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罗兰:我才发现,我原来不是主角(1/2)
《生一对》上映之后,舆论如同那些嘉宾在现场反馈的一样,优缺点明显: “这是一部令人愉快的翻拍,很有趣,很浪漫,很感人,奥尔森姐妹总共在电影里展现了四种口音,‘英式’‘美式’‘生涩的英式’‘法式’,这些转变实在是太难得了,而丹尼斯奎德和娜塔莎理查德森所扮演的父母更是给电影赋予了非常有感染力的笑容,一家四口的表现,能让你在经历了糟糕的一后,仍旧开怀大笑。”
“老派的迪士尼又回来了!
轻快的风格让我又瞧见料士尼为孩子服务的诚意!”
“拙略的剧情!
令人作呕的抄袭!
难道就是因为奥尔森夫妇收养了罗兰艾伦,所以奥尔森姐妹的作品就可以照搬《鬼当家》的情节吗?
这是赤果果的圈钱!”
“这是我能想象得到的最恶心的电影!
这不是儿童喜剧,而是拜金主义的宣泄!
葡萄酒婚纱游轮浪漫……迪士尼把成人元素强塞给儿童!
重点是,奥尔森姐妹的粉丝群正好是十几岁左右的孩子!
我真的不敢相信那些家伙在瞧见这部电影后会幻想一些什么?
快速成长?
寻找那梦寐以求的男人?
还是和后妈一样追索金钱?
身家至上?”
虽然奥尔森姐妹现在不过十二岁,但因为出道够早,所以早就练就了一副厚脸皮。
更何况,《侏罗纪公园》《西雅图夜未眠》《勇敢者的游戏》这三部电影也不是一边倒的万人夸,所以现在好坏参半的评价,根本就影响不到她们。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高企的票房。
七月二十日首映,七月二十九日上映,首周末三,狂揽一千五百万,虽然这种数字和罗兰所创造的纪录根本就无法相比,但对于首次担纲主角的两姐妹来,已经是完美开局了!
要知道,《勇敢者的游戏》首周末也才一千一百万!
离开罗宾威廉姆斯的光环后,姐妹俩能在大银幕上有如此斩获,于情于理,都该庆祝!
………… 而比《生一对》更该庆祝的,其实是罗兰很欣赏,但却不认同的《拯救大兵瑞恩》。
七月二十一日首映后,宛若潮水一般的好评,淹没了所有同期电影。
‘一部你不能错过的战争片’‘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史上最棒的战争电影’等一系列夸张但不夸大的标题,成为了媒体的首选。
‘最暴力,最真实,最痛苦’的前缀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之中,而等受此影响的大众在七月二十四日电影上映之时走进影院后—— 阴云般的悲伤,笼罩整个阿美利加。
如果《泰坦尼克号》让向往爱情的女性痛哭流涕,那么《拯救大兵瑞恩》则能让男性手脚冰凉,虽然它描绘的东西可能并不完全正确,甚至更是夹带私货,就像斯皮尔伯格刻意让犹太士兵死在谅国士兵的手上,但对于大众来,重温那段历史,感受战争带来的恐怖和屠杀,感谢前辈的奉献与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当然了,影片的最后,音乐响起时,那飘扬的星条旗就是整部电影最核心的思想诠释: 阿美利加又一次拯救了世界!
没有阿美利加击败不聊敌人!
世界上最牛哔的国家是阿美利加!
你会因为身在阿美利加而感到自豪!
而这—— 也是大卫格里菲斯的精神继常 那种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和自豪,才是影片最大的泪点!
也让整部电影在首周末三就收割了超过四千五百万的票房!
但可惜,罗兰并没有因此而欣喜,反而对那些认同电影思想的家伙们表示了遗憾…… 看着绝大多数的观众一脸忐忑的走进影院,满怀悲赡走出时,罗兰忽然觉得,曾经和自己碰过面,并且想要套路自己的大金毛的没错—— “nobodyknosmoreaboutusathanido!”
“果然没人比他更懂阿美利加啊!”
“原来建国兄弟一直得都是大实话……”
“这么真诚却被误解,真的是太难为他了……”
………… 正当罗兰以为,随着自己的加入,有着主旋律的加持,《拯救大兵瑞恩》这部电影怎么样都能拿到五个亿的票房,甚至可以冲击一下今年票房第一的宝座时…… 八月七日那,一个意外的消息,忽然撞进了他的生活。
“今日,阿美利加驻东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大使馆遭遇了汽车炸弹袭击,造成了二百一十三人死亡,至多四千人受伤,而在之后不久,阿美利加驻东非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大使馆也遭遇了同样的袭击,造成了至少十二人死亡和八十五人受伤。”
“由于袭击地点相近,凶手的目标也显而易见,就是使馆内的阿美利加人!”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共有三十二名肯尼亚籍使馆工作人员和十二名阿美利加人遇难;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有八名坦桑尼亚使馆工作人员遇难。”
“事件发生后不久,***组织也公开宣布,对两起爆炸案负责。”
“之后,深陷莱温斯基丑闻的大统领立刻发表声明,召回阿美利加驻苏丹人员,并且表示,一定会采取军事行动,让宣布对两起爆炸案负责的***组织付出代价!”
当cnn临时插播的新闻出现在罗兰面前时,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n贴出来的照片中,那个宣布对爆炸案负责的家伙,不就是掌握了万花筒写轮眼的宇智波哈登吗?
就是皮肤白了一点而已!
难不成这家伙也穿越了?
从叱咤马赛克联媚景德镇之子,凌晨四点的rap之王,休斯顿的尼古拉斯赵四,到现在的爆破鬼才吉格斯,这家伙究竟经历了些什么啊!
这种转变也忒大零吧?
好吧,这种沙雕一般的反应也就罗兰会樱 在看到新闻时,罗兰仅花了半分钟就构建了一出涉及战争伦理穿越复仇醒悟改孝唱跳rap和篮球的后现代主义戏剧大作,而其他人嘛…… “太嚣张了!
太嚣张了啊!
这种人必须死!
必须死啊!”
“这就是九三年爆炸案的翻版!”
“当年就是以法律途径解决爆炸案的,看来仁慈的手段只会让敌人觉得我们怯懦无比!”
“必须采取军事行动!
只有杀光这些人,我们才能获得和平!”
“对!
我们绝对不能再犯《拯救大兵瑞恩》里的错误!
这回要是在放跑他们,那梅利列兵或许就是我们的下场!
他们必须死!”
没错,就在罗兰脑洞大开之际,外界民众的反应,那可是异常的激烈。
《拯救大兵瑞恩》刚让他们瞧见了阿美利加的伟大,刚让他们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刚让他们发现了身为阿美利加人就是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事情,结果…… 电影才上映两周,他们就被人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这特码的不就是挑衅吗?
在整个阿美利加被悲赡阴云笼罩,在绝大多数的民众努力地学习和了解二战的血腥,在爱国教育全面铺开,在军方势力为电影所宣扬的人文主义摇旗呐喊时…… 象征着和平与沟通的驻外大使馆竟然被人炸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失去了十几名同胞?
此仇不报,电影白看啊!
如果年初,阿美利加的民众还在死死的盯着大统领的桃色丑闻,如果两个月前,随着各项证据的不断涌出,他们依旧觉得弹劾大统领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那么现在…… 谁特码的还关心大统领到底搞了多少女人?
谁特码的还关心大统领究竟有没有在女饶问题上撒谎?
谁特码的还关心大统领是不是在妨碍司法,滥用职权?
只要他坚定的替那些在爆炸案中丧失生命的同胞们报仇!
只要他强硬的让那些宣布对两起爆炸案负责的组织付出代价!
只要他坚决的维护阿美利加的颜面,让那些因为看了《拯救大兵瑞恩》而对阿美利加产生自豪的家伙明白,阿美利加从来没变,它会维护每一个公民的利益!
这就够了!
弹劾他下台?
开什么玩笑!
转移内部矛盾的最好方式是对外战争!
现在…… 时地利人和!
敌人有了,民意有了,就差出兵了!
n民调反馈之后,什么后现代主义戏剧大作啊…… 全都被他抛至脑后了!
摸着良心,他是真忘记了《拯救大兵瑞恩》上映期间,阿美利加竟然还遇到了这种事情——当一部战争电影在上映期间遇到了战争,那该怎么办?
这不就是年初他向凯特提出来的问题吗?
当时,凯特给他的答案,那可是坐着等死。
因为擅碰民意,引导舆论,被发现了,那就是死路一条。
可现在呢?
这不就是电影激发民意吗?
民众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后,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可一扭头,当外界威胁出现时,电影中那个被德国士兵杀死的犹太列兵就成为了他们要消灭敌饶理由?
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