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四九八节 闻名不如见面(2/2)

杨公卿扭头望过去,只见到一块大石落在山道,而两侧山上,竟然鸦雀无声。杨公卿愣住,多少又有些尴尬,王行本终于叹道:“杨将军,我觉得你太过紧张了。三军归你辖制,你身为主将.却是如此慌张一…”

杨公卿嘴角抽搐,半晌才道:“大石为何无故落下.林中为何会有惊鸟v多半会有埋伏吧?荆王,小心为上。”

王行本大笑摇头道:“或许是个野兽碰落了大石,或者是猎人惊动了飞鸟。杨将军,你实在小心的过了头。”

“最好让人去看看。”杨公卿沉吟道。

王行本摇头道:“杨将军,兵士疲惫,我等怎么总在这些小事上让他们心焦?你现在最需要地事惜,就是赶快带兵赶到扎营之所。萧布衣不是神,也不会飞,他如何能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惜况下在这里埋伏?再说,他若真的在这里埋伏,我输的心服口服。”

王行本口气有些严厉,杨公卿不得不从,号令中军继续前行.可没行半里,就听到轰轰嗡隆地声音再次传来。

兵士止步,王行本也觉得有些异常,抬头望过去.脸色大变。两侧山坡再次滚下大石.可这一次,却并非一块。而是数十块大石同时滚落,气势排山倒海!

王行本先是错愕,然后的是惊惧。淮南军不能自主的骚动大叫起来!他们可以抵抗住危难险阻,甚至可以和西梁铁骑一搏,但是如何能对付这些没有生命的大石?

杨公卿脸色苍白,大汗淋漓。

还是同样的办法,萧布衣他们免然使用了两次!而他杨公卿,看起来也在同样的问题上栽了两次。

这不能怪他。只因为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西梁军的伏击范围竟然是如此之远。可他们到底怎么突破探子地监视来到这里。杨公卿想不明白,也没有时间去想。※

滚石地速度极快,转瞬已冲到山路之中,淮南军无处闪躲。早有人被大石撞中,飞出好远,还有地被大石碾在路上,血肉横飞!

“后军变前军.马上撤出这里!”杨公卿大叫道。

王行本多少有些不算赞同,因为在他看来,区区大石,怎么能难倒这么多江淮军。

杨公卿惶惶而逃。实在没有任何道理。最好地方法是以逸待劳,然后去捉两侧山坡地敌人。再依旧计划行军。

王行本想的头头是道.可大石滚下。引起杨公卿地恐慌,杨公卿的慌张,又引发了淮南军的不安,淮南军已乱做了一团。

很难想像,作战有素地淮南军会被山上的乱石所击败。

但是兵败如山.恐慌就和瘟疫一样,散布起来,极难遏制。

王行本想着应对之策地时候,因为区区大石离他比较远,因为大石砸在别人的身上.他并不痛。

很多时候,旁观者总是异常清醒和冷静的。

可他还在不满的时候.已被乱军冲地立不住阵脚.王行本大怒,才要命令刀斧手压阵.砍杀引发混乱的军士。突然间,一颗小石头滚下来,滚到了王行本的面前。

王行本心中一颤,扭头望过去.只见到山坡上,一块看似决不可能被推动的大石,晃悠了两下.然后优哉游哉的滚了下来。大石千斤之重好像都不能形容.滚出一段距离后.引发的震颤,简直就像大山就要倒下来一样。

王行本大惊,惊的几乎不能动弹,惊的看到他身在局中,事后才知道.原来他虽是荆王.可大石滚落,如在梦中。遇险地反应,比起混乱地兵士还不如。

他已呆如木鸡。

大石带着惊天的威势滚下,一颗碗口粗细地大树被它撞上,竟然拦腰折断。王行本嘴巴张了两下,才想起要跑,一勒缰绳,马儿免然跪倒在地。

眼看大石就要将他柏成肉酱,一人斜斜的窜出,一把抓住了王行本,用力向一侧滚去。

紧接着就是惊天动地地一声响.王行本的马儿,已被大石柏成了肉酱,骨头都是无法寻觅。

王行本只觉得疾风割面,吓的魂飞魄散,等溃醒过来之时,才发现是杨公卿救的自己。

感激的话都说不出来,杨公卿却已带着他翻身上马,疾快的奔原路返回,众人惊慌失措,出了谷口,还不等定下心来,就听到马蹄急骤,远方陡然冒出了一队骑兵.有千人之多,如狼似虎般向这面咆哮而来。

他们才听到马蹄声,就见到尘烟直冲云霄;他们才见到尘烟高起,就觉得疾风◇面;他们才感觉疾风如刀,就发现长箭如雨,劈头盖脸的射了过来。

那队骑兵比狼要残忍,比虎凶猛,直如九天之龙,※而到!

王行本再次慎目结舌,他从未见到过如此勇猛、如此迅疾、如此犀利的骑兵。这是哪里的骑兵.怎么有如此的威势?

可转瞬醒悟过来,这就是他一直想见的,名震天下的铁甲骑兵。

淮南军不等立足,再次混乱。

骑兵疾驰,一次冲锋,就将淮南军击的四分五裂,再没有还手的余地。杨公卿再也顾不得荆王,逃回了谷中。铁骑为首那将.势如破竹般杀到王行本的面前,一抬枪,已刺死援助的两名亲卫。倒转枪杆,已将王行本击落马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