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 98 章(1/2)

她话音落,众人都看向了和校长。

又一阵窃窃私语,鲁道夫先生带头鼓掌。很快,会场里掌声四起。

和校长望了眼微笑望来的苏雪至,回神,在掌声里起身,向四周略微躬身致意后,取了讲义,走了上去。

怀特教授的脸色有点难看,但还算勉强维持着风度,与主动伸手来的校长握了握手,旋即让出位置。

他落座后,便紧紧抿嘴,高傲之态尽显无疑。

校长开始讲解,苏雪至作为助手,根据校长的演讲内容现场在黑板上绘图演示,或者向台下展示预先制好的各种图例。

外面天渐渐黑了,会场里的灯亮了起来,却没有一个人离场,连一开始表情僵硬的怀特教授也渐渐变得专注,听得很是仔细。

这一场专题演讲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才结束,完毕,反响很大,会场里讨论热烈,尤其那些涉及外科的医生和专家,一致认为内容极有价值,值得进行尝试并进一步验证效果。如果被证明,能进一步提高外科手术的成功率,价值无量。

可以说,单就现场的效果而言,是这三天当中所有的演讲里,最为成功的一次。

组委会主席也是个外科医生,为校长做的这个精彩报告向他表示感谢,随即请他做总结发言。

校长笑道:“感谢在座中外同仁的认可,但实话说,今天的这场演述,不是我的成果。我的助手苏雪至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身边的普通从医者那里,获得了最初的启发,并举一反三,他才是实际促成这场演讲内容的最大贡献者。我想请他说几句,应该比我会更合适。”

不止全场惊讶,苏雪至也是一愣。

怎么说呢,来这里后,对于类似于这些的她所掌握的经过了无数医生的实践和时间验证的技术性“常识”,不推广开去造福医患,她觉得不对。但推广开,倘若因此而获得任何施加在她身上的荣誉,又绝非她的所愿,更受之有愧,所以只要有可能,她总是习惯地把来源推到一个莫须有的对象身上。

今天这样的场合,她更没想到,校长竟会谦逊至此地步,将如此一个能令他出风头甚至是扬名立万的机会,都让给了自己。

她根本就没准备。

见校长一说完,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立刻齐刷刷都看着自己,一时间有点慌,想推脱,却对上了校长含笑望着自己的目光。

他微微点头,鼓励着她。

苏雪至知道是没法推脱了,望了眼台下那一道道的身影,忽然,有所顿悟。

她很快就镇定了下来,感谢校长的谦逊,把这样一个珍贵的表达机会让给自己,也感谢台下所有的人,愿意听自己这样一个无名小卒去说话。

“在大约一千五百年前,罗马法开始禁止城市葬人,并规定清扫街道。到了现在,公共卫生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是医学生的必修之一。”

“在一千三百年前,炼金术盛行,也被当时的人视为一种治病的药物。到了现在,药物学在不断地进步,并获得了许多堪称伟大的药品,为病人更好地去解除罹患的各种病痛。”

“在一六一六年,哈维医生发现血液循环,大约五十年后,洛厄医生进行了从狗到狗的输血试验。摸索了几百年后,到了现在,人类认识到了血型的种类,并利用这一点,能安全有效地用输血来拯救生命了。”

“还有,十六世纪医学显微镜被发明后,微观世界和细菌学随之建立发展。十三世纪费里德里希二世允许医生实行人体解剖后,到现在,我们已能清楚地了解到了人类身体内外几乎所有的肌肉血管骨头内脏乃至神经的构造和组成,进行病理解剖。”

“我举这些众所周知的例子,是有感于刚才我的老师说,他的演讲内容,出于我的启发。我不能,也绝不敢接受这样的称赞。这不是属于我个人的东西。我平凡而渺小,有幸投身医学,进入这个圣殿。倘若教授的这节演讲内容,确实被证明有它的价值,倘若将来,我能侥幸取得任何的成绩,荣誉都不属于我自己。”

她看着对面的人们,顿了一顿,用着重的语气说道:

“全部的荣誉,归于早于我迈入这座圣殿的所有那些或天才或勤奋的前人们。”

礼堂里寂静无声,所有的人都看着她,听着她的声音。

“百年之后,医学将会发展到如何一个高度,或许是我们现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但同样,我们的后人,无论他们能取得怎样的成就,都离不开当代所有医者的探索与贡献。这些探索和贡献,也来自于今天,与会在座的每一位师长。”

“在我眼里,你们每一个人都很伟大。我谨代表我个人,向你们致以最大的敬意,最诚挚的感谢。”

苏雪至发言完毕,朝对面的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礼堂里静默了几秒钟,没有半点杂音,忽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人们面带笑容地望着她,不断地点头,鼓掌。

掌声久久不歇。

苏雪至的心里忽然充满了感动,朝着对面不停地鞠躬,等掌声稍歇,想了下,转向坐在前排中间的怀特教授。

“教授,我也想为我刚才的无礼向您道歉。在我们大多数人都还为掌握普通的救人手术方法而苦苦研究的时候,在您的领域,您已经走到了这个时代的前列。您的敏锐远识和探索精神,是您身后的人所无法比拟的。如果我刚才的言行有所冒犯,恳请您的谅解。”

她说完,朝对方也深深地鞠了一躬。

怀特教授仿佛有些动容,继续坐了片刻,忽然,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快步回到台上,手伸向校长,主动地握住,重重地晃了几下。

“我很抱歉,教授,为我的傲慢和无知,忘记了我首先也是站在我的老师和众多前人的肩膀之上的。您的演讲内容不但极其精彩,价值非凡,而且,您有一个出色的学生。”

“他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

他到了苏雪至的面前,张臂,抱了抱她,又轻轻拍了拍她后背,随即放开,转向对面的人,道:“我很高兴我没有拒绝邀请,来到这里,参加了这个会议。这是我最近做出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他看向苏雪至,又道:“年轻人,希望不久的将来,我能在瑞士医学大会上再次见到你的面!”

伴着再一次爆发的掌声,全场纷纷站了起来,继续鼓掌。在久久不息的掌声里,这节专题演讲,暨大会,至此,圆满结束。

结束后,原本该是拍照的活动,但许多人还是对校长的议题很感兴趣,上去围着校长继续探讨,也有过来和苏雪至说话的,会堂里场面一时很是混乱,到处都是走动的人。

苏雪至又和主动找来的怀特教授交谈,原来他还是惊讶于她先前在黑板上画的那副甲状腺被膜解剖图的精细程度以及她提到的那两个点,询问她之前是否专门研究过,表示回去后,希望和她保持通信往来,就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交流。又建议,她将来可以投身到关于甲状腺问题的专门领域里去。还说,如果她想留学继续深造,自己可以做她的推荐人,去任何她想去的医学院,包括自己所在的瑞士苏黎世大学。

苏雪至向教授表示感谢,这时,一个记者过来采访教授,苏雪至趁机急忙溜走,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声音十分熟悉。

傅明城?

她迟疑了下,扭头,果然,真的看见了他。未免诧异。

傅氏酒会那夜过后,第二天清早他打电话给她说有急事出差,没想到现在,竟会在这里看到他!

她正要朝他走去,傅明城已快步走到了她的面前,没等她开口,就告诉她,自己昨夜出差归来,获悉她乘坐的火车遭遇意外,十分担心,今天没事,所以赶了过来看一下她。

“你没受伤吧?”

苏雪至对上他关切的目光,急忙摇头,说自己没事,只是一场虚惊,感谢他的关心。

傅明城点了点头,望着她,随即微笑道:“我有幸,来的时候,正赶上了你和校长的演讲。总之,我还是那句老话,为你高兴骄傲,但愿你不要笑话我的词穷。”

苏雪至想起来了,确实,好像每次差不多这样的场合,他都是这么说的,一时也是忍俊不禁,抬手,捂了捂嘴,笑。

他注视着她,也跟着笑了起来,随即问她住在哪里,接下来有什么安排。两人再交谈了几句,苏雪至看见校长和几个他的朋友叫自己,好像有事,就和傅明城一道走了过去。

贺汉渚一个人,站在会场的一扇偏门角落里。

他看着她举手发言,独自上台,嘴里蹦出一个又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名词,质疑权威之余,巧妙地将话题引了过来,拿到了机会。

他看着她协助校长做报告,专心致志,熟练细致。她不出半点的错。像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出半点的错?

他又看着她,发表了那一段连他听了也想用力鼓掌的感言——尽管他只是个毫无关系的门外汉。

他一边想着,感到骄傲,一边远远地凝视着她泛了一层淡淡红晕的脸颊,心里觉得,她真的无与伦比,是个谁也比不过的迷人的美人。

然而,他还没从自己的骄傲中恢复过来,就又看见了傅明城。

他怎么又来了?

贺汉渚的心里,瞬间涌出了一阵强烈的愤怒之感。

怪自己,没给他的那条宋高号制造出足够多的麻烦!

他远远地看着她,和他谈笑风声。

也不知道傅明城说了什么,她竟还伸手掩了嘴,冲着他笑……

这是在公然撒娇了?

贺汉渚又妒又恨,忍着直接走过去拿掉她捂嘴的手的冲动,又默默盯了片刻,心里刚才那因为傅明城的现身而生出的怒火,仿佛一只被什么给放了气的球,慢慢地瘪了下去。

算了,不想看了。

让他们尽管好去吧!

她以男人身份示人。

看她这架势,恨不得投胎就是个男人,似乎完全没打算做回女人了。

那就坐看好了,姓傅的和她什么时候会过明面,结婚。

他敢打赌,三年五载是起步,五年十年不算长。

带了点幸灾乐祸的快感,他在心里想道。

他最后又看了一眼,看着她和傅明城一起走向校长他们,终于下定决心,转身退了出去,一个人慢慢地踱在离开大礼堂的路上。

外面,天已黑透,便如他此刻心情,冷冰冰,感受不到半点的温度。

中午那顿饭后,到现在,他好像就只吞了块桂花糕。

大概是饿吧,他感到人也有气没力的,后背的伤口,又开始一阵阵地抽痛,痛得仿佛深入骨髓,痛得他恨不得拿把小刀狠狠地剜它几下,痛得他简直都没法再多走一步了。

他停在了礼堂大门附近的一根柱子旁,等着这阵抽痛之感过去。

身后,走廊里,医学院的学生三三两两地从里面出来,热烈地议论着今晚的所见所闻,陆陆续续,从他身后经过。

他忍了一会儿,习惯性地掏了支烟,叼在嘴角,点了,一侧肩膀靠在柱子上,借以支撑身体,微微仰头,看着前方的夜色,想着心事,突然,冷不丁看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王庭芝竟从他斜对面的礼堂的另外一扇门里,正走了出来。

贺汉渚的心微微一跳,立刻侧了下身,藏了藏自己。

他默默地立在柱子后的一道暗影里,看着王庭芝的身影消失在了夜色里,心情变得愈发败坏,再站片刻,又怕被里头的人出来看见,终于打起精神,踱步去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