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1章 却话寻故只身来
冥琪有些惊疑的话语,也传进了还在呆滞的冥玉耳中……
李言在临近前方山脚的时候,他便从隐匿中显出了身形,他最终就是要与冥琪相见,再悄然潜入对方的洞府,那可就有些不像话了。
更何况那可是一名女修,人家如果正在修炼什么隐秘功法,自己那个时候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可就是自己的不对了。
李言在探查四周没有人注意这里后,他觉得直接惊动冥琪就好了。
虽然很少时间没有见面,以自己当初对不死冥凤族的恩情,冥琪二女同时......
春雷未歇,晨雾如纱。
石坛上的渺莲花瓣尚未落尽,风一吹,便卷着露珠飘向远方。那盲童的话久久回荡在母亲心头,她抱着孩子跪坐在碑前,泪流满面。她不知这无字碑为何而立,也不知五仙门是何存在,但她清楚地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安宁正从大地深处升起,渗入骨髓,仿佛童年时祖母哄睡的歌谣。
忽然,地面微微震颤。
不是地震,也不是风暴前兆,而是某种沉睡已久的东西正在苏醒。远处山林间,一只白鹿自雾中走出,角上缠绕着五色丝线,眼瞳澄澈如星。它不惧人,径直来到石坛边,低头轻触那块无字碑。刹那间,碑面泛起微光,一道裂痕悄然浮现,随即蔓延成网状纹路。轰然一声,整块石碑碎裂,化作无数晶莹碎片悬浮半空。
每一片,都映出一幅画面:
第一片:破庙雪夜,五个身影围坐火堆旁,共享一碗稀粥;
第二片:郎中伏案抄录《草木同行录》,窗外百姓提灯守候;
第三片:阿舟驾船破浪,身后三百渔火连成银河;
第四片:叶知微跪于疫区村口,为垂死老妪喂下最后一口药汤;
第五片:老奶奶盘膝七日,渺莲开花,甘泉涌出。
而后,所有画面融合为一??五个白衣人并肩而立,手持蓝焰灯,背对朝阳,面向苍茫大地。他们没有面孔,却让人心生熟悉,仿佛曾无数次在梦中相见。
“他们回来了。”有人低语。
话音刚落,五道光影自碎片中升腾而起,直冲云霄。它们并未消散,反而在高空凝聚成一颗星辰,悬于天心,与北斗遥相呼应。自此之后,每逢月圆之夜,此星必亮,且光芒渐盛。
与此同时,各地异象频现。
东海海底,沉没千年的古城浮出水面,城中央矗立一座铜殿,门楣刻着“五仙遗府”四字。殿内空无一物,唯有一面水镜常年不涸。渔民偶经其上,若心怀善意,镜中便会浮现未来片段:或是自家孩童考上书院,或是久病亲人康复归家;但若存贪念恶意,则只见血雾弥漫,耳边响起悲鸣。
南方丛林深处,同行神树突生异变。某夜雷雨交加,整棵树竟缓缓拔根而起,迈步前行!它穿山越岭,所过之处枯木逢春、毒瘴退散,最终停驻在一处荒芜山谷。树冠展开如盖,果实纷纷坠地,每一颗落地即化为人形??皆是幼童模样,双目紧闭,皮肤透明如玉。
七日后,这些孩子同时睁眼,开口第一句话竟是同一句诗:
> “我不求长生,不慕权贵……”
科学家赶赴现场,惊骇发现这些孩童体内并无常规DNA结构,其细胞活性远超人类极限,且脑波频率与地球共振场完全同步。更诡异的是,他们彼此之间无需言语即可交流,仅凭眼神便能传递复杂信息。柳青禾闻讯赶来,凝视良久,终低声叹息:“这不是新生,是归来。”
她命书院弟子将孩子们带回抚养,并命名为“同行者二代”。然而她心中明白:这些人并非普通继承者,而是当年那五位先行者的意识投影,在历经百年轮回后,借渺莲之力重返人间。
风波未平,朝廷再起震荡。
皇帝本已年迈,近来更是夜夜梦见五盏蓝焰灯在他寝宫游走,灯下有声低语:“你欠下的债,该还了。”起初他以为是心疾所致,可连续七日梦境相同,连说辞都不差分毫。终于一日清晨,他披衣起身,召集群臣于太极殿,当众焚毁历代密档,宣布废除“龙脉监”、“天机院”等神秘机构,开放皇家藏书阁供百姓阅览,并下令彻查百年来所有冤案。
最令人震惊之举,是他亲自前往北境寒疫遗址,跪在当年第一个被治愈的女孩坟前,叩首三拜,然后削发为僧,隐居深山,终身诵念《同行吟》以赎前愆。
朝野哗然,却无人敢阻。因为就在皇帝出走当日,全国各县的蓝焰灯同时熄灭三刻钟,随后复明,火焰竟由蓝色转为金红,宛如朝阳初升。民间传言:帝王之私欲曾遮蔽天光,今既放下,天地自还清明。
然而,光明之下,仍有暗流涌动。
西部沙漠边缘,一名少年拾荒者在沙丘下挖出半截残碑,上面依稀可见几个古篆:“逆行人,断同行之路者,终将化尘。”他不解其意,随手扔进背篓。当晚,他梦见自己站在一片焦土之上,对面站着另一个“自己”,身穿黑袍,眼中无光。那黑影冷冷道:“你本可活命,但他们非要救你,结果害死全村。你说,善真的值得吗?”
少年惊醒,浑身冷汗。自那日起,他开始质疑一切:为何要帮陌生人?为何要牺牲自己?那些点灯的人,真的改变了什么吗?
他悄悄离开村庄,辗转来到一座废弃道观。观中住着一位自称“忘忧子”的道士,白发披肩,眼神幽深。此人不讲经,不做法,只问来访者一个问题:“你最恨谁?”然后根据答案,赐予一枚黑色符咒。据说服下此符者,可斩断情念,心如铁石,再不受“善念蛊惑”。
少年犹豫再三,终究吞下了符咒。
起初毫无异样,可几天后,他发现自己再也流不出眼泪。看见饿殍倒毙路边,心中竟觉快意;听闻救灾队伍遇难,嘴角反而上扬。更可怕的是,他的影子开始脱离身体行动,有时半夜醒来,发现影子正蹲在窗前,盯着外面的蓝焰灯,似在谋划什么。
这一日,他回到故乡,却发现村中已建起一座“同行井”,人人轮流挑水灌溉田地,孩童在井边读书唱歌。他站在高处俯视,突然怒不可遏,冲进井中,欲将其填埋。村民拦阻,他竟拳脚相向,嘶吼道:“你们都被骗了!根本没有五仙门!所谓善良,不过是弱者的自我安慰!”
混乱中,一道苍老声音响起:“孩子,你中毒了。”
是那位曾唤醒渺莲的老奶奶。她拄拐而来,虽已百岁,目光依旧清亮。她不躲不避,直面少年,缓缓解开衣襟,露出胸口一道陈年烧伤疤痕??那是三十年前为救火灾孤儿留下的印记。
“我疼过,痛过,也怨过。”她说,“可当我把最后一个馒头给路边乞儿时,我发现,我不是在施舍,是在找回自己。”
少年怔住。
老奶奶继续道:“你以为断情绝爱就能强大?错了。真正的力量,来自愿意为他人受伤的心。你吞下的不是符咒,是恐惧的种子。现在,让它出来吧。”
说着,她轻轻握住少年的手。那一瞬,少年体内仿佛有什么东西崩裂了。他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这是他十年来第一次流泪。泪水滴落在地,竟开出一朵小小的渺莲。
影子蜷缩在他脚边,渐渐消散。
数日后,少年自愿进入同行书院学习。他在日记中写道:“原来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光明。我曾以为善是一种负担,如今才懂,它是唯一能让人挺直脊梁的东西。”
此事传开,各地陆续出现类似案例。有人因长期压抑悲悯而心理扭曲,有人被邪说蛊惑否定善行价值,更有官吏借“效率”之名推行冷酷政策。面对这些新挑战,五仙门不再只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出击。
柳青?发起“心灯计划”,组织心理学家、哲学家与修行者共同编写《共情训练手册》,在全国学校推广情感教育课程。孩子们从小学习识别情绪、理解痛苦、练习倾听。考试不再只看分数,还要评估“是否曾在别人哭泣时递上手帕”。
叶知微则建立“心灵防疫队”,专治因冷漠、仇恨、绝望引发的精神疾病。她们发现,许多暴力犯罪者童年都经历过“被无视”的创伤??摔倒没人扶,生病没人问,说话没人听。于是她们反其道而行:每日定点走访社区,主动问候孤寡老人,陪流浪汉吃饭,给失业者写鼓励信。奇迹般地,街头冲突逐年减少,监狱收容率下降四成。
阿舟在渔村设立“影子疗愈营”,专门收容那些失去共情能力的人。营地没有围墙,只有篝火与歌声。每晚,所有人围坐一圈,讲述自己最羞耻、最痛苦的经历。不允许评判,只允许说一句:“我听见了,我在。”
一位曾杀害同伴的海盗在此忏悔三年,最终自愿赴死赎罪。临刑前他说:“我不是怕法律,是怕辜负那晚的火光。”
然而,最大的考验仍在酝酿。
某夜,太空站宇航员再次报告异常:地球蓝焰灯光网络突然出现大片空白区域,集中在欧亚大陆交界地带。紧接着,卫星图像显示,一群身披黑袍的人正在建造巨型金属塔,塔顶镶嵌一颗黑色水晶,正不断吸收周围光线。
情报传来,众人震惊。经查,此组织名为“终焉会”,信奉“宇宙本质为虚无,唯有毁灭才能解脱”。他们认为五仙门传播的希望全是幻觉,誓要摧毁所有蓝焰灯,切断“同行信号”,让人类回归原始混沌。
更可怕的是,他们掌握了一种技术??“反共鸣波”,能干扰人心中的善念频率,使人瞬间陷入暴戾与怀疑。已有三座城市因此爆发大规模骚乱,民众互相攻击,甚至焚烧义诊所。
危急关头,五位核心人物齐聚山村旧址。
郎中已年逾八旬,呼吸依赖药炉维持;老乞丐双目失明,却仍坚持每日抚摸那株五色莲木;阿舟带来三百艘渔船改装的“光明舰”,可空中飞行,搭载净水装置与广播系统;叶知微携十二位医师组成“心脉阵”,准备以集体意识对抗黑暗共振;柳青禾则取出一本泛黄手稿??那是同先生亲笔所书《五仙真解》,从未示人。
“书中说,”她轻声道,“五仙门真正的力量,不在灯,不在药,不在术法,而在‘信’。只要还有一个人相信同行的意义,门就不会关闭。”
众人决定启动终极仪式??“五心归一同”。
他们在五色莲木下布阵,分别代表医、慈、勇、智、信五大精神。五人盘膝而坐,手牵着手,开始齐声吟唱《同行吟》。歌声起初微弱,渐渐汇聚成河,穿透风雨,传向四方。
全球亿万人感应到这股波动,自发点燃蓝焰灯,加入合唱。
歌声如潮,冲破大气层,直抵宇宙深处。那颗由五道光影凝聚的星辰猛然爆亮,释放出一道贯穿星河的光束,精准命中黑色水晶塔。轰然巨响中,水晶碎裂,终焉会首领仰天狂笑:“你们赢不了!虚无才是永恒!”
话音未落,他的影子忽然脱离身体,化作一团黑雾扑向人群。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盲童突然出现在现场??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他伸出手,轻声道:“我也看见你了。”
黑雾剧烈震荡,竟在空中凝成人形,赫然是另一个“少年拾荒者”,满脸痛苦。
“放过我……”它哀求,“我不想做恶,可没人记得我……我死的时候,连名字都没有……”
盲童流泪:“我记得。你叫小川,十二岁,死于饥荒。你最后做的事,是把半块饼塞进妹妹嘴里。”
黑影颤抖,缓缓跪下,化作点点微光,融入大地。
终焉会彻底瓦解。幸存者被送往“影子疗愈营”,接受长期治疗。
事后科学家研究发现,那黑色水晶实为“遗忘之核”,由千万年来被忽视、被抹杀的痛苦灵魂凝聚而成。唯有记忆与承认,才能将其净化。
春天再度降临。
五色莲木开出前所未有的花朵,五瓣各呈一色,花心悬浮一颗晶莹露珠。老乞丐用那只陶碗接住露水,递给郎中。郎中饮下,竟咳出多年积郁的黑痰,脸色恢复红润。
“原来真正的药,一直在这里。”他笑着流泪。
十年后,世界迎来新纪元。
“同行文明”成为人类共识。各国签署《蓝焰宪章》,确立“共情优先”原则。战争被视为集体心理疾病,外交谈判必有心灵调解师参与。新生儿出生时,医生不说“恭喜得子”,而是点亮一盏微型蓝焰灯,放在婴儿掌心,寓意:“愿你一生,都能照亮一人。”
而那五个白衣人的传说,终于有了名字。
考古学家在北极冰层发现一艘远古飞船,舱内保存完整日志。记录显示,五万年前,一支星际文明探测地球,见人类虽弱小却屡屡为他人赴死,深感震撼。他们决定留下种子??五枚基因编码胶囊,植入不同族群,激发“利他本能”。
日志最后一行写着:
> “我们不是神,只是路过的好心人。若你们读到这段文字,请继续走下去。
> 因为宇宙那么大,黑暗那么多,
> 总得有人提灯。”
人们这才明白,所谓“五仙门”,不过是高等生命播下的希望火种。而“同行”,则是人类回应这份善意的方式。
又一个清明。
盲童已长大成人,成为首位“心光工程师”,研究如何将情感转化为可持续能源。他带着女儿来到石坛遗址,教她种下一株渺莲。
小女孩问:“爸爸,为什么我们要一直种它?”
他望向星空,轻声回答:
“因为总有一天,也会有人为我们点亮一盏灯。那时我们才知道,原来从来都不是我们在坚持,而是光,一直在推着我们走。”
春风拂过,万千渺莲齐放,五色花瓣随风飘散,落入江河湖海,飞向城市乡村。
在某个无人知晓的角落,新的陶碗已被洗净,静静等待盛上第一碗热汤。
而在遥远星域,那组古老信号再次启动。
这一次,不再是图像,也不是旋律。
是一句话,用七十二种语言同步播出:
> “地球,已通过‘文明资格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