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1章 泰安之耻(2/2)

说完,他随即离去了,临出门,他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道:“从今日后,你,以及你身边的人,没有我的允许,不得再对付李凡。”

他顿了一顿,“事实证明,他是一个聪明的猎人,而不是猎物。”

闻言,郭少凌却是脸色猛然难看。

郭连岳说得很婉转,但他还是听懂了其中的意思:你不如李凡,不要找死!

……“二十年了。”

赵府,书房中。

青髯中年人摩挲着残剑,残剑之上,血痂犹在。

他从未清洗过这把剑,因为这把剑代表着一段历史,一段回忆,一种精神和传承,乃至,一种不可忘记的屈辱。

二十年间,锈迹渐生,血痂依然,入手,是岁月蹉跎的冰冷。

“泰安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他低声呢喃,眼中似有热泪。

泰安九年——也就是二十五年前,神州大地,处处大旱,流民四起,家国动荡。

关外胡人,趁机冲击燕京。

当年,燕京城破,胡人大肆劫掠,大羲皇帝刘澈,以及皇室贵胄,京中文武百人,悉数沦为俘虏——至今山河未复,泰安帝依旧为胡人之俘虏。

——此即“泰安之耻”



太子刘建业,临危受命,登基称帝,年号——“建业”



建业帝励精图治,仅仅五年,家国兴复,国力增强,而他所启用的大将军武天孤,更是连战连捷。

建业五年,武天孤率军二十万,将一战定乾坤……举国上下,无不瞩目,满朝文武,无不北望。

京云十九州指日可待,家国之恨将于刀刃得报。

但,那一战的结局是,武天孤身死,大军倾覆,大羲国国力锐减,战线只能不断收缩,京云十九州遥遥无望……赵南堂也是那一战中,中高级将领中唯一归来的一个。

记忆依稀,门外传来了脚步声,青髯中年人呼了一口气,缓缓将残剑挂回墙上。

敲门声起,他平静的声音也响起:“进来。”

赵恩林走了进来,低头禀报道:“将军,周复始率兵搜查醉云楼、醉风楼,声称李凡走私军械,但却一无所获。”

青髯中年人听到“走私军械”

四个字,眉头明显一跳,但听到最后,眼中随即浮现疑惑。

“随后,曹未参带兵抵达,捉拿南三、莫三成。”

“他在东林赌馆以及莫家赌馆,找到了军械。”

赵恩林话语有些沉重,“是我们丢失的那一批!”

书房之中,瞬间死寂下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