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马特-达蒙(1/2)
在罗兰的前世,很多人都说,身为A-list的马特-达蒙,那就是努力终有回报的典型。
因为和受上天眷顾,凭借《泰坦尼克号》一鸣惊人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相比。
他的晋升之路,那可是相当的坎坷。
从哈佛退学的他,为了梦想一头扎进好莱坞,但在追梦的道路上,却接连失败。
第一部担纲男配的《高校风云》,一千八百万的投资,仅收回了一千四百七十万的票房; 第二部参与主演的《美国传奇》,三千五百万的投资,仅收获了一千八百六十万的票房; 虽然第三部《生死豪情》依旧亏损,但四千六百万的投资换来一个亿票房的成绩,还是让马特-达蒙脱离了票房连投资额都达不到的尴尬境地,但问题是…… 他的第四部电影,又将这种美好的进步还回去了。
《造雨人》四千万的投资,四千五百九十万的票房,让他再度陷入了迷茫。
这种拉胯拉胯在拉胯的成绩,让追梦的他备受打击。
但马特-达蒙却并没有被这种困难击倒,在接连失败之后,他依旧能沉下心来,和好兄弟本-阿弗莱克一同打造了《心灵捕手》,而当这部电影上映后…… 二点二五亿的成绩直接让他咸鱼翻身!
成为了好莱坞当年最闪耀的新星!
不过,可惜的是…… 之后他参与的《赌王之王》、《天才雷普利》、《重返荣耀》、《骏马》,又特码全都失败了!
于是乎,小有名气的他只能在《十一罗汉》里给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打下手,而当《谍影重重》上映时,他这才站上一线,成为真正的A-list。
这种人生里的起起伏伏,那简直就是命运捉弄的体现。
而能抗住接二连三的失败,迎接最终的成功的他,那更是励志的典型!
但—— 这一切其实都是屁话。
虽然马特-达蒙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因为不愿面对放学后那冰冷的家,所以他才会在高中时期加入了学校的剧团,和那里的家伙,成为了玩伴,但他的家庭环境,其实从来就不差,他的妈妈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对面的莱斯利大学的教授,不仅如此,他妈还常年去哈佛代课,在物质基础上,从不会亏待自己的儿子。
说得难听一点,从哈佛大学里退学,那是真的。
而就算退学了,那其实也无所谓。
因为他和那个能随时回到哈佛的比尔-盖茨一样,就算在好莱坞追梦失败了,他也能滚回哈佛,重新拿个毕业证,然后出来找工作…… 退学的压力?
不好意思,一点没有。
至于为什么要闯入好莱坞?
这其实和追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因为马特-达蒙的好友本-阿弗莱克的父亲,是一名剧作家,曾经在波士顿剧院公司担任过舞台经理,由于从小就在这种戏剧氛围里长大,所以本-阿弗莱克总喜欢扮演点什么东西。
久而久之,演戏,就成为了本能。
而在双方碰面之后嘛,没有人管的马特-达蒙,就被本-阿弗莱克拉下了水。
起初,马特-达蒙只在学生戏剧中露面,后来,当去哈佛取景的《现代灰姑娘》剧组需要几个背景板的小角色,并且在哈佛的戏剧社里选人时,被导演唐纳德-佩特里相中的马特-达蒙获得了在剧中出镜的机会,而且还拥有一句宝贵的台词。
乍一看,这种开端,没啥问题。
因为所有励志派的演员,那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但…… 和所有人的设想截然相反的是,马特-达蒙并不是在参演了这部电影后,就对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是他的好兄弟本-阿弗莱克,对电影女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因为《现代灰姑娘》的主演,是茱莉亚-罗伯茨啊!
当本-阿弗莱克得知,好兄弟竟然被茱莉亚-罗伯茨的剧组选中后,知晓对方小有名气的他便怂恿马特-达蒙和对方搭讪,而由于茱莉亚-罗伯茨当时也算是新人,所以很快便和马特-达蒙成了朋友,并且在得知马特-达蒙有表演功底后,将其推荐到了自己的朋友连姆-尼森的新作中跑个龙套,而那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好妈妈》。
乍一看,这平平无奇的电影名称好像不是什么大作。
但事实上,这的确不是什么大作。
八十年代的连姆-尼森,那也是个新人。
可和他搭戏的家伙,却是个大佬!
《好母亲》的女主,是黛安-基顿!
没错,就是那个缠了伍迪-艾伦几十年的戴安-基顿!
而当马特-达蒙和戴安-基顿搭上线后,他其实就已经抱上犹太帮的大腿了。
在《好母亲》的简短戏份结束后,对方便直接将其送到了隔壁的《梦想之地》剧组里学习,而这部电影的主演,则是凯文-科斯特纳!
至此…… 九十年代初,最火的三名演员,马特-达蒙都认识了。
当茱莉亚-罗伯茨在九零年凭借《风月俏佳人》砍下四点六亿的票房,凯文-科斯特纳的《与狼共舞》更是在屠杀市场,连姆-尼森签下了《辛德勒的名单》后…… 明白成名时机已经来了的马特-达蒙便果断退学,进入了好莱坞,而在这三人的推荐下,他直接就拿到了《高校风云》的男配,并且在电影扑街的情况下,继续横扫各种项目。
如果没有这些家伙的背书…… 哪个人能在只跑过三次龙套的情况下,直接担纲千万投资中的男二号?
如果没有这些家伙的背书…… 又有几个家伙能在主演电影连亏三部的情况下拿到弗朗西斯-科波拉的项目?
在好莱坞这个只看关系不看人的地界上,学识,那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因为只要抱准了大腿,你就不筹项目!
当然了,虽说马特-达蒙也是通过抱大腿而起家的,但他的运气,的确是差了点。
四连扑成一部然后继续四连扑的情况,那真的是世间少见。
紧接着,翻身之作又遇上了罗伯特-汉森。
这种连续踩屎的运气,也没谁了。
如果没有罗伯特-汉森这个狂打美国警方脸的间谍,那《谍影重重》可能就会在零一年上映,虽不说票房结果到底如何,但宣发方面,那肯定会比现在要宏大的多。
是的,即便罗伯特-汉森的判决已经下来,不想被执行死刑的他和检方达成了认罪交易,被判十五个终身监禁,但就算他会在牢里老死,也无法改写已经带来的问题。
他的所作所为,会让CIA蒙羞,更是将FBI钉在了耻辱柱上。
正因如此,讲述CIA无能的电影《谍影重重》,在宣发方面,其实约等于无。
虽然全美有两千六百三十八家影院会上这部电影,但除了院线门店里的线下硬广外,其他的线上广告,那简直就是小猫三两只—— ABC非黄金时间段的广告,是整部电影在有线广播电视网上的唯一宣传; 而在IMDb上买的分类宣传,则是整部电影在互联网上的唯一窗口。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票房能高的起来,那就有鬼了!
而首周末两千七百万的成绩,更是最好的印证。
可就算这部电影的成绩没有达到立项时的预期,罗兰其实也不在意。
因为和FBI的友谊,又或者说是和小灌木丛的友谊相比,这部电影的票房,那是真的不重要,更别说,这部电影本就能通过长线放映,收回本钱。
既然怎么样都不会亏,那他就更无所谓了。
但是嘛—— 在电影上映之后,他却给凯瑟琳-肯尼迪去了个电话。
他告诉对方,自己想要快速推进《谍影重重》的续集拍摄工作,而当对方得知了罗兰的真实想法后,搞不明白罗兰的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的她,想要深究缘由。
“罗兰?”
“嗯?”
“你现在不是和华盛顿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吗?”
“对啊!
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当然有啊!”
凯瑟琳-肯尼迪顿了顿,道:“你既然和华盛顿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为什么要想着快速推进《谍影重重》这部电影的续集?
它是一部在黑CIA的电影,它是一部在抨击美国政府的电影。
如果是平常,那怎么拍都无所谓,娱乐嘛!
可现在,当现实中的FBI和CIA都极度无能时,我们继续拍摄这种电影,那不就相当于是在恶心他们吗?
别人这么做,我能理解,可你这么做…… 我是真不能理解。”
是的!
在凯瑟琳-肯尼迪看来,《谍影重重》的扑街,对于罗兰来说,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因为无声无息翻不起浪花!
这种静悄悄的来,静悄悄的走,不会对华盛顿那边的当权者产生任何影响!
按照常理来说,和他们穿一条裤子的罗兰应该借此机会大发雷霆,直接将整个项目摁下去,这样不仅能减少损失,还能让华盛顿那边舒心。
但现在呢?
罗兰竟然想在电影有扑街趋势的情况下直接拍续集?
这这这…… 这简直就是挺直腰杆,想要给华盛顿的那些人上眼药啊!
可凯瑟琳-肯尼迪的担心,对于罗兰来说根本就不重要,因为黑华盛顿的那些人,本来就是政治正确嘛,“凯瑟琳,你不用这么担心,因为我和史蒂文都在准备翻拍《纸牌屋》了。
在这种情况下,《谍影重重》这种东西,是不会让他们恼火的。”
这种说辞,让凯瑟琳-肯尼迪皱起了眉头,但片刻之后,便又舒缓了下去。
因为她明白,罗兰说的是事实。
当华盛顿支持罗兰去拍摄政治讽刺剧时,黑其他部门的电影,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我自己都能让你黑!
其他分支部门又算什么?
当然了,话虽如此,但罗兰的真实想法,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他已经清楚的瞧见,美国的政治权利是由哪几个阵营组成的后,权衡利弊,就成为了他最想做的事情,这一回,他是给小灌木丛背后的能源巨头跑腿,推动页岩油的开采,而下一回,他就必须站在高盛这边,在一些事情上恶心一下小灌木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