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各路国企皆到场(2/3)
按理说,门口来了这么多友商,他们最差也应该派人招待一下,甚至让咱们参观一下才是。
毕竟咱们这些人,说的直白些,可是给他们来送钱的。
这做生意,哪有把顾客档在门外的道理。”
“哼...
按理说?
现在人家手中掌握高新技术,那里还会跟你‘按理说’!
现在的情况好听点儿,咱们这叫上门送钱。
说的难听点儿,这就是上门求人。
现在小黄人科技掌握了最强的技术,他们想卖给谁或者不卖给谁,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
上级领导肯定不同意他们吃独食,一定会有其他厂家拿到供货。
毕竟,这么强大的技术,总不会是小黄人一家公司独立研制吧?”
经理这么多年见过太多人跟事,对于眼下的情况,一眼便能看得通透。
“如果不是小黄人一家公司独立研制,为什么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年轻人虽然入行时间很短,可是一直跟随着眼前这位采购经理四处奔波。
也正是这样的奔波,对国内市场的研发实力非常了解。
“如果之前有风声泄露,也不至于整个市场上如此的被动。
不过相比咱们,那些洋品牌恐怕更是一脸的愁容。”
此时,就连开车的司机也回头插了一句。
作为一个司机的身份,按理说不会参与这样的话题。
可是在这个年月的司机,那可都是心腹中的心腹。
偶尔插口一两句,也不会招来任何的不满。
“给公司打电话,把咱们现在的情况先汇报一下。
不过,反馈信息的时候,顺便也了解一下信息产业部那边是什么情况!”
原来,这些生产手机的厂家,可并非走的是独木桥。
能双管齐下,谁愿意去挤那独木桥。
况且,手中掌握手机牌照的厂家,除了现在的小黄人手机之外,只有一家民营企业。
对于这些国字号的企业来说,他们接触小黄人科技公司的时候,其实已经是第3步棋。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走的第1步棋永远是跟上级打交道。
只要走通了上级的路,小黄人科技公司重要吗?
抱有这种想法的企业,打死都不相信这些科技属于小黄人科技公司。
而这些企业走出的第2步棋,就是问遍所有的研发单位,想摸清楚到底是哪家单位研究出了如此高科技含量的芯片,居然能够把手机的存储做到4个g。
然而这第2步,摸遍了整个国家的所有研发单位。
可是最终反馈回来的信息,让人非常的惊讶。
所有他们能够接触到的研发单位,全部否认有参与这种新科技的研发。
对于这些国字号企业来说,接收到这样的反馈信息,其震惊的程度远远大于那些洋品牌。
洋品牌对于国内各家单位并不了解,或许某些情报部门更熟悉一些,不过这不能掩盖这些国企的惊讶。
当第2步棋走不下去的时候,他们这才派出了相关人员,来到小黄人科技寻求业务上的合作。
“电话我已经打过了,信息产业部那边比咱们这儿还热闹。
在那边,不仅仅是咱们拥有手机业务的企业。
如果说生产计算机的相关企业,凑个热闹也就罢了。
甚至家电类企业,也希望能够跟小黄人科技公司建立合作。”
年轻人赶紧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汇报给经理。
“哎...
等吧!
希望不会发生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中年经理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可是充满了担忧。
虽然内心依旧不相信,可是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家神秘的小黄人科技似乎真的掌握了一些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一旦这种科技没有其他的背景,即便是上级领导下命令,也要考虑事情的影响。
如果是国防工业采购的话,小黄人科技一定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可如果这些配件,是用来生产民用消费品。
小黄人科技未必会卖上级领导的面子。
就算卖面子,给一两家公司供货,也已经是极限。
把货卖给别人,让别人造出不同款式的手机跟自己竞争。
这事儿要放在古代,那可是通敌。
不过即便放在现代,商场如战场。
作为一家公司,有谁不希望能够垄断整个行业呢?
如果不是上级领导的命令,那些卖石油的公司会拆分吗?
如果不是上级领导的命令,那些搞通行的公司会拆分吗?
而且即便小黄人公司答应给一两家企业供货,这里面会不会有其他的猫腻,谁也不好说。
如果说不知道小黄人科技公司的研发体系也就罢了,甚至连小黄人科技公司生产基地在哪里都不清楚。
现在大家知道小黄人科技公司手机的生产线在哪里?
可是却搞不清楚对方芯片生产线在何处?
手机上那么多新式科技的电子元器件在何处生产也不知道。
在不知道具体产能的情况下,这家小黄人公司每个季度只供给几十万甚至100万套的产能,这对于整个手机市场来说还不够塞牙缝。
然而这位经理可能不知道,有些公司已经走出了第4步棋。
而这第四步棋就是联络倪南光同志。
希望通过倪南光的渠道,得到小黄人科技的大力支持。
在种花家,人脉跟人情至关的重要。
就凭借倪南光同志能够站在小黄人科技公司发布会现场主持新产品发布会。
说明他在小黄人科技的内部架构中有着非凡的地位。
如果他能够支持,或许大家成功率会高一些。
此时,就在几十家国产企业,左一步棋又一步棋的寻求合作时。
有一家挂着科技公司头衔的规模企业,却极为的尴尬。
因为这家公司在两年之前,把倪南光同志扫地出门。
古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谁能想到,这才他妈的过了两年而已。
此时的想连科技,正在召开内部的董事会议。
原本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公司的盈利数额也是越来越大。
之前的每一次董事会议,都是一片轻松愉悦的场景。
可是今天,会议室里居然很明显的感觉到压抑。
虽然想连科技的主营业务是个人电脑,但是现在的手机品牌,也已经是国产系列中的一线等级。
虽然市场的占有份额比不上品牌在个人电脑的市场占有率那么惊艳,但是手机业务也是蓬勃发展,正在成长为公司第二大盈利来源。
可就是在这种数据大好的情况下,一声惊雷而下,老天爷变天了。
原本想连科技只需要凭借集团庞大的影响力,跟国外的供应商处好关系,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拿到最新科技的手机配件。
而现在,连哪些洋品牌都惶恐不安。
供应商渠道更是一片的哀嚎,就在昨天晚上美股开盘时,所有的手机配件供应商,首当其冲的迎来了暴跌。
而这种暴跌很快延续到了以英特尔为首的一众高科技公司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