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7章(2/4)

“父皇在收拢皇权,加固皇权。

长安那些世家各个装孙子,不肯出头。

难道我们就要出头,就要被碾压了?

“韦家为什么答应让韦巨源和我联姻?

因为韦巨源只是一个庶子,说的难听点,他是外室生的!

这种出身,韦家随时都可以放弃。

如果中间出什么错,韦家放弃一个韦巨源,明哲保身。

那李氏要放弃什么?

放弃我么?

“你们若是放弃了我,就和政权中心,一点儿都挨不上边了!

现在李家太平,是因为有我在!

我依赖李氏,皇室也通过我来控制调整和南方士族的关系。

你们若是放弃我,难道是准备彻底决裂吗?

李家败回金陵也不过几年,一切都没休养好,现在还有决裂的底气么?

“你们该信赖我,该借我的势,该好好将南方世家经营好。

我理解李氏想重回长安,可是现在……至少在我父皇当权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只要太子上位……太子是信任世家的!

只要太子上位,我们便有机会!”

暮晚摇侃侃而谈,声如珠玉。

然而她已不是普通的任由李家控制的傀儡。

李公怔怔看着她,见她目中尽是自信的光,她大谈局势,加以她自己的分析。

不说条条中,起码大体上,她的判断是正确的。

恍惚的,李公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爱女当年的身形,看到了女儿当年还是未嫁女郎时,也是这般自信,这般将天下局势、英豪随意点评…… 李暖是何等骄傲!

少女时点评天下英豪,被私访的当年还是皇子的皇帝听到。

那个人当年求娶李暖,金陵李氏却还在犹豫该不该和那位皇子合作,而又是李暖,跑到书舍来,就站在现在暮晚摇所站的位置,侃侃而谈,自信地说一定会帮助那位皇子登上皇位,一定帮李氏鼎盛…… 倏忽间,三十年从中过!

三十年!

李公还以为,再不能从任何一个女郎身上,看到女儿当年的神采了。

暮晚摇道:“所以,我不能嫁!”

这道声音,与李公记忆中李暖的声音重叠。

而李暖那时说的是——“所以,我当嫁!”

暮晚摇说完这些,没有听到动静,她心有些慌,转身看李公。

竟见李公呆呆看着她,目露疲色,瞬间老了十岁不止。

暮晚摇怔忡,轻声:“外大公……你怎么了?

我说错了什么?”

李公收回自己混乱的心神,掩袖遮挡了一下神情。

再抬脸时,他恢复了镇定。

李公疲惫道:“所以你不愿李氏和韦氏联姻,是觉得李氏输不起。

你希望我们继续和你合作,给你提供助力,让你帮李家在长安转圜。

你想的很好……可是,你终究是女郎。

你总是要嫁人生子的,为何不直接听我们的?

难道你舅舅给你选的韦巨源,哪里不和你的心意?

我们为你选的夫婿,并不差啊。

结亲结亲,并不是结仇啊。”

暮晚摇轻声:“韦巨源很好。

我与他合作……其实挺愉快的。

我知道李家虽然想借我联姻,但是也希望我婚姻幸福。

毕竟我是母亲的唯一女儿,毕竟您是我的亲外祖父,您不会看着我伤心余生…… “可我是一个和亲回来的公主。

我已经看透婚姻,对此没有兴趣。

我和李家是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外大公不如好生休养生息。

李家如今……不该出头。

就让其他世家出头,我们看戏好了。

“外大公要是不信我的判断,我们不妨打赌?

父皇一定会收拾三哥母族的。”

李公沉默许久,说:“你在金陵多留两日,向我等说说长安的情况吧。”

他自嘲一笑:“久不在政局,已成井底之蛙,让人笑话。

如今还要靠你一个女娃娃来知长安事……李氏在我手中,实在是经营得差。

日后到了黄泉之下,也要愧对列祖列宗。”

暮晚摇听一个老人这般说,心中也有些难受。

然而她微微松口气,知道自己此次到金陵的目的,基本已经达成了。

她变得轻松起来,唇角露出一丝笑。

只是被李公望一眼,她又连忙收了自己的得意。

李公摇头,心想喜怒形之于色,小公主还是嫩啊。

暮晚摇要告退时,李公忽然叫住她:“摇摇。”

暮晚摇怔了一下,侧了半个肩,凝眸望去。

她听这个老人温声:“摇摇,别怪我们,别怪你母后。

当年送你和亲,实在是情非得已。

你母亲在你走后,得了心疾,日日以泪洗面,已然后悔。

当时你母亲与我说,希望李家和你父皇的内争早日结束,她想接你回来。

不管乌蛮提出什么条件,你母亲都想接你回来的。”

暮晚摇面容忽得绷住。

心间有一口气,一瞬间更住。

她不去想,从不敢去想。

她和亲时和母后分离,再无再见之日。

她借助母亲逝去的消息回来长安……她始终无缘问母后一句,当年送我和亲,你可曾后悔?

世人总说母亲比父亲心软。

而她母亲却是这般心狠,为了二哥,一心报复父皇,连女儿也被卷入其中。

可曾后悔?

在九泉之下,知道我遭遇了什么后,母后,你可曾有过后悔?

难道二哥是你的骨肉,我便不是么?

难道你只爱二哥,就不爱我么?

……母后,我对你们何其失望。

以至于到现在,当外大公这么说时,我竟不知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只是想靠亲情来稳住我。

你们这些人……虚伪,肮脏,阴狠……而我正在变得和你们一样。

李公静静看着站在书舍门前的少年公主。

见暮晚摇站了许久后,回头微笑,眼中如湖泊一般光波潋滟:“我知道。

不管外大公说的真假,母后若是爱我一分,我总是心里安慰一些。”

李公见她这般,就知道她并不是很信。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