科医生的局限。



吴阿狗家属最后没办法了,这病人越治越差,治得只剩下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就差最后一口气了。



得,回老家去等死吧。



也是命不该绝。



有一次吴家的儿媳妇回娘家探亲,偶尔从邻居那儿听说了越中人民医院新近崛起了一个“消化内科”。



听说还是和外国合作开办的,采用的是目前国内还没有的药物和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案。



走投无路的吴家这才想到人民医院碰碰运气,基本上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觉得这首都沪市的顶级专家都看不好的病,到了越中这个三四线小城市就能看好?



陈棋听了吴家人讲述了这几年吴阿狗身上经历的病情,眉头也皱了起来。



症状太多、几乎全身上下所有脏器似乎都有毛病,那么关键的源头在哪里呢?



想到这里,陈棋看向了自己的妻子,做为科主任已经接手一段时间了,应该心里有数了吧?



“兰主任,吴老板已经在你们这里治疗了一段时间,你有没有初步的诊断?治疗经过是什么?”



陈棋现在代表的是院长身份,所以兰丽娟可不敢马虎,赶紧回答道:



“是这样的,吴老板入院后,我们经过了全面的检查,一个部位一个部位排查过去,最后初步的推测会不会是胃酸分泌过多,反酸引起?可是目前吴老板的身体无法支撑胃镜检查。



因为无法确诊,所以入院后我们还是按照怀疑最有可能的胃病给予对症治疗,主要是采用了四联疗法,把质子泵抑制剂也用上去了,加大剂量一天两次,可是疗效非常差。



患者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让我们不得不怀疑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食管反流症诊断是不是正确?消化系统的疾病是不是要排除呢?



还有一个问题,胃食管反流有可能造成胃疼和食管疼痛,可是没办法解释这些什么肺炎、哮喘、口炎以及五管科的各个疾病,这些症状是单独存在的,还是有关联的?这个没办法确定。”



吴阿儿的大儿子这时候从抽屉里拿出一大堆病历本:



“陈院长,这是我爸这些年来的病历本,您给瞧瞧。”



陈棋拿过病历一本本仔细翻看过去,看得非常仔细。



旁边围着一大群主任、副主任、小主治和小医生,实习生等等,每个人都不敢吭声,一个个都耐心等待这位陈院长能不能查出病因来。



病房里异常安静,只有翻动纸张的沙沙沙声音。



陈棋看了20多分钟的病历和各种检查报告,大家也等了20多分钟,正常的查房都直接停止了。



其实陈棋一边看病历,脑子里一直在想他前世学过的教科书,以及一些医学期刊上的知识点,对照一样,看有没有符合的。



突然他像想到了什么,于是对着旁边的马小娜说道:



“你赶紧把《内科》书去拿来。”



马小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这个老同学怎么看病看着看着就要翻书了?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尴不尴尬?



医生不是什么病都懂,查完房回到办公室里偷偷去翻书也正常,谁像这个傻子一样当着病人的面要翻书的?



不过心里吐槽归吐槽,马小娜的动作很快,飞快跑到医生办公室,捧了《内科》书就来了。



陈棋接过书,也不管别人的眼神是多么惊讶和不解,唰唰唰就翻到了消化系统这一章节。



然后对着着《胃食管反流病》这一篇快速阅读起来,2分钟后,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怪不得,这几乎都跑遍了国内几家着名的医院还是没找出病因,也没办法治疗,原本问题出在这呀。”



“问题出在哪儿?”



兰丽娟和马小娜同时脱口而出。



陈棋没理她们,笑呵呵对着病床上的吴阿狗说道:



“吴老板,你如果相信我,你的病情我接手了,接下来我来安排检查和治疗,你觉得怎么样?”



吴阿狗有点小激动:“好好好,陈院长听说还是国际上什么理事,你的本领我绝对相信!”



吴阿狗的妻子,几个子女也连连点头头:



“感谢,太感谢陈院长了,我爸爸的病就拜托你了,他还年轻,今年才50多岁,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坏事,不应该有这个结局。”



是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陈棋是充分相信这位善良的砖场老板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



尤其对陈家还有恩,陈棋就一定会救,关键是他心里也有了一定的把握。



“好,吴老板既然信得过我,我也保证不让你和你的家人们失望,这样,兰主任,你马上准备胃镜设备,下午我亲自来做胃镜。”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