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05章 研究生报考被拒(1/2)

 在华国医疗界有一个特色。



医院建筑越宏伟,装修越高档,官网风格花里胡哨,这种医院一般水平就不咋滴,去看病还是要慎重。



但如果医院是破旧似的小楼,医院建筑面积不大,往往感觉很拥挤,医院里面人来人往,挂个号跟挤地铁似的,这家医院往往不得了。



这好比越是心虚的人,越是要靠金装去显摆;



而你已经身处高位了,往往一件超市T恤一双布鞋就可以解决问题。



人这样,医院也这样。



就比如陈棋现在所处的长海医院,这门诊楼没有气派的大厅,病人还要左右两边的楼梯走上去,就这楼高也不过3层,听说还是新建的。



当然谁也不能小看人家长海医院,人家的医生护士那可都是穿军装的,跟你开玩笑?



陈棋前世那么多年,就从来没听说过长海医院发生过医闹,谁敢闹?人家院里可是有突突突的。



陈棋站在新买的桑塔纳旁边,从车里拎出一些土特产,用钥匙一锁就往楼梯走去。



门诊楼虽老旧,病人还是挺多的,到底是大沪市,公费工人多,看病不用愁。



陈棋一边参观,一边拉着一个路过的护士问道:“同志,请问吴猛超教授今天有没有出门诊?”



小护士白了他一眼:



“同志,想找吴教授最好早点来挂号,人家一把年纪了总是让他加号,他身体也吃不消的哇,真是的。”



陈棋嘿嘿一笑:“我不找他加号,我也是卫生系统的,跟吴教授认识,来串串门。”



“就你?”



小护士轻笑一声:“估计是伱认识吴教授,吴教授不认识你的那种吧?行了行了,老吴今天不出门诊,你真有急事去住院部找找吧。”



“谢了您呐!”



陈棋拎着礼物,又往住院部走去,他来长海医院就是拜访吴猛超教授的,事先没打招呼。



反正陈棋也不怕找不到人,因为吴教授属于技术老宅男,一般情况不出门,也不休息,365天,估计有350天在医院里待着,一找一个准。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96岁,这一年他还主刀了50多台肝脏手术,真可谓老神仙也。



吴猛超教授的手术量有多少,光是看看他的手指就知道,他的手指其实是畸形的。



因为长期握手术刀,他右手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向掌心方向蜷起,中指则向无名指方向偏斜,食指和中指的第一节形成了一个小小的“V”字。



变形的还有他的脚趾。



做手术时精神高度紧张,吴教授的双脚会不自觉地用力抓地。



长此以往,他的右脚第二根脚趾紧紧地压在拇趾上,最后只能穿布鞋或者宽松的运动鞋,手术中穿的拖鞋也是特制的,右鞋前端部分被整齐地切掉。



就是这么一位牛人,后世也有一部分肝胆科医生并不认可吴教授的术法,尤其是那些国外学习进修回来的医生。



他们认为吴猛超教授的术式太老套,技术层面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现代化的手术应该是什么?



那是应该是术前一大堆CT、MR、B超、造影,然后手术应该是微创化、腔镜化,怎么能动不动就在胸腹部开个大刀子呢?



但吴教授却不是这么认为,如果B超能解决问题,何必再让病人去做花费更高的CT或核磁共振?



再举个例子,后世的医生喜欢用器械缝合,跟钉书机似的,‘咔嚓’几声,几千块钱就花掉了,显得非常科技化,逼格很高,



医生回扣到手,病人以为是什么高科技也咬牙付了钱,就这钱还不进医保。



但吴孟超却一直依然坚持用手缝合,他曾经就说过,器械缝合虽然省事,但他吴孟超手缝可以分文不收,能替病人们节约下这笔冤枉钱。



就这样时刻想着替病人省钱的行为,在某些医生眼里成为了落伍的表现。



陈棋跟那些“香蕉人”不一样,他前世所在的医院肝胆外科、内科都属于国际顶级,所以他更了解吴教授创造的新术式,新理论是多么来之不易。



同样的手术,那些瞧不起人的医生能做什么顶级手术?切个胆囊,切片肝叶就算是会手术了?



陈棋一边心里吐槽,一边摸到了肝胆外科的住院部。



结果刚进住院部,就听到有个老头在骂人了,陈棋竖起耳朵一听,这声音怎么听怎么像是吴教授的。



“你自己看看,这两份病历,每个病人都是有个性的,每个人身上的反应也会不同,怎么可能用同样的话来描述?你是怎么写出这么雷同的病历的?



这就说明你写病历的时候不认真,没有自己的思考,就你这样的态度,连病历都写不好,怎么样做得好手术?怎么样能更好为病人服务……”



陈棋悄悄将头伸进医生办公室门内,就看到吴教授面前有两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学生,正低着头在挨训。



老头正板着个脸,一边看病历,一边挑出不同的错误点来。



做为一名小医生,陈棋拍了拍自己的小心肝,就想到了自己当初被带教老师批评时的情景。



但当年他是小萌新,被骂几句也骂了。



但现在吴教授在骂的,看这年龄,还能出现在长海医生的,估计不是博士就是硕士,走出去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就这在吴教授面前还跟犯错的小学生似的。



两个挨批的学生看到门外有人,同时抬起头看了一眼。



这一抬头,吴老头的眉毛皱得更紧了,他是军人,军人的标准跟普通可不一样,正要发火,结果听到门外一个声音响起:



“吴教授,嘿嘿,你好。”



吴猛超一回头,马上就记起了这个当初一起西德参加世界外科大会,还同住一个房间的年轻人。



“陈棋?你怎么跑这来了?”老头也很惊讶。



两个学生一瞧救星来了,马上热情的招呼陈棋进来,搬凳子的搬凳子,泡茶的泡茶,甭提有多热情了。



吴教授也看出这两个学生的尴尬,“好了,你们去忙自己的吧,我说过的错误点以后不能再犯了。”



“好好好,吴老师您忙,这位同志你好,再见。”



陈棋进办公室后,将手上的礼物放了下来,这让吴老头很不满意。



“陈棋,来就来,有事说事,别整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都拿回去。”



“吴教授,这可都是我家乡的土特产,不值钱,这是酱鸭,这是腊肉,这是自己采的香菇干,你让我拿回去你是看不起我。”



吴教授一听是一些山货也放心了,手指点了点陈棋:



“你小子,好歹是国际双理事了,怎么行为还跟普通小医生一样,呵呵,说吧,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我这后面还要去手术室呢。”



钢铁直男说话就是这么直接,没有废话,懒得客气。



陈棋搓了搓手,不好意思地说道:



“这个这个,我去年不是涵授本科毕业了嘛,今年就想报考个研究生,这不,我不是说过我对肝胆外科比较感兴趣嘛,不知道您今年有没有收学生的计划。”



吴教授难得笑了一下:“你想报考我的研究生?”



“对对对,我目前已经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或者马上要发表的论文达到了6篇,另外你知道的,我当选了两个国际医学会理事,此外我也做过胰腺癌摘除术,肝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



陈棋迫不及待地显摆自己的成绩,想给眼前这位教授留下一个好印象。



吴教授思考了一下,反问道:



“你这么多论文里面,有几篇是肝胆外科专业的?”



“呃,一篇没有……”



“那你的两大国际医学会理事,有没有是肝胆外科,或者消化外科的头衔?”



“呃,都不是……”



“那你平时在越中做的手术,是不是以肝胆外科为主?你总共进行了多少台?病种有哪些?”



“这个这个,我,我……”



“我不出来了吧?”



吴教授难得的哈哈大笑起来:



“陈棋同志,你想报考我的研究生,有这个想法说明是你是一个想进步的年轻医生,这很好,值得鼓励。但你一不是从事肝胆外科,二也没有相关论文或成绩,你说我怎么收你呢?”



“啊……”



陈棋一听就失望了。



当初两人第一次见面,陈棋就提出过想跟他吴教授学肝胆,被无视了,人家当他是开玩笑。



这次他可是带了“束修”亲自登门,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报考意愿,结果还是被拒绝了。



其实陈棋不知道的是,吴猛超收徒弟,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有一个数据可以表明。



从1979年到2012年的整整34年间,他带教了85名硕士生,67名博士生,23名博士后。



而这里面,某些学生是硕士博士博士后一路跟着读,一个人占三个名额。



所以平均下来算一算,一年也就带一两个学生,这还仅仅是学生,不是入门弟子,真正的入门弟子数量不超过15个。



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吴门学生毕业出来后,个个都成为国内肝胆外科的顶梁柱般的人物。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