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853章人才和天才都不能准确定义你(2/3)

陶歌说:“那下午陪我回趟家吧。”

“啊?”

张宣一脸地不情愿。

陶歌在对面坐下:“怎么?

你不愿意?”

张宣怎么能承认:“要不明天吧,我今天肚子有些不舒服。”

陶歌半眯着眼睛:“然后带上双伶一起去对不对?”

张宣干笑一声,差不多就是这意思。

陶歌一时间没做声了,等到埋头把西瓜吃完才起身踢他一下: “洗下手,现在出发。”

张宣说:“ 人世间”

还有20万字就看完了,你不看完?”

陶歌往大门口走去:“不急,一下看完就没得看了,姐忽然有些舍不得。”

看到门开,看到人已经不见了,老男人叹口气,这是躲不掉了哎。

说实话,他现在非常不愿意见陶显两口子。

以前嘛,张宣和陶显夫妻都处在云里雾里,不觉得有什么?

可现在,彼此就隔着一层纱,凑一起怪尴尬。

一路上两人都没说话,闭着眼睛休息。

直到车子进了越秀区,张宣才对开车的赵蕾说:“停下车,我去买点东西。”

陶歌插话:“不用,我包里带了茶叶。”

张宣看了她会,半晌后又对赵蕾点点头,示意继续开车。

陶显还是老样子,人非常精神。

倒是陶母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些憔悴。

不过陶母很热情,对着张宣招呼:“张宣来了,快进来坐,外面热。”

“诶,好。”

张宣换鞋进门后,那种感觉就上来了,总觉得陶母在背后盯着自己一样。

喝完一杯凉茶,等到陶母去厨房帮着丈夫做菜的间隙,陶歌似笑非笑地问:“你好像很紧张?”

“有吗?”

张宣眨巴眼,在沙发上动了动身子。

陶歌换个位置来到他身边坐好,用只有两个人听得见的声音调笑他: “要不你把姐娶了,就不会这么心虚了。”

张宣瞄瞄厨房门口:“算了吧,你们这种高门大宅,把你娶了我更不自在。”

陶歌不以为意,“吃完饭陪我去逛街。”

张宣说:“逛什么街啊?

直接去银泰商城拿就是了,要什么有什么,省时还省力,东西质量又好。”

陶歌撩下头发:“也行,等会你去帮我拿几打长筒丝袜过来,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就拿什么颜色的。

你要是担心到时候自己控制不了的话,还可以拿盒避孕套以备不急之需。”

张宣:“......”

见他不说话,陶歌偏头撇了撇:“觉得安全措施碍事?”

张宣白了眼。

陶歌双腿轻轻摩擦了下:“最近干旱严重,到处缺水,你有什么想法姐也是能理解的。”

张宣嘴巴张了张,打算说话时,陶母已经端起一盘红烧肉出来了。

看一眼大女儿之前坐的位置,陶母心里叹口气,和蔼可亲地说:“已经在炒最后一个菜了,马上就好。”

“诶,辛苦叔叔阿姨了。”

把陶母刚才的微表情尽收眼底,张宣觉得很怪,脸上挤出笑容,一时间都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等到陶母返回厨房,张宣没好气道:“唉唉唉,别挨着这么近行不行?”

陶歌用快子夹一块红烧肉放嘴里,笑说:“何必掩耳盗铃?

我妈每次见到我都在叹气。

你只要不动姐,她老人家就只能叹气,逼不了你。”

这话没毛病,可问题是老夫也是男人啊,万一哪天城门失火,不得遭罪大了?

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陶歌回眸从头到脚打量他一番,尤其是在某处停留许久,最后饶有意味地笑了笑,继续对付菜。

陶母又端个菜出来了,陶歌伸快子吃一口就对她说:“这手艺越来越好了,你的幸福指数遥遥领先全国人民。”

陶母对这个女儿是又爱又恨,恨其不争的恨,温温笑:“有客人在,你吃相别太难看了,好歹也先去洗个手。”

闻言,陶歌放下快子,站起来对张宣道:“走吧,姐带你去洗个手。”

张宣跟着起身。

望着两人去洗手间的背影,陶母又转回了厨房。

随着陶显把最后一个红烧豆腐端上桌,四菜一汤算是齐了,都是些家常小菜,不过颜色看起来还不错,有食欲。

从这点可以看出,陶显确实是用了心思的,难怪陶歌说陶母的幸福指数遥遥领先,想想也不无道理。

要知道在很多家庭,一旦男方有大作为,女方是家庭主妇的话,很多男人从外面回来就基本不动了的,躺沙发上就当起了大爷。

像陶显这样外面顾大家,回家顾小家的确实属于那一小撮。

席间,陶显问起了他的小说“人世间”

,还没等张宣接话,陶歌就替他回答了。

陶歌说:“已经写完了,我这次回国就是为了这部小说。”

听闻写了两年之久作品的定稿了,陶显比较期待,“前阵子还有朋友问我关于你这部作品的事情,这下好了,他不用等了。”

陶歌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心思:“他要送一稿给陶芩的,可以给你拿过来先过过目。”

张宣连忙附和:“明天我刚好要去白云机场接洪社长,到时候带给叔叔看看,正好帮我掌掌眼。”

今时不同往日,他非常相信这对父女,或者说相信陶歌。

陶显今天的话明显比往日里多,聊完“人世间”

后,话题一拐一拐,又到了银泰资本上。

陶显问:“金融投资很有发展前途,而我们在一块还有很多经要取,你当初是怎么想到往这方向走?”

张宣没隐瞒,把遇到老邓的事情讲了讲。

然后说:“老邓以前在美国高盛工作过,在这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来会有很多高科技企业应运而生。

而高科技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我手里刚好又有几个闲钱,正琢磨着怎么样把钱最有效的花出去,于是和有着丰富经验的老邓一拍而合。”

陶显问:“听说你们想往银行证券方向发展?”

张宣身子稍微前倾,手里的快子缓了缓,坦诚道:“往金融这条线走,银行和证券是一个绕不过的坎,在我们的初步设想中确实有意往这方面延伸。

不过银泰资本现在还处于积累经验和资金的阶段,步子还不敢迈得过大,得一点一点来,等有了机会、有了经验、有了资本,再加速前进。”

陶显对他的话很满意,沉吟一会说:“国内正在大搞建设,各方面各行业都需要有识之士和大量资金,你现在年纪轻轻就有这个想法和胆识,很不错。

男儿郎嘛,要敢闯敢拼,你这个年纪输的起,也亏得起。

不要被困难束缚住脚步,我们国家很大,这个世界很大,大到能容下你的梦想和野心。”

见张宣一脸认真地听着,陶显又说:“人啊,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容易一叶障目,我们老了,已经快干不动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还得靠你们年轻人。

你现在本科已经毕业了,虽然还在读研,但不妨多去外面走走,去发达国家看一看,多取取经,拓展一下自己的心胸和思维。

我很希望咱们国家的金融能快速赶上美国。”

张宣表面平静,内心实则已经懵逼,今天的陶显也太不陶显了。

以往叫自己来吃饭,多是话家常,再多也就是写作方面聊几句,哪像今天这样说这么多的?

他诚挚地说:“谢谢叔叔教导。”

陶显看一眼自己的大女儿,“这些话如果是前几年,我是不会跟你讲的。

就算你在文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也不会跟你提。

可能是人老了,挂念的东西慢慢变多了,也偶尔会做一些平时不曾有的梦,让我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领悟。

而你在这个年纪能凭借自己的双手取得这样的成就,人才和天才都不足以准确定义你,所以我对你的未来很期待,想着到老了,看看你能走到哪一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