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078 有人落碗有人砸锅万字大章月票(3/4)

没错,就是邱尘风提议拍的那张照片,只是这位邱老板此时完全被无视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宁孑跟戈东树身上。

“各位,要做决定了。

我们守在那里的人已经想了各种办法也没能跟这个,嗯……宁联系上,他们甚至没有看到宁孑从那栋楼里走出来过。

所以有为集团已经抢在了我们之前。

如果他们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那么接下来有为集团肯定会以最快的速度申请注册湍流算法的专利。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被动了!”

“当然这种可能性极大。

有为集团本就是华夏公司,且在华夏年轻一代心中有着较好的声誉。

我们得到消息有为内部早在一年前便开始探讨成立专门的有为云部门,理由其产业优势进军云服务市场,同时补全其消费者业务的服务缺口。

这也意味着湍流算法对他们接下来发展的战略意义更大。”

“从有为这次直接派出了集团的排序在前五的高管戈就能知道他们的野心,戈本身就是有为集团董事会成员,在集团内权限极大,我们有理由相信,戈跟宁的这次见面,已经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

所以留给我们做决定的时间并不多了。”

思科全球业务总裁弗兰克·摩根索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如果宁孑看到这一幕,听到这位思科高管的汇报,大概会由衷的感叹原来外国老也能做出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猜这种事情。

当然感慨更多的大概还是三月大人心思竟然细腻如斯。

仅仅只是鼓动他拍了一张照片,竟然有如此大的作用,让无数人脑补出了九九八十一种花样。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这些身处高位的人们心眼是真多,各个都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当然这些人的心眼加起来,大概也没有三月大人的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思科的疑虑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湍流算法最大的漏洞大概就是没有在任何国家跟地区申请专利。

如果这些专利被有为集团申请了,可想而知在跟竞争对手谈条件的时候,会面对多的阻力。

至于说明文档里关于收费的详细说明,早已经被这些大人物忽略了。

一个说明文档,没有任何的法律效率,谁会在乎?

甚至哪怕真有法律效率,在百分之百的利润面前,其实都可以不在乎,不然大公司养着法务部那些精英律师,还跟全世界的顶级律所合作是干嘛的?

无非是给法务部多加点KPI而已。

于是现在大家正在面对一个艰难的道德抉择,其实可能也不那么艰难。

要不要抢先把专利给申请了?

正如戈东树担心的那样,面对利益,大家的道德底线都是可以自适应的。

当利益超过一定的界限时,有没有道德其实也无所谓了。

…… 思科现任CEO钱伯森·凯瑞将目光投向公司的首席技术官迈伦·克米特。

做这种事当然必须听取技术部们的建议。

跟钱伯森目光相对,迈轮·克米特耸了耸肩,说道:“克劳德已经在组织我们的工程师测试跟修改那些代码了。

目前我们并没有从这些代码中发现明显的漏洞,或者有意留下的后门。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不过对此我想表示乐观态度,因为技术部门并不会影响你们的工作。

我们还有时间去研究那些代码。”

说到这里迈轮顿了顿,提示道:“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科学家们可以看懂代码实现的功能,但却无法完全理解。

这是个很奇怪的技术。

我们的科学家们到现在还不明白激活码具体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设置这些,但我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们肯定能破解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不排除这也许只是故弄玄虚。

毕竟理论上来说只要源代码是安全的,直接使用自然就是安全的。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先将实现主要功能的代码模块剥离出来,进行修改跟重新组合后,再次还原成能够使用的源代码,并重新进行测试。

可以保证我们所使用的代码跟原始代码不同,但功能无碍。

这个工作大概三天后就能完成。”

…… 钱伯森点了点头,这正是他希望听到的。

既然技术部的官员都对这件事情表示出谨慎的乐观态度,那么也没什么必要犹豫了。

于是脸上也露出了微笑。

“其实刚刚我跟谷歌的乔纳森先生通过电话,他觉得我们可以合作。

谷歌的科学家们也在尝试分析那段代码,你可以跟他们沟通。

我们觉得可以申请专利这件事交给威尔尼森科技公司去做。

按照沟通的结果,我们会向威尔尼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当他们成功申请到专利之后,将会以每年五百万美元的价格将这项技术授权给思科跟谷歌使用。

所以大家的看法呢?”

会议室内的绅士们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

每年五百万美元的专利授权费用跟湍流算法的价值比起来,就跟不要钱没什么区别。

当然,这其中风险也是有的。

威尔尼森本就是一家皮包公司,并不具备任何研发能力,不过对于技术雄厚的大公司而言,也没想过这些。

公司那些科学家不正是研究这些的?

“看来大家都没意见,那么便这么决定了。

艾伦,你让克劳德加快些进度,当然,谷歌其实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让他们之间多交流,这也能早些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启动专利申请工作。”

“放心吧,钱伯森。

大家都知道这个工作很重要,我相信这次奖金丰厚到他们愿意牺牲一些个人时间,来完成这个并不算复杂的工作。”

“很好!”

冲着迈伦·克米特点了点头后,钱伯森敛去了笑容,变得严肃起来:“这次会议不会留下任何记录,也请众位要保持警惕。

当然我们会跟威尔尼森签署一系列的保密协议来保证我们的利益,同样,诸位也应该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

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承认与威尔尼森的这次交易。”

…… 一大早尼森·蒙巴顿正在阅读着那些大公司发给他的技术资料。

作为威尔尼森公司的特聘律师,以及老板,他对于这项工作非常重视,毕竟他的公司一般来说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而这次情况不同,如果真能把这单业务做好的话,能让公司在这个世界生存很久…… 当然,做这件事肯定是会被骂的,甚至还可能会有一些危险,但他不在乎。

实际上他很清楚,即便是找他合作,但那些穿着西装的家伙终究是看不起他的。

如果不是这次情况特殊,这些大公司甚至恨他牙痒痒,但谁在乎呢?

赚钱才是硬道理。

直接申请一个属于公司的专利,可比他每天搜集信息,去研究那些即将破产的公司手中掌握的专利能否找那些大公司碰瓷简单多了,更别提后者危险性更高。

毕竟做专利蟑螂其实就跟碰瓷差不多。

通过收购那些破产公司的专利,发起对那些科技公司的诉讼,以各种外观、布局等等非核心技术,从大型科技公司嘴巴里抢出一块肉来,本就是个危险性极高的事情。

一来大公司的法务本就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那些大公司对于核心技术专利把控都极为严格,一些边角料的专利其实很难敲出太多钱来。

往往都是走庭外和解的路子。

大公司节省精力,打发点小钱,他也能把生活维持下去。

但这次不一样了。

按照两位大人物给的口头约定,如果他能把这个事情办好,不但每年会有一千万美元的稳定收益,他还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将专利授权给第三方。

一亿?

两亿?

甚至更多…… 怎么说呢,尼森·蒙巴顿觉得自己遇到了贵人。

贵人并不是给他打电话的那位大人物,而是那个没有在任何地方申请专利便将所有技术细节上传到网络上的蠢萌作者,听说是华夏一个年轻的学生。

尼森·蒙巴顿甚至决定等他把钱赚到了,一定要去华夏一趟,去见一见这位送了他一场富贵的华夏人。

如果对方愿意的话,他一定要请这位贵人喝上一杯,然后诚恳的道歉,说不定他们还能成为朋友。

好吧,想远了。

在经过一整夜的资料搜集跟查找之后,尼森·蒙巴顿已经可以确定只要拿到具体代码,他的确就能快速的在全世界注册好专利。

因为到目前为止,他没有在任何专利检索库中找到类似的技术跟功能,这也意味着对于任何市场来说,技术的新颖性跟排他性没有问题…… 是的,尼森·蒙巴顿并不懂技术,但他懂专利法就够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