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70章 古来有之

齐夭夭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沈舟横,这分析的很对耶!

后世随着海运的崛起,沿着京杭运河繁华都市没落了许多。

“那就是说现在就西岗镇的路,被大石堵住了需要你们派人帮助。”

齐夭夭漆黑如墨的双眸看着他说道,“其他的地方都还好。”

“路基本都通了,村民们自己组织壮劳力,将路给清理了。”

沈舟横明亮的桃花眼看着她们说道。

“也是雨下的时间不长, 时间长了就不敢保证路况了。”

齐夭夭点漆黑亮的双眸看着他认真地说道。

“也有平邑大部分的山都是石头,不像是别的地方土山,雨大了这路都能给你塌了。”

沈舟横澄澈的双眸看着她们说道,“把路给冲没了,就不好修了。”

“那怎么办?”

齐夭夭关心地问道,没有大型机械,只靠人力,这路何年才能修好,修好了,万一大雨来了又给冲垮了。

“修肯定耗时耗力,修不好了,改道。”

沈舟横想了想看着她说道,“改道也不容易,估算看看吧!

看那个容易些。”

齐夭夭闻言嘴角直抽抽,“估算?”

“不然怎么办?”

沈舟横眸光认真地看着她虚心的问道。

一下子把齐夭夭给问住了,在现代生产力可比古代发达多了,依然有做不到的地方,别说现在了。

“是我想的太容易了。”

齐夭夭一脸歉意地看着他说道。

“说什么呢?”

沈舟横轻轻为她打着扇子道,“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那地里呢?

水都退下去了吗?”

齐夭夭如墨玉般的双眸看着他问道。

沈舟横闻言脸上浮现灿烂的笑意看着她说道,“他们回来时已经退下去了,水比想象中要退的快,翻翻地,就可以种秋了。”

忽然想起来道,“那犄角旮旯里种上菜了,冒出来得黄瓜、豆角。

怎么不告诉我, 让我种上啊!”

“都是墙角,还没巴掌大的地儿,哪里用的着你。”

陈氏开口道,目光在他们俩身上转了转道,“放心,你媳妇没动手,我还不至于让儿媳妇大着肚子种地。”

“娘,我可没这么说啊!”

沈舟横赶紧声明道。

“没这么说,你这么想的。”

陈氏指指自己的眼睛道,“我两只眼睛都看到的。”

“呵呵……”

齐夭夭抿嘴偷笑。

“这菜园子的菜不够吗?

我看都又活过来了。”

沈舟横看着又冒头的青菜道,“不是又补种了吗?”

“还得晒菜干呢!

冬天不吃啦!”

陈氏没好气地看着他说道,“这家里的事儿你就别管了。”

“行,行我不管。”

沈舟横闻言笑着说道,想起来又道,“对了,这边的事情基本上完了,鹿鸣就该回老家参加童试了。”

“那这鹿鸣一走,这门子和文书怎么办?”

陈氏关心地看着他说道。

“这夏收完毕了,我得为赋税忙碌起来,所以在县里呆的时间不多。”

沈舟横温润的双眸看着她们说道,“为了这开山凿渠的事情,我得上州府去。

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

“赋税高吗?”

齐夭夭漆黑如墨的双眸看着他问道。

“这要怎么说呢?”

沈舟横轻抿了下唇看着她说道。

“税?

太祖爷打下江山时,定下的三十税一,这么多年没变。”

沈舟横清明的眼神看着她说道,“其实翻阅史书历朝历代的赋税可以说都不高。”

拧着眉头道,“只不过苛政猛于虎。

胥吏官绅的重重加派之下,百姓的实际负担远甚于此。”

顿了一下又道,“我查过往年的记录,因为平邑县山多地少,在州府、省府出了名的,所以定的税确实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但是苛捐杂税很多。”

“明白了。”

齐夭夭闻言点点头道。

士绅仗着他们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有很多办法逃税的,有些甚至是合理合法的,就别提偷税、漏税的。

就算是官绅他们遵纪守法,照章纳税,他们交的税跟布衣百姓所承担的赋税,那也是九牛一毛。

这朝廷的正税也就将将够在册的科考上来的官员的薪俸。

其他胥吏,就如衙门的差役,那全都是靠潜规则来加派的。

果然!

沈舟横深邃正直的双眸看着她们温声道,“这粮食征上来了,仓储费用怎么办?

追加。

从县府运到州府费用怎么办?

继续追加,这路上遇见点儿事,要用钱打点,这钱还是追加。”

手中的羽毛扇摇的有些大,“这县衙派出去的征粮的税官,别看在百姓面前牛气冲天的,他们都算不上官,也算不上胥吏,是没有资格领朝廷俸禄的。”

都是临时工呗!

齐夭夭在心里腹诽道:真是古来有之。

这在后世吃皇粮的有财政开支,那临时工的工资还有单位的福利可不就是四处加派来的。

“那他们俸禄哪里出啊?”

陈氏好奇地看着他问道。

“当然也在苛捐杂税中,还能让他们自己带着口粮不成。”

沈舟横清明的双眸看着她们说道。

“怪不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我现在算是深有体会了。”

陈氏感慨万千地说道,庆幸地又道,“横儿多亏你考上了。”

官府的税吏们靠潜规则捞钱的时候,是会找士绅吗?

还是会找那些无权无势的穷鬼,答案显而易见。

从太祖皇帝立国到现在国祚有百八十年了,当年太祖制定税收制度时,那税额是够用的。

可现在官员机构庞大,依附在官老爷身边复杂的人群越来越多,这些人都不用交税的。

明显今时不同往日了,如果还在按刚立国时额度正税,加税是不可能价税的,祖宗之法不可变。

朝廷制定政策都是地主出身,就算有寒门子弟,也有亲戚朋友地主出身,谁会自己割自己的肉呢!

割韭菜它不香嘛!

这历朝历代的税收根本就是自欺欺人,在制度上我不加税,可真的就没有税了吗?

恰恰相反,那是万税万税万万税!

士绅有特权我又不交税,至于那些税吏们实际上从老百姓手里可没少收税。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