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四章 远古历史

“你生母离去之时,我尚年少,不太了解父辈之事。”

“后来虽然也曾试着打听,但君父对此事讳莫如深,也不许宫中老人嚼舌,终究未能了解更多内幕。”

“唯一肯定的是,你生母回去以后,便再未踏上人族领地。”

听完兄长之言,墨烟虽然略微有些失望,但得知其还活着,便不算完全绝望。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有武艺在身,天下之大,哪里不可去?”

“既然她不回来看我,那我便主动去找她!”

想到这里,墨烟心中顿时释怀了许多。

…… 解决完墨烟的疑惑,田籍便陪着公子昭上楼顶架设观星仪。

楼顶视野开阔,无人干扰,正适合观星。

正好田籍对于头顶星空,也有不少疑问。

东海之行,他已经察觉了头顶星空是“虚假”

的。

此时向公子昭求证,后者也肯定了他的猜测。

“你说的这层‘膜’,至今无人知其来历,只能确定,若没有了它,大地上将生灵涂炭。”

公子昭语气森然道。

“那‘膜’之上,究竟有着何等存在?”

田籍皱眉道。

“自然是真正的星空。”

公子昭道,“一片充斥着疯狂、混乱的危险世界。”

这种语焉不详的回答,田籍自然不能满意。

于是他决定自己亲自去看一眼。

借助大史氏的观星仪。

“你如今已经登临秩四,让你看一眼倒也无妨。”

公子昭似笑非笑道,“只是别怪我没提醒你,非星命途径,你看了也白看。”

田籍初时不明白对方的意思,但真正看过观星仪后,他就明白了。

因为他虽然却是看了一眼,但看完以后,居然什么记忆都没能留下。

他的记忆只停留在低头看向观星仪的前一刻。

若非理智值略微下降了一个百分点,而公子昭又从旁作证,他甚至还以为自己未曾看过 “竟是连意识云都无法记录么……”

田籍心中骇然,顿时明白头顶星空的位格,恐怕要远超想象。

…… 观星无所得,田籍便转而向公子昭打听起另一件事。

“你想打听鸟夷的《方志》?”

听到田籍的疑问,公子昭露出意外表情。

虽说大史氏修撰的《方志》,是了解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最佳入手选择,但鸟夷毕竟是相当偏门的地方,一直与人族无甚交流,所以很少有人会去关注那里。

不过公子昭向来不会随便打听别人隐私,所以虽然莫名其妙,却也知无不言。

“大史氏一直有尝试研究鸟夷的历史文化,但因为双方有难以逾越的沟通障碍,故而迄今为止,成果寥寥。”

“我初入大史氏时,也曾翻遍前人相关研究的典籍,但大都是些泛泛之言,不比世代生活在乙木县的徐人了解更多。”

田籍原本还打算向公子昭打听修撰《方志》的大史氏都有谁,以便排查出调查员前辈的身份。

但听到这里,他基本可以确定,调查员前辈后来不知基于什么理由,并没有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

那座留在关外海岛的石阵二维码,很可能就是唯一的研究手稿。

“原本还以为终于可以找到一些这位地球老乡的人生轨迹,没想到依然敌不过时光消磨,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 虽然鸟夷《方志》打听不出什么实质性东西,但顺着这个话题,公子昭又说到一些徐国的历史,却让田籍大感兴趣。

原来徐国的历史,几乎跟齐国一样久远,而且远远早于其他诸侯。

传说远古之时,这片陆地上并无人族生存。

是初代徐公带着先民们跨海而来,这才开始有了人族的国度。

大齐先祖便是随初代徐公登陆的先民之一,因为感念初代徐公的功绩,在建立齐国后,将东夷徐地册封给初代徐公,一则以表彰其功,二则也让徐公世代为大齐东边屏障,抵御东边胡夷外族。

“那初代徐公与那些先民,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田籍疑惑道。

“博闻这个问题,可谓是困扰了数代大史氏大能的著名难题之一。”

公子昭失笑道,“那段历史距今少说有千年,且早年间史书传承不如如今完善,很多资料已经遗失。”

“甚至连初代徐公的身份,都无法确认。”

公子昭感慨道,“我们只能从一些远古残籍中勉强推断出一些线索。”

“譬如对于这片陆地的生灵来说,人族是后来者。”

“譬如先民来到这片新陆地后,发现中部原野辽阔,西边泽地密布,变给这里起了一个独特的称呼。”

“原泽。”

…… 这之后,知北楼在徐国一路北行,直到完全绕开平原都的范围以后,才再次折返西边,回到齐国。

如此又飞行数日,终于在秋末冬初的时节,回到了临海城外。

因为临海城乃是皇城重地,知北楼只能暂时悬停于城外,等到齐皇下旨,才能进城。

而在此之前,恐怕还要走好些手续流程, 不过即便如此,众人见到临海雄城就在身侧,心中也是安全感大增。

这一路千里辗转,担惊受怕,旅途总算在这一刻,画上了句点。

知北楼众人虽然暂未不能入内,内城内的亲朋好友,却纷纷出来相见。

朝气蓬勃的年轻墨侠们,挺着大肚子的姜菁菁、满身酒气的茅越,……甚至连宗伯府肆师晏腾,也亲自出城,感谢田籍一路过来对后辈晏晨的照顾。

田籍干脆在楼中设宴,款待众人。

酒席上,墨侠们见巨子烟终于归来,全都兴奋不已,向她打听这一路南下经历。

听到惊险之时,更忍不住惊呼出声,只恨当时自己不在墨烟身边,为她出一份力。

至于他们的巨子烟变“蓝”

这件事,他们反倒没什么所谓。

墨家讲求“兼相爱”

,最不在意的就是出身和身份。

…… 姜菁菁为人母以后,明显比过去要成熟许多,见丈夫死赖在楼顶不下来,倒也没有催促,反而来到妫鱼面前,请后者为她号脉看胎。

两人在羊角县时便已相识,一同共过患难,此时再见面,聊起往事,显得相当投契。

不过聊着聊着,作为老司机的姜菁菁,明显察觉到妫鱼与墨烟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便目光一动,径自将两女拉到一边去,不知说道什么…… …… 老头茅越自从为人师表以后,酒是喝少了许多。

不过此时见到老酒友庞长老,便不禁酒虫大动,开怀畅饮起来,很快就与庞氏兄弟乃至一群老游者喝得酩酊大醉。

…… 酒足饭饱之后,众人不免谈及临海城的时局,以及知北楼此行的使命。

晏腾作为活跃在朝堂上的大能,了解情报最多。

便见他沉吟道:“诸位若是指望劝说齐皇陛下派兵南下,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这是为何?”

乐仁紧张问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