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244章 钱币的机会(1/2)

在柯茵与世界树们忙于建构金流网络的同时,林当然不可能轻松地在一旁看戏。

要是真敢坐着看戏,信不信马上被那二十六位大能灭成渣渣。

他一样有很重要的准备工作要做。

即在高座会议的最后,与拿出武尔坎神格有关的项目。

分析迷地流通的钱币金属成份,其目的是为了公正地计算每一枚钱币的正确价值。

毕竟迷地有良币、普通钱币与劣币之分,当然不可能随便存一枚钱币,就真的把它视为’一枚’来计算。

而要能够准确地计算钱币价值,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精准地测量每一枚钱币的金属成份与重量;并定义在固定重量之下,某种成份比例的金、银、铜币为’一枚’。

而为了贯彻’一枚’的定义,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铸币。

为此,林调回常驻在汽车研发与制造中心的银须矮人弗蕾亚。

太久没有提起几个银须矮人,绝对不是某郎忘记他们。

而是作为银须矮人族下一任族长跟族长夫人的杰梅因与玛丽特,因为不满某人的作风而求去。

林没有阻拦他们,反而送上了一笔路费,以及他们这么长一段时间,在自己手下做事所应得的报酬,当然扣除了这段时间的生活费与开销。

那对银须矮人夫妻就带上他们的和平武装,委托斑鸠同盟的人,护送他们回去地下世界的家园。

弗蕾亚是当初离开铁城的四个银须矮人中,唯一一个愿意以追随者的身分留下来。

她甚至得到了一枚七戒之一,算得上是亲信了。

不过平常时她没有住在大宅里,而是住在汽车中心。

作为对机械最熟悉的银须矮人,弗蕾亚在那班设计研发汽车的魔法师之中,算是最为出类拔萃的了。

她同时也是林在汽车中心的代表,兼顾查账与收取分红利润的职责。

不过更多时候,这位银须矮人族的剽悍老姑娘,最喜欢带着一帮人魔改汽车,或者是加装一些异想天开的机械装置,然后亲自试车。

银须矮人族的皮粗肉糙,在这种时候完全体现出来。

有谁在地球看过汽车撞击测试,是真人直接上,再告诉别人自己哪里不舒服的。

然后闷一口酒,就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做事。

弗蕾亚的爱人,赖利也留了下来。

不过赖利的想法比较亲近他的至交好友杰梅因,所以不愿意直接帮林做事。

赖利待在技术公会,作为一个匠人,有时客串战士,打一些散工来赚钱。

即使如此,赖利在公会内部的匠人等级评价中,也是最高等的那一群人。

赚的钱,可以让他生活得很滋润。

当然,得要无视技术公会也是跟某人有关这点,才能这么过活。

银须矮人想要完全摆脱某人的阴影,除非离开圣城埃斯塔力。

否则他们所擅长的项目,总离不开林所经营的范围。

而赖利之所以会留下来,是因为弗蕾亚生下了他的女儿,艾米塔。

那个小东西可说是银须矮人一族五百多年来的第一个新生儿,即使杰梅因这个求去的族长之子也十分看重。

不过弗蕾亚不愿意跟他们离开,回到银须矮人的家园。

杰梅因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让自己的好友留下来,照看好友他自己的女儿。

是说就算强硬要赖利跟着离开,或许这位好友会认份地跟着走,但他会伤心与担忧很长一段时间吧。

所以杰梅因没打算拆散他们这个家庭,而是选择自己和玛丽特一同离去。

当然也带上了他们在这段游历的时间,所收集到的知识。

留在圣城埃斯塔力的银须矮人夫妻,平常时也没住在一起。

两人虽同在一城,仍是聚少离多。

不过这就是银须矮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之间一点也没有不适应,或是觉得有任何不对。

弗蕾亚照顾孩子的同时,也将汽车中心的工作完美地完成。

赖利偶尔来看看自己的女儿,并且毫不吝惜地送上自己用了全部的技艺,所制作出来的得意作品。

将来也会把自己的手艺全部教导给自己的女儿。

对银须矮人而言,他们爱的表现就是知识与技术的传承。

对下一代来说,对银须矮人族的自豪,让他们渴求着父母辈的知识与技艺,并且期待着自己超越长辈的那一刻。

这是一个为技术而生,也为技术骄傲的种族。

无怪乎会走上和迷地主流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

所以不难想象,当初杰梅因对他的长辈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时,那是多么叛逆的言论。

那些老人家没有气到中风,足以证明他们的血管韧性够好了。

这一回把弗蕾亚调回来,当然是要借重她的手艺来铸币,这件对大多数人乃至于国家来说,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迷地的经济型态还在非常原始的阶段,刚刚脱离以物易物没有多久的时间,钱币的作用也还没有深植人心。

可以说这种时候,推行纸钞,甚至是上马信用本位的金融制度的话,绝对是脑残至极的做法。

钱币之所以被人认可其购买力,是因为本身就是贵金属,确实有其相对应的价值。

一张纸能够代表什么?

然而铸币这件事情,并不是被严格控制在国家的手中。

甚至会铸造钱币,也是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

以黄金为例。

简单地说就是在以物易物的过程中,没有人会出门带着一大坨金锭,然后在跟别人交易的时候,才临时切割金锭,切下足秤的黄金跟别人进行交易。

这又不是切猪肉,不够秤的时候就在大块肉上再切下一条补上,要是过秤就切下一点收回。

黄金的切割既困难也麻烦,不可能临时作业。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黄金从一开始就制作成小单位。

譬如金沙或是小块金锭。

在交易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地添加或减少,直到足秤为止。

然而黄金的纯度一直都是个问题。

每一次交易都要先验一下纯度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更不用说纯度的检验可不是用肉眼看,用手摸就能判断的了。

所以掌握有金矿,有能力开采的人会在他们制作的金坨子上,印上家族的徽章。

这样的黄金只要检验过一次,之后再与熟人交易,对方就能够大概判断出这种金坨子的价值,加快交易的速度。

顶多之后不定期抽验,以确定金坨子的成分跟过去是维持在差不多的水平。

而盖上家族徽章的金坨子,就是金币的雏形了。

基本上只要是掌握有贵金属矿脉的组织,不论是国家或贵族,他们都会自己铸造金、银、铜币。

这是为了方便交易,而不得不做的作法。

这就好像在地球用现金做小买卖的人,不论喜不喜欢,都必须要准备一些零钱。

都是大钞怎么做生意呀。

既然知道不同的组织,铸造钱币的工艺有好有坏,让钱币有劣币、良币之分。

那么为什么拥有较好技术的组织或国家,不将劣币重新镕铸为良币?

林在打算以金钱冲击第九权能的时候,就曾经研究过这方面的事情,却找不到答案。

为什么没有国家想要掌控钱币的话语权?

最终还是从一个技术公会的矮人口中,得知了这个在迷地众所皆知,然而穿越众却容易被自身经验所误导的事情。

一言以蔽之,就是’火耗’二字。

当帝国监造铸币的官员,将征收到的一万枚劣币以帝国的技术重新镕铸,变成了六七千枚良币,然后那名官员就被推出去杀头了…… 理由:当官可以鱼肉乡民,可以横征暴敛,但贪了皇帝的钱就是找死。

所以砍了没商量。

再换一个人来,同样!

没改善!

所以又砍了。

当砍下七八颗原本是能吏的脑袋,就算脑子迟钝的也知道事情不正常了。

这时人们也才意识到,原来这么整,钱的数量与斤两会变少。

但具体会少多少,却没有人可以说一个准。

所以之后遇到重铸币的差事,负责监管的官员通常会求一个耗损的允许程度。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