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3章(2/3)

朝廷中人不得不承认,论实务,言尚确实从没掉过链子。

六月份的时候,长安中已经不在意太原的事情,中枢派遣新的太原尹去接管太原,让言尚回朝。

这一月,皇帝如往年那般去避暑山庄休养身体。

皇帝年年如此安排,没有一年改过,众人已经习惯。

这一次离长安前,皇帝依然让太子监朝。

暮晚摇被皇帝召见,世人都说皇帝偏爱这位和过亲的幼女,总喜欢带幼女一起去避暑山庄,常日相处。

然而内情如何,大约只有暮晚摇自己最清楚。

----- 避暑山庄在钟山脚下,一夜后天亮,暮晚摇前去向父皇请安。

那些服侍的小内宦却说,陛下身体不适需要静养,就不见公主了。

暮晚摇神色略微一顿:“刘公公不在么?”

小内宦欠身:“刘公公在长安办事,此次未曾随行。”

暮晚摇不耐烦:“那让成安来见我。

我总得问一下我父皇身体如何了吧?”

小内宦依然赔笑:“成公公生了重病,这一次也未曾随行。

只有臣这样的菜随行。”

暮晚摇挑下眉。

那内宦偷偷抬眼,见公主对他似笑非笑地勾了下唇角。

小内宦心跳突突,差点以为公主看破了这些事。

但暮晚摇并没有多问,转身便回去自己的住处,让小内宦松了口气。

暮晚摇跟随行的大臣们聊了几句,就回去歇息了。

她夫君不在身边,她有些意兴阑珊,觉得无趣。

看了会儿书没意思,抚了一会儿琴也没人欣赏,暮晚摇就坐在妆镜前,重新开始梳妆了。

如今夏容已经嫁人,暮晚摇身边的得力侍女正式变成了秋思。

秋思从外头打听一排回来后,忧心忡忡地对公主说:“今年避暑山庄管得好严,婢子哪里都去不成,那些太监不管给多少好处,都不放行。”

秋思:“殿下,你说会不会出事吧?”

暮晚摇凝视着妆镜中照映的自己的美貌,慢悠悠道:“出事不怕。

不出事才奇怪。”

秋思登时紧张:“啊?!”

暮晚摇垂头,象牙梳柔柔地拂过她的青丝鬓角,她静默沉思,不与侍女交流。

而就在这时,外面乱糟糟声突然响起,引起了屋舍中主仆的好奇。

方桐不经通报就闯入外舍,声音紧张:“殿下,出事了!

秦王领兵马包围了避暑山庄,说什么‘清君侧’‘除奸佞’!”

秋思一个十五岁的小丫头,急匆匆掀开帘子,她看到方桐身上的血迹,脸色一下子吓得苍白,六神无主地看向公主。

暮晚摇手中的象牙梳一顿,她嗤笑。

暮晚摇低喃:“到底还是走了这一步了。”

秦王谋反……是她和父皇一手逼出来的。

从去年逼到今年,终于将秦王逼反。

因要除姜氏,因不能让姜氏背靠秦王强大,所以皇帝在他的最后几年中,一定要把如今世家势力最强的姜氏困住。

秦王如何不怨,如何不反?

世家、世家,就如皇帝的魔障一般—— 皇帝有生之年,一定要将世家打压得没有出头机会。

他死前,一定要让寒门压住世家。

不等仆从们再问,“啪”

地一声,暮晚摇将梳子扣在了案几上,站了起来。

她提步向外走,衣袂飞扬,气势凶煞。

走到方桐身边,她顺手拔过方桐腰间的剑,纱帐自长剑的锋前拂过,当即碎成两半。

秋思等女跟随着这般昂然的女郎,都心中安定下来。

暮晚摇边提剑向外走,边吩咐:“登角楼,换旗帜!

说秦王谋反,让四方诸侯来长安护驾!”

“让此间留守所有的大臣来见我!

说秦王已反,不必顾忌。

让他们临时代替将军一职,点兵点将,佑得陛下平安,少不得他们的好处!”

命令一道道发出,有条不紊,众人渐渐寻到主心骨,不再慌乱。

方桐紧跟暮晚摇:“殿下,我们现在去哪里?”

暮晚摇抬眸,冰雪的眼中露出几丝嘲讽,她望着皇帝寝殿的方向,声音古怪:“我们去我父皇的寝宫看一看……看今年的这次避暑山庄一行,他是有什么目的,是病得有多重,才见都不敢见我。”

如今没有父女之情,只有君臣之情。

暮晚摇倒是要看看,皇帝是否如自己想得那般!

----- 钟山上尘雾纷扬,早已在此地埋藏数日、数月的兵马们扬着尘土,在将军们的带领下向山下的避暑山庄杀去。

这批将士隶属南衙,和秦王的私兵也没多大区别。

再有姜氏借兵借道,自然所向披靡!

猎猎兵马朝下,秦王也披甲穿铠,手持长剑,跨骑良驹。

自李氏一族败退后,秦王接管兵部,经营近十年,兵部已被他管得如同铁桶般,只听他令,不闻君令。

皇帝步步紧逼,谁又愿意一退再退。

秦王挥着手中剑,带头向山庄中出去。

他的亲兵杀掉了山庄外的守卫,他一箭射死角楼上的勘察兵,声震如雷:“诸位将士,尔等都是大魏英雄!

近年我父皇年老多昏,偏宠我六妹。

我六妹一个女郎,又被言二那样的奸佞之人哄骗。

“朝政被他们把持,一时间朝堂只知海内名臣言素臣,而不知我父皇!

今日我等便要清君侧,将我父皇从奸佞小人手中救出!

儿郎们,若是信我,便与我一同杀进去!

“今日事成,尔等通通有赏!”

将士们受到激励,气势更强。

他们眼中泛起凶悍兴奋之色,虎视眈眈地盯着避暑山庄。

他们听信秦王的话,觉得自己在行正义之事。

在秦王的亲兵带领下,附和之声从四面八方响起—— “秦王威武!

“定不辱殿下之命!”

避暑山庄哗然惶恐,陷入混乱,眼看着他们攻城略地,如蝗虫般铺袭而来。

跟随皇帝的臣子们惊慌,连忙去寻陛下,去寻这里能做主的丹阳公主。

----- 离钟山不到十里的路,言尚带着兵马潜伏于荒地,已经在此处等了一月有余。

他借着太原兵乱一事出京,而他接到的真正圣旨,却是提防秦王谋反。

皇帝、暮晚摇、言尚,皆知如此紧逼之下,会将秦王逼反。

然要世家消糜,此举必不可少。

勘察兵日日登上角楼眺望长安,这一日,刚登上角楼便看到了长安那里旗帜的变动。

勘察兵当即骑马向府君相报,尘烟滚滚,数马纵于平原,言尚已深吸口气,对局势有了猜测。

他点兵上马,已有决策。

同时间,有信使骑马狂奔,快速到言尚帐下。

信使气喘吁吁:“郎君,这是陛下给您的——已是十天前的信件!

请郎君亲启!”

言尚撕开信纸,看了信件后,面色没有变化。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