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49章 霓虹半导体的野心(2/2)

张路跟对方签署完一系列股权协议之后,终于把苏安期盼已久的消息反馈了回去。

苏安看着手机上发送来的合约照片,以及张路解释的整个来龙去脉,心里的那一份兴奋不比张路少。

尤其是,这这一次的商业谈判,完完全全属于惊喜的范畴。

本以为张路带给自己的芯片生产线,很有可能是来自欧洲的那一套增加了gps定位以及各种加密程序的二十二纳米。

到时候,看着这一套来自未来的二十二纳米生产线,很有可能需要连续几年的时间进行破解。

如果能够破解,还算有所收获。

如果这套设备被人增加了一些自毁程序,哪怕仅仅是软件范畴的自我毁灭,也足以让这条二十二纳米的生产线在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内发挥不出任何作用。

如今,虽然是一条二十八纳米的生产线,可是通过重复的光刻操作,这条生产线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是可以生产七纳米的芯片。

只不过,这种不计成本往往代价很高。

芯片的合格率,良品率,会非常的低。

也只有军需品,才会如此的不计代价。

而苏安所生产的可是民用消费品,追求的是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良品率。

再加上,在这二零零二年的时 空里,短时间内对全球还有技术领先。

也不可能在没有同行业者竞争压力的情况下,自杀式的去开启强行生产七纳米芯片的操作。

而真正意义上七纳米的生产线,所生产出来的七纳米芯片。

在良品率这一关键数值上,远远超过二十八纳米的二次曝光工艺。

不过,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设备很可能发送过来之后就可以使用。

现在就差找人验收,以及在二零零二年无尘车间的建设。

在金钱的驱使之下,张路很轻易地便凑齐了一个二十人的专家团。

而为了让这二十个人给自己去验收这一整套的生产线设备,张路给这二十个人每人开出了两百万人民币的辛苦费。

五天时间,这二十个人一直在尼康的芯片生产线上仔仔细细研究每一台设备。

这二十个人虽然在国内没有接触过二十八纳米的生产线,可是这么多年来所干的本职工作,从来没有偏离过芯片研发的领域。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接受到了这一份时间短,高报酬,待遇好的工作。

当确认这些设备没有任何问题之后,一只六十个人的安保团队随即进入到了工厂。

之后,预计三周时间,所有的设备都将进行打包装入集装箱。

三周之后,六架包机将直接飞往南非。

原本要进行海运的设想,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设备运输的安全问题上,二十位专家给出的建议是使用空运。

虽然从霓虹国运送到南非使用了航空运输,可是这样的航空运输,张路不晓得苏安能否接收到航空快递。

为了确认苏安能否接收到这样的航空快递,张路决定包机测试一番。

而苏安收到张路的测试请求之后,立马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